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在线阅读
会员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陈国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6万字

更新时间:2015-04-21 12:34:23 最新章节:第43章 附录:《中国文学史的省思》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各章略依时序讨论:由晚清京师大学堂《章程》与现代“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以至与“文学史”草创期书写的关系开始,到“五四”前后胡适以“白话文学运动”建构影响深远的文学史观,再到40年代林庚以“诗心”唤起“惊异”的《中国文学史》,转到由中原南迁的柳存仁和司马长风在50年代及70年代香港进行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史书写,最后以两种“进行中”的书写活动为对象,看“中国文学史”要添加“香港文学”部分时,或者“香港文学”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所要应付的各种书写问题。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4-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本书试图对这一时期的叙事诗进行系统的梳理。全书确定叙事诗的内涵,分析叙事诗产生的原因以及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等不同阶段的叙事诗的基本情况。围绕不同时期叙事诗发展的内在理路,就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研究,描述与把握这一阶段叙事诗的演进轨迹。并借鉴西方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模式上总结先秦汉魏六朝叙事诗。
    李鸿雁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清代女子诗社研究》系我国第一部全面、综合研究清代女子诗歌结杜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著作以历史研究“版面还原”“场景还原”二原理论为依据,以血亲、诗友、地缘、诗歌活动与诗歌创作作为主要支撑点,研究清代女性诗坛中近30个重要或有特色的女子诗社。著作既着力考察清代女子诗社的演进历程、时代语境、历史传统与组织结构等客体内容,又重点探索诗社成员组构、诗歌唱和、诗学交游、诗歌创作倾向与特
    莫立民文学31.7万字
  • 会员
    对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站在反对和批判的立场上进行的,而这些立场本身却较少被反思与相对化。本书结合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具体事件和议题梳理论争多方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探讨了反对方指责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民族主义问题、二元对立问题、政治经济学问题和知识分子伦理问题等。本书以“现代性”问题是贯穿本书一系列议题的红线,在研究中力图超越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模式,在对中国后殖民问
    贺玉高文学18.5万字
  • 会员
    南宋孝宗乾、淳年间,辛弃疾、姜夔先后登上舞台,后世词坛始终未脱其藩篱。历代词学家都认识到该时段的重要性但却褒贬各异。具体来看,孝宗词坛打破了晚唐以来艳情词占主导的创作局面,咏物、述怀、说理、祝寿、节序等主题得到突显,“以诗为词”彻底实现,议论与用典极为普遍。与此同时,文人创作与社会娱乐需求出现分离,坊间编选歌本仍以北宋词为主,《草堂诗余》即为典型代表。通过对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伟大词人进行比较,亦可
    陈丽丽文学24.1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跳出了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思路,通过挖掘、梳理原始文献资料,细察了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展示了昆明作为战时“文化大都市”的特殊魅力。抗日战争促进了昆明的现代化转型,从内地来昆明的文化人士改变了昆明的文化生态,刺激了本地人的文化认知,由此形成了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共同构建了的独特文化空间。本书对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的考察,丰富了抗战
    王佳文学20.8万字
  • 会员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戏曲家、书画家,他创作的一系列长篇歌行体诗歌被誉为“梅村体”,以沉雄博丽、哀感顽艳的风格奠定了其在长篇叙事诗领域的地位、吴伟业写诗之余,兼及戏曲,创作了传奇作品《秣陵春》和杂剧作品《通天台》《临春阁》,抒发了朝代更替之际的黍离之悲和内心之痛,可备一代心史。本书从吴伟业戏曲方面的交游出发,分析其戏曲作品的内容和叙事方式,在对戏曲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梅村体”诗歌创
    楚萍文学17万字
  • 会员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
    周建华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伦理叙事的视角,针对学界对厄普代克小说创作中“无话可说”“道德模糊性”等争议,深入分析其小说伦理叙事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尤其关注索伦·克尔凯郭尔、卡尔·巴特等思想家对他小说创作思想的深刻影响,创新性构建了处境化叙事、悲剧化叙事、无权威化叙事三个叙事维度,并结合现代叙事学理论,深入剖析这一深层叙事模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机制,进而探究厄普代克小说如何把伦理意图艺术性地转化为小说叙事的创作艺术。
    谭志强文学19.1万字
  • 会员
    全书分四编,第一编,编剧学科论。著者作为编剧学新学科创建人,就此话题展开论述自有独到见解。第二编,编剧道法论。著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戏剧创作实践,所述编剧理论与技法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编,编剧教学论。著者长期从事编剧教学,创立“百·千?万”字编剧工作坊有一定影响,所述观点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与指导性。第四编,编剧批评论。著者针对当下戏剧界的众多病态发声,许多文章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解放日报》《
    陆军文学2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