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仙人余粮:黄精
更新时间:2024-06-14 15:41:32 最新章节:彩插图
书籍简介
黄精性味甘平,既可补脾肺肾之气,又可滋脾肺肾之阴,是治病和养生的上品良药。关于黄精的古代文献记载以及现代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系统论述黄精的书籍。黄精作为“湘九味”和“怀六味”的“头牌”,对于带动湖湘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组织编写《仙人余粮—黄精》一书,希望能比较全面地梳理、总结目前黄精的研究进展,为黄精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开发研究以及保健品、功能食品开发提供学术基础;并能为讲好黄精故事,传播黄精相关文化与科普知识,提供良好范本。本书内容定位在黄精产业领域,作为第一本专门论述黄精的书籍,其内容应该涵盖文化底蕴、资源分布、品质鉴别、炮制方法、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方剂运用、现代研究、名医经验、养生运用等多个方面。而且,必需重视内容的科学性,能够给科学研究者提供基础和方向。要深入挖掘古代文献的记载,并全面分析目前已有的现代研究基础,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论述。本书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企业,面向从事健康产业与药物开发的相关人员。因此,要图文并茂,重视内容的通俗性和实用性。黄精作为“湘九味”和“怀六味”的金子招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在编写过程中不仅要全面地论述全国的黄精品种,也要重点突出湖南黄精的特色。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何清湖 林承雄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刘宝厚教授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病位病性辨证”,是作者通过对传统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多年来的临床运用提出来的。这一方法既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又涵盖了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达到了全面、准确、精炼、规范的目的和要求,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本书主要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与病位病性辨证的关系作一梳理,即从病位病性辨证的角度来解析医学13.9万字
- 会员风湿类疾病为常见病、难治病。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会组织北京著名风湿病专家进行编写,人员遴选有严格标准,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基本代表了北京各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风湿病诊疗水平。本书主要收录各位名家的医话、精彩医案、遣方用药经验,突出本人独特的经验,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阐述中医药在风湿病防治方面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疗效。本书拟金玉之词,无泛泛之言,有助于后学和他人借鉴,能切实提高青医学24.6万字
- 会员《伤寒总病论》为宋代医家庞安时所著。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三年(1823)黄丕烈士礼居复刻宋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共6卷。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参医学6.4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包括学术探微和原文评注两部分。学术探微部分主要是对该经典的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原文评注部分分原文、注解、评议、医案选录、按语5部分。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较为生僻或重要的专业词语进行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每段原文后均有评议,评议内容紧扣原文,可以是对学术观点、疾病因病机、用药规律等的阐释;“医案选录”,所选医案皆出自近代中医名家医案;在按语部分结合原文内容对该医案医学15.3万字
- 会员赵方先生长期从事皮肤病的针灸治疗工作,结合经络辨证,用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疗效,尤其是在难治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患者赞誉。今应国内外学生之要求,将其40多年来临床积累的多种皮肤病诊治验案整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中医皮肤病的辨证、皮肤病的内因病理、皮肤病的外因病理、皮肤病的针灸综合治疗等章节;下篇则阐述了40余种常见皮肤病的针灸治验,并附有典型案医学14.2万字
- 会员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格致余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名医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历史上,其书对繁荣学术,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据元刻本整理。全书1卷,医论42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为病“的医理,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主张运用滋阴降火及理气、祛痰、行瘀诸法,从本求治。论中医学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