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更新时间:2023-09-15 14:50:06 最新章节:七、运用风药的指征
书籍简介
余秋平长期致力于还原仲景的经典原意,通过反复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从原文挖掘经方的内在病机特点,并结合临床实践,丰富完善了各方证的辨证要点,系统性地总结了大量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从而极大地扩充了方证的应用范围,令后学者可迅速掌握辨证要点。比如太阴病方证的辨证要点除典型情况之外,还有很多常见却不典型的辨证要点,临床但见一二证即可,从而完善了经方方证的临床运用经验。作者余秋平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李七一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博士后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师从仝小林教授,从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曾二次赴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历时3年。有长期三甲西医院工作经历,其中,在ICU工作3年。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余秋平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医学44.5万字
- 会员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口气重,没人愿意跟你说话;牙龈肿痛,吃不下去饭;口干舌燥,喝多少水都缓解不了……现在的人总是会出现这些情况,人们就说上火了。人们往往因为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或是吃错了东西或过度进补,会引起身体阴阳失衡,导致上火。别看这小症状算不上是病,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不小。中医16.1万字
- 会员本书以“十八反”为纲,分为3篇十章,共90万字左右。上篇介绍了基于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理论的历史发展、“十八反”反药组对的文献记载;中篇对“十八反”相关药味进行考证,详述反药药性、功能主治、禁忌、化学成分、功效生物活性;下篇介绍“十八反”宜忌研究、同方配伍特点,集中了一千多首历代反药同方配伍的方剂,整理了方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宜忌、方解、加减等内容,反映了反药同方配伍的历史情况。中医8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