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党氏庄园在线阅读
会员

绥德党氏庄园

秦岭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地方史志2.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25 09:46:0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党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绥德县,由党氏家族第四世开始修建,经六代人不断扩建,形成了以窑洞为主体的若干个四合院组成的集群村落。它不仅具有典型的窑洞风貌,还是建筑领域的奇观,渗透着浓郁的陕北风情,是黄土高原上北方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缩影。是纯正本真的“陕北印象”和“陕北风貌”。《陕北党氏庄园————未曾远去的村落》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著名摄影家秦岭拍摄,该书以图片配合文字的方式,完整展现该民居瑰宝的风貌。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9-2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史实角度,全面翔实地记述了福建武平武东镇的风情、风物、风光、风俗,系统地反映了武东镇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全书分为七章,分别讲述武东人民的红色革命史;记载了武东镇名山大湖、古建风貌;记述了武东人对质朴淳古的习尚习艺的传承与发展;介绍了武东的学士文豪及山歌技艺;陈叙武东教育的蓬勃发展;反映了武东人深深的故乡情结;着重介绍党政军教科文卫领域的杰出人才。全书充分展示了武东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
    练良祥主编历史22万字
  • 会员
    本书阐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至1840年之前广东省江门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呈现江门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如先秦时期江门远古先民的早期文明与民族关系,秦汉至隋唐时期初步开发及外来移民与本地土著共存,宋元明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清代前中期(1840年前)基本奠定今天五邑地区的格局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方面,展示今天江门地区的古代文明史,加深认识近代以来江门地区对外移民进而形成著
    钱源初历史19万字
  • 会员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2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
    本书编委会编历史8.7万字
  • 会员
    《宁夏农垦史》着重叙述当代宁夏农垦事业的创立、改革与产业发展历程,重点研究国营农场、军垦时期的农建十三师和农五师、知青在农垦、农工商一体化、生产责任制改革、农业分区建设、场办工业、土地管理、农业产业化、历史经验等问题。
    廖周历史20.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海丝文化为主线,以福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与开发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内容、机构及研究现状,揭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概况、特点、方式及主要成果;构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的信息资源体系,为福建海丝文献研究者开展研究提供了线索。分析了在整理与开发海丝文献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不同区域和机构的合作,拓展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内容与形式,注重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
    孟雪梅等历史30.3万字
  • 会员
    《崂山史话》,以史籍、方志、家族谱牒、诗文别集、笔记、碑碣刻石以及今人研究著作等为资料基础,尤其是以明黄宗昌《崂山志》、清黄肇颚《崂山艺文志》、近代周至元《崂山志》等志记为依据,讲述崂山地貌、形胜、建筑、仙释、名流、金石、文学等方面之实际及故事,以科普性、故事性、趣味性的形式展现崂山在自然景现和人文景观上的丰富内涵。
    周远斌历史15.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丝路重镇固原为研究对象,以丝绸之路的兴衰为研究视角,系统探究了古代固原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军事地位嬗变、经济开发、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与传承等方面的历史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证了历代王朝经略西北边疆政策得与失的经验教训,阐释了古代固原地区由边地演变为腹地的历史过程。
    李世荣历史28.9万字
  • 会员
    晚清湖北现代化历史内容丰赡、气势宏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拘泥于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尽可能地搜集相关史料,着重陈述晚清湖北与现代化相关的历史变相,兼及探讨此种变相产生与运动的内在机制。就具体框架而言,本文分为两部分,纵深面与横切面兼顾,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着重论述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历史动态进程;第二部分横向剖析,主要探讨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内在机制。
    常城历史22.7万字
  • 会员
    地湖乡是“一块贵州飞落湖南的‘插花地’”,虽游离于天柱母体之外,但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天柱建县之日起,就一直认同天柱这个“母亲”,矢志不渝。地湖虽小,但坊间流传的故事、文献典籍的记载,都诠释着地湖何以成为“插花地”以及存续至今的社会文化历史过程。本书试图利用这些民间故事、文献记载,探究地湖成为“插花地”的始末,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湖人又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去强化和传承这种认同,使地湖“插花地”身份
    谢景连历史2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