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物流改变世界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3 15:06:32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我们才切身感受到物流的巨大影响力。其实很早以来,物流体系建设就是国家能力和民族进取精神的重大象征。本书以物流为中心,围绕主流国家的形成、国家间的竞争、产品开发的历史揭示现代世界的形成。全书聚焦从事国际贸易的人们以及国家的作用,从3000年前地中海腓尼基人的活跃到19世纪欧亚经济的分流都作出了清晰的阐释。前者如腓尼基人、汉萨同盟的商人、葡萄牙人、犹太人及其商业网络;后者如中国因朝贡贸易主动放弃海洋而衰落,英国、荷兰通过国家主导成立东印度公司而排挤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克伦威尔制定的航海法成为英国建立“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的重大因素,美国在欧洲战争中实行中立政策巧妙发展海运业等,一幅以物流为枢纽的世界历史图景映入眼帘。
品牌:华夏出版社
译者:苏俊林等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玉木俊明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把中亚放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第一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上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历史31.1万字
- 会员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历史19.9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23.6万字
- 会员一部爆炸物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性史。随着炸药消耗的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围绕硝石这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硝石在19世纪的价值不亚于21世纪的石油,两者都是国际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资源的束缚,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解决了人工固氮这一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成为绿色革命的基础,使人口大幅增长。哈伯在战争期间也研发了毒气,被认为是毒气战之父。正因如此,当他获得诺贝尔历史14.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