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神髓在线阅读
会员

小说神髓

(日)坪内逍遥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9.1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16 10:23:12 最新章节:第13章 叙事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刘振瀛
上架时间:2010-03-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坪内逍遥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创作思想和方法,通过分析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指出其笔下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是场所与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既指代特定的地点与建筑意象,也强调美国犹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美国犹太属性。奥斯特笔下空间的这一属性不仅反映了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与前两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还揭示了“犹太性”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意义。本书适合文学批评家、犹太文学
    高莉敏文学15.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城市文化与文学表现出的北京想象为切入点,探究文学与北京、“文学中的北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蕴藏的内涵。在研究范式上,以区域、空间、人物(包括所属地域、阶级、性别)、意识、器物、情感为核心,将相似的作家及流派合并论述,文本形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笔记、戏剧、文化现象等。
    张鸿声等文学21.9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全书根据经、史、子、集分为四个部分,在目录中以空行体现。论文或为相关领域某个专门问题的最新研究,或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的生平、交游考,或为海外汉学的交流探讨。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文学26.6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收录了《颜李学派经学的内在理路——以易学为中心的考察》《新刊墓志集新见唐人著述辑考》《论顺治康熙间西安大兴善寺临济宗佛教法系及其影响》《明支遁诗文集辑本出处考论》等文章。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文学427字
  • 会员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李国华文学29.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
    蒋承勇 杨希文学28.2万字
  • 会员
    古人所谓“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诗外,还笼统地包含了七言转韵律体、七言一韵新体、七言拗体三大类。有鉴于此,本书特将以上四类研究对象合称为“传统七古”,而有别于“真正的七古”。本书大量运用统计分析和罗列举证两种方法,对传统七古的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观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种体制要素的分类、发展和特点。二是厘清七古体制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纠正一些与传统七古体制有关
    张培阳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本书辑录了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这两个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论巴金的小说》《“五四”时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点》等。
    王瑶文学32.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
    陈引驰文学2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