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的杰作在线阅读
会员

碰巧的杰作

(美)迈克尔·基默尔曼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3.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22:43:05 最新章节:口香糖球机的艺术及其他简单的快乐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最通俗易懂地解释艺术,最深刻极致地体验生活。在艺术的领域里,充满了各种人物和故事,通过它们可以道出有关这个世界的真相。本书是作者走遍世界各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出现在这些故事中的有大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或是无名艺术实践者,他们都对艺术深情而专注,艺术也为他们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提供了一些线索。作者通过对艺术、艺术作品、艺术家细致入微的感悟,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从中得到的体验。艺术是一段旅程,能为每一个人开启出乎意料的新天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译者:李灵
上架时间:2015-04-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迈克尔·基默尔曼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予以研究的第一本专门著作。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作家“现象级”佳作频出,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叙事文学的转换。本书对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功能意义、文化意识、文学传统,以及成就、局限与前景等展开系统性论析,以期对民间叙事的复杂性作出新的阐释,并获得超越地域性阈限的理论启示。
    王玉珠文学27.9万字
  • 会员
    “结构性创痛”集中表现在衰老的第四年龄阶段,本书以当代英语小说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金斯利·艾米斯、芭芭拉·皮姆、多丽丝·莱辛、玛格丽特·福斯特、西娅·阿斯特利、J.M.库切、保罗·奥斯特、戴维·洛奇、菲利普·罗斯、梅·萨藤的与老年书写紧密相关的作品,分析衰老与创痛的关系。
    邓天中文学25.5万字
  • 一句话概括金庸武侠小说的伟大:他创作了影响无数人的作品,在武侠世界和江湖社会中想象了另一个中国。无论是关键内容还是主要特点,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了原来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的解读方式,给予了读者会心得意的小说阅读体验:武侠小说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阅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自觉的写作追求;小说创作背景——金庸从事武侠小说写作时特殊的个人境遇和复杂的时代状况;武侠小说文本——金庸
    杨照文学35.7万字
  • 会员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
    于文哲文学34.4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了桑塔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上、思想上的深度关联。桑塔格的作品可谓“文如其人”,富于变化,有时又自相矛盾;与之相类似的“既此亦彼”“亦黑亦白”的变易模式,也主导着中国古典文论的整体框架。本书以此为出发点考察桑塔格的整体创作及美学思想,可以看到,“变易中的不易”与“不易中的变易”,既纵贯其创作的始终,也横跨她创作的所有门类。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解读桑塔格,更有助于读者深度理解其创作理念和思想
    郝桂莲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一个外国文学老师的视角,以“文学是人学”和“文学研究亦是人学”为指导思想,从“字面意义”“时代意义”和“象征意义”三个层面分析“古希腊神话”“骑士文学”以及《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神曲》《堂吉诃德》《十日谈》《巨人传》《浮士德》《叶甫盖尼·奥涅金》等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注重挖掘、提炼和阐释蕴含其中的种种生命状态,希望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本书率先提出“演讲体学术著作”的概念,并且遵循“演讲体
    宋德发文学18.8万字
  • 会员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
    王宏印著译文学35.5万字
  • 会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幻小说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从对技术模仿的描写进入人类学和宇宙哲学领域,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在这一创作的嬗变过程中,以模糊的边界、包容的中心为特征的“暧昧”美学逐渐发展形成。本书以美国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UrsulaK.LeGuin)为例,通过全面考察勒奎恩作品“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人与技术”“人与自然”“东西方文化”这五对二元关系,从时空、精神、
    肖达娜文学26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从文体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入手,探讨1927—1949年间中国革命文学书写当中的意图(思想内容)与表达(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本书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这三位革命作家为中心,围绕这段时期内他们的革命文学书写转型和发展状况,来展开相关阐述,进而揭示作家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可能同作家本人自述的写作意图相悖,从而呈现出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
    龙昌黄文学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