
会员
我给总统当御医
更新时间:2013-11-27 15:32:38 最新章节:第40章 后记
书籍简介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品牌:河北冠林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河北冠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系列发轫之作,2024年修订新版。再现抗战岁月,大师群体,沉默而光荣的历程!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于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文学37万字
- 会员餐饮,是一种培养出来的文化。交融,是深圳这座城市显著的性格和特色。深圳餐饮文化的发展史,是海风裹挟鱼腥拂过的边陲渔村,到南北交织、东西融合的国际都市变迁录。本书从“起源山海之间”“传承深圳特色”“融合肴变万千”“担当名师高徒”“创新饮食革命”五大章节,以时间为刻度的历史纵轴,以距离为刻度的地理横轴,意图找寻深圳四十多年来饮食文化的肌理。其中,既呈现了猪脚饭、椰子鸡、沙井蚝、南澳海胆粽等带有深圳特色文学6.3万字
- 会员12个厌学孩子的真实案例,20万字采访实录呈现隐秘的少年心声!作者陈瑜深耕青少年心理十余年:曾就青少年心理问题被央视少儿等多家权威媒体采访。他发现厌学情绪正在学生群体中急速蔓延,不断升级,逐步转化为行动,即拒绝上学。陈瑜老师敲开孩子的心门,倾听孩子家长和厌学搏斗的成长故事。“我又受到校园霸凌了,甚至连学校都不敢去……”“我让父母去看精神科,最后却是我被抓进了‘改造机构’……”“从刷手机至凌晨3点,文学11.3万字
- 会员本书为纪录电影《光之子》导演卡先加所写的导演手记。影片《光之子》讲述了藏地女孩梅朵独自寻找父亲和归宿的故事,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克服重重挑战,坚强成长的昂扬精神。15篇散文记录了作者拍摄《光之子》过程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作为一名电影人的成长历程。文学5.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为纪念宁夏金融学会成立30周年,充分展示金融系统近年来的学术科研成就,学会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征集全区金融系统和高等院校2001年以来的学术和调研类文章195篇,评选出优秀论文65篇并汇编成册。这些论文涉及到社会经济与金融、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国际金融与外汇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农村经济与金融、货币信贷与金融市场、产业发展与金融等多个领域。大部分成果曾在会刊《宁夏金融》和核心期刊上发表,有些纪实文学35.3万字
- 会员本书是吴羹梅个人经历的回忆,更重要的是新旧不同时代历史的见证。吴羹梅同志青年时期追求进步,后来立志实业救国,创办中国第一家铅笔工厂,期间历经艰难曲折,终于找到光明的道路,把自己一生的抱负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对国家与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纪实文学11.2万字
- 会员正午故事,一期一主题。本期主题是视觉特刊。记录了镜头下的人生百态。主要收录了《西海固的慢》《戈壁滩上的核二代》《我的湄公河》《无法抵达的重庆》《十三个摄影师的旅途瞬间》共5篇视觉报道,呈现了无数摄影师定格人与事物的难忘瞬间。前4篇文章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消失岁月的痕迹,慨叹故乡的慢!发现当年热闹的生活区已荡然无存;以及惋惜荡然无存的历史建筑。《十三个摄影师的旅途瞬间》则记忆了摄影艺术和旅途的关系,纪实文学1.3万字
- 会员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等几个一线城市,数百万的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里奋斗着、打拼着。位于北京西北五环外的西二旗,是中国互联网各大公司的聚集地,百度、新浪、网易、腾讯(北京)、小米等一线公司都坐落于此,这里号称“中国硅谷”,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作为一位长期在西二旗工作的程序员,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细致的互联网行业生存手册。纪实文学5.5万字
- 会员《让庐日记:1941—1945》是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中国战区的一角——四川乐山武汉大学这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让庐日记》的主人公以一个女大学生热切敏感的心,不但对各色人物进行观察、描绘、分析和评说,而且也如实记录了战时艰苦条件下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对乐山当地风景和民俗的描绘更使得这部作纪实文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