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脏血
更新时间:2025-02-10 16:40:57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1932年到1972年,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公共卫生当局共同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基吉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这是一项非治疗性实验,目的是追踪梅毒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在这些患病黑人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黑人男子并没有被告知身患梅毒,也没有被警告梅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最初几个月的少量药物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医治,只得到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各级卫生官员,包括黑人医生和护士,都在系统性地欺骗这些人,让他们相信自己有病,身体里有“脏血”。病患亡故后,也会千方百计不让遗体外流,生怕暴露实验的真相。40年的死亡观察结束时,已有100多人死于梅毒或相关并发症,健在者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伤残和精神疾病。公众抗议声高涨,受害者开始起诉和索赔,黑人群体愤怒、不信任,甚而阻碍了卫生官员其后在黑人社区抗击艾滋病的努力。《脏血》不仅是关于塔斯基吉梅毒实验的权威历史,也是一部生物伦理学经典之作。它试图表明,塔斯克吉研究是美国种族关系和医学实践的逻辑产物。而这也被后来曝出的一桩丑闻所证明:美国公共卫生署在1940年代后期为确定治疗效果而对危地马拉的精神病患者和囚犯进行了梅毒感染的研究。《脏血》出版后不仅获得了普利策奖提名,还催生出了相应的电影和戏剧作品。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戴雅如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詹姆斯·H.琼斯
最新上架
- 会员12个厌学孩子的真实案例,20万字采访实录呈现隐秘的少年心声!作者陈瑜深耕青少年心理十余年:曾就青少年心理问题被央视少儿等多家权威媒体采访。他发现厌学情绪正在学生群体中急速蔓延,不断升级,逐步转化为行动,即拒绝上学。陈瑜老师敲开孩子的心门,倾听孩子家长和厌学搏斗的成长故事。“我又受到校园霸凌了,甚至连学校都不敢去……”“我让父母去看精神科,最后却是我被抓进了‘改造机构’……”“从刷手机至凌晨3点,文学11.3万字
- 会员本书为历史类图书,主要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是一本丰富、扎实的私人史及微观史。本书作者亚历山大·沃尔夫曾旅居德国柏林一年,研究自己的家族历史,本书即是这次调查的成果,该段历史涉及纳粹时期的德国出版史,一战、二战战场上的个人经历,纳粹时期的犹太人的逃亡、移民史等。该家族历史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的祖父,20世纪著名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他在1910年23岁时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是最早挖文学2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等几个一线城市,数百万的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里奋斗着、打拼着。位于北京西北五环外的西二旗,是中国互联网各大公司的聚集地,百度、新浪、网易、腾讯(北京)、小米等一线公司都坐落于此,这里号称“中国硅谷”,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作为一位长期在西二旗工作的程序员,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细致的互联网行业生存手册。纪实文学5.5万字
- 会员《让庐日记:1941—1945》是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中国战区的一角——四川乐山武汉大学这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让庐日记》的主人公以一个女大学生热切敏感的心,不但对各色人物进行观察、描绘、分析和评说,而且也如实记录了战时艰苦条件下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对乐山当地风景和民俗的描绘更使得这部作纪实文学21.1万字
- 会员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大学也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创新之都与百年学府在今年碰撞出了一朵绚烂别样的火花:25位在深圳各行各业的北大人在这个具有双重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回忆往事,讲述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他们中既有20世纪50年代求学燕园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校友,也有奋发拼搏年少有为的80后年轻校友;既有推动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商界精英,也有耕耘于文教领域的雅士骚客;他们既是2万多名在深北大校友纪实文学15.6万字
- 会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前的必攻之坚,必赢之战。本书以“全国扶贫攻坚贡献者”宋瑞的事迹为原型,以报告文学的风格,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村干部群众,走上脱贫道路的事迹。纪实文学15.1万字
- 会员本书是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王国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全书记录了浙西北群山旮旯里穷得叮当响的湖州安吉县黄杜村,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干部党员带头,通过种植白茶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黄杜村党员致富之后,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动向四川、贵州、湖南等贫困地纪实文学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