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另境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孔另境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

孔海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传记历史人物14.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13 15:44:01 最新章节:说不完的父亲(代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孔另境,1904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青镇(现乌镇)东栅,原名孔令俊,字若君、孟养。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就读,在校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思想开始转变。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波及全国,青年孔另境受共产党员茅盾等人的影响,跟随茅盾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受时代风雨的考验。他一生曾四次入狱,鲁迅先生曾出手营救。毕生以鲁迅为人生楷模,个性倔强,正直不苟,从事进步的文化事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孔另境1972年9月18日去世,终年68岁,一生四次身陷囹圄,68个春秋历经霜打雪压,练就铮铮铁骨、刚强意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和作家、出版家,坎坎坷坷,一路走来,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路?敬请在《孔另境传》中寻找答案。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孔海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大文豪、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政治家……苏东坡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他的一生,起点让人惊羡,结局令人唏嘘。22岁,一朝应考便名动京城,在文坛崭露头角,赢得无数赞誉。44岁,因反对变法引来牢狱之灾,在对手的围剿中几近丧命。59岁,年近花甲,连遭贬谪,从惠州到儋州,遍走蛮荒之地,尝尽人间疾苦。苏东坡满怀政治理想,一生也受此牵绊,历经坎坷与磨难:曾官至翰林学士,也曾入狱成为阶
    梅寒传记16.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可信的史实,生动的细节来叙写了一个有着深挚家国情怀,有着传奇经历的陆游。凸显一个由江南文化之邦、士大夫精神孕育的大诗人,一个家国情怀、在金戈铁马中坚韧前行的将领,让读者感受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情一生。
    欧明俊传记8.5万字
  • 会员
    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暂人生里,有长达三十年,这个女人漫不经心地生活着。就像那个时代成百上千万的女性一样,她会跳舞、闲聊、恋爱、发笑、打扮,探访别人,给予施舍,她会生儿育女,最终静静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参与世界的精神。但命运有时候也会寻求一个无足轻重的主人公,以证明它也可以用易碎的材料创造出最为强烈的张力。它会安排一个软弱而且不情愿的灵魂,上演一出伟大的悲剧。描绘这种不情愿的主人公的最美的戏剧
    (奥)斯蒂芬·茨威格传记32.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商鞅变法改革和《商君书》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商鞅是战国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国两次变法,力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商鞅是“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其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传《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撰写的著作,可视为商鞅学派的思想总集。商鞅学派虽不必为秦朝速亡直接负责,但他们专制、
    李存山传记13万字
  • 会员
    全书以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晏几道的家世背景、婚姻爱情、宦海沉浮、亲情友情等人生重要侧面,表现其落寞但真情的一生。晏几道,作为二晏(宋代的两位大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中的小晏,其成就非凡。晏几道的词集名《小山词》,不仅在宋代名震一时,就是在整个词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几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本书在展现晏几道生平的同时,也剖析了其经典诗词,为广大读者展现
    林希美传记9.5万字
  • 会员
    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英)阿瑟·韦利传记15.1万字
  • 会员
    作者历时数年,几易其稿,补充史料,修正史观,不以个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广阔的大历史视角来看待人物的功过是非。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剖析苏东坡的生命历程,解读苏东坡诗词内涵,打开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书,一个真实立体的苏东坡跃然纸上,深入阅读,苏东坡传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陈鹏传记20.8万字
  • 会员
    张履祥,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张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是“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第二,张履祥是清初朱子学的先导。唐鉴在《清学案小识》中将他与陆陇其(1630—1692)并列于《传道学案》卷一,也称之“朱子后之一人”。方东树评价“近代真儒,惟陆清献公及张
    张天杰传记29.9万字
  • 会员
    王阳明(1472—1528),余姚(今属浙江)人,名守仁,字伯安,以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战功封新建伯,卒谥“文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影响深远。《传习录》是其在哲学上极其重要的著作。王勉三先生根据史料和典籍,以王阳明的生活和经历为线索,诸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夹叙夹议地勾勒出了王阳明的跌
    王勉三传记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