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套装上下册(彩图典藏版)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哲学史套装上下册(彩图典藏版)

冯友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51.8万字

更新时间:2022-05-20 15:16:11 最新章节:中国哲学小史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在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领域影响都颇为深远。全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部分,子学时代主要介绍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公孙及儒家的哲学文化,经学时代主要介绍了董仲舒以降,一直到清代的哲学思想。
品牌:凤凰壹力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凤凰壹力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友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
    胡军哲学21.5万字
  • 会员
    该书致力于弘扬作为宋明理学重要学派之一的关学思想,收录吴震、林乐昌、丁为祥、朱汉民等知名学者的关于关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关学学派创始人张载的思想研究、张载后学研究和历代学者对于关学的诠释等,研究视角包括经学、哲学、伦理学的多个维度,既有宏大的总体叙事,如探讨关学的原型、流变及其研究空间,又有微观的具体问题研究,如分析张载的心学思想以及心性大小之辨。可以说,该书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目前国内关学研究
    林乐昌主编哲学24.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基于发展哲学的视角阐述了整体性发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全书遵循着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现实的逻辑进路,在总述了社会发展和整体性发展的含义、整体性发展的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分别从历史合力论、刺激应变原理、社会主要矛盾论、发展机制论、整体文明论、实践任务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角度论述了整体性发展问题,使整体性发展这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范畴获得了
    邱耕田哲学26.9万字
  • 跨越千年时光,回归经典本源!本套装以马王堆帛书版《老子》为蓝本,三卷互补,层层递进!全本全译,逐字破解古文玄机;导读解析,梳理思想脉络与历史背景;深度注读,还原最贴近原意的哲学真义。从入门到精通,从阅读到研究,一套读懂中华文明最高智慧,探寻“道法自然”的终极答案!
    秦波哲学52.2万字
  • 会员
    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
    马晓虹哲学16.7万字
  • 会员
    在近代东亚世界里,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的士人,不知凡几。在他们具体身处的生活世界里,确实存在着前所未知的知识天地,乃至于新式传播媒介提供的讯息。他们就像是进入了一座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各色信息、思想与观念,斑斓眩目,应接不暇。在这里,他们共向同循的,乃是可以名曰追求“世界知识”的思想道路。这部书,就是以具体的个案,阐释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如何被创造生产,从而对近代中国思
    潘光哲哲学21.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玄学家郭象为中心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书中通过对魏晋玄学范畴的研究来寻找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梳理了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并分析了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发展的原因,展现了老一代学人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汤一介哲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道统为主线,用中西比较的视野,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发掘贯穿其中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天道观,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显著标志。西周时期,就形成了“神灵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的天道观,连同民本思想等作为古代思想遗产,为孔、墨、老三哲所继承。不同天道观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产生更加精彩纷呈的思想成果。从中外交流的大历史观看
    蔡晓哲学36.7万字
  • 会员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学术思想,也是士人人生及艺术趣味之根源。这一时期的文艺本体论、价值论、批评方法论和审美趣味论等都体现出玄学的深刻影响。玄学的“有无”之辨引导士人思考艺术本体问题,关注审美主体与对象在“道”的层面上的关系;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为士人设计了理想人格,在主客体交融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从“得意”到“自适”的发展特点;玄学的体用思维及名实方法,不仅提高了文艺批评思维的水平,也启发了文
    黎臻哲学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