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联想无限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造联想无限

汪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管理一般管理学17.9万字

更新时间:2014-04-11 16:29:00 最新章节:第42章 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柳传志的成功之路为不同行业的经营者所羡慕,研究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思想成为一种时沿,学习柳传志用于推动企业前进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管理者的迫切需要。本书从多个角度对柳传志的成功管理之道以及如何赢得市场作了睿智而又精辟了论断,重点分析了先进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中国企业不能办大的根本原因,特别对企业领导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何应对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上架时间:2005-01-01 00:00:00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汪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赢在中层》观点新颖,与其说有影响力,不如说具有穿透力,它一针见血地提醒我们:关注中层!中层强,才是企业做强之根本!《赢在中层》的作者作为“浙江省青年企业家1+1提升工程”的管理导师,其《赢在中层》体系与“1+1”提升工程可谓是不谋而合。在目前的社会趋势下,仅仅提升企业家的竞争力已经很难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惟有一同提升中层团队的执行力,才能真正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方永飞管理7.7万字
  • 会员
    需求和需要是两回事,但90%的人分辨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大多数企业只满足客户显而易见的需要,未洞察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睡着的时候还有钱赚,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你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梦想,人家却早已经实现。有品牌背书的企业,相当于有第三方为你做担保;没有做品牌背书的企业,做广告都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增加一个产品功能,是创新的加法;删除渠道中的一个环节,是创新的减法;产品功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也能用,是创新
    路长全管理9.7万字
  • 本书从编、导、演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了卓越职业培训师的成长奥秘,提出了职业培训师成长的八项修炼:角色定位、技能素养、教学方法、现场掌控、课程设计、精彩元素、教学工具、生涯规划。从而帮助培训师们系统而高效地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杨思卓 林海管理14.3万字
  • 会员
    任正非先生曾经说过: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剩下,就剩下管理。管理体系会代代相传。华为最伟大的一点是建立了无生命的管理体系。通过20多年的持续管理变革,华为建立了一个基于流程的强大管理体系,这支撑了华为从跟随者成为ICT领域的领先者。《从跟随到领先》一书围绕战略管理、流程重构、组织打造、持续变革四大管理体系关键主题,内容涵盖华为战略管理流程,战略规划方法和模型,战略规
    冯德刚管理20.3万字
  • 会员
    本书记录了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广东省广告公司,作为一家省属国有企业下属小公司,如何从8000元、8个人开始创业,后成长为中国的广告公司并成为“中国广告营销股”。
    程东升管理21.7万字
  • 会员
    公司治理关乎公司的顶层设计,是现代企业无法忽视的制度安排理论。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沿政策和实务案例,对公司治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理论论述和案例分析。首先,本书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内涵和主要问题,并对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其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公司治理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本书进一步分析了公司治理的新问题、新矛盾及创新治理机制。最后,本
    郑登津管理12.3万字
  • 会员
    你的企业具备怎样的软实力?企业的产品具备怎样的软实力?你个人又具备怎样的软实力?当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在强调软实力的价值和意义时,你是否将上述三个问题作为企业发展壮大而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企业软实力》中,“中国管理培训第一人”余世维博士给出了答案。余博士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敏锐的触觉以及丰富的企业咨询培训经验,细致解读软实力的内涵,并从产品软实力、企业自身软实力和个人软实力三个层面给出了打造企业软实
    余世维管理7.5万字
  • 会员
    管理企业不只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情,企业家要学会运用机制设计实现企业的管理与优化。企业的执行团队帮助企业家实现具体的细节管理,智囊团队帮助企业家实现战略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机制让员工获得利益、荣誉和归属感。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支理论和实践过硬的管理铁军。本书从和企业密切相关的管理问题入手,对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业绩目标实现、绩效考核与辅导等环节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强
    刘文举管理8.2万字
  • 这是一本帮助企业正向削减成本、提升盈利能力的书籍。疫情后的世界,国际形势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企业的经营业绩普遍受到了较大影响。面对这样的困难时期,企业往往想到采取彻底的对策如出售固定资产或大幅裁员等,以保证现金流。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是正向的成本优化方式,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的同时,更不能以牺牲对未来投资和发展为代价。作者基于对超过2000家企业的咨询服务经验,指出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关注“间接材料成本”
    (日)远藤昌矢管理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