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成长型企业愿景推进与变革
企业愿景由核心的经营理念、明确的经营目标和科学的行为体系三个要素构成。在三个要素中,核心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灵魂,界定了企业的主张及存在的理由,而经营目标和行为体系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的。
一、愿景推进
愿景推进是把可实现的未来图像具体化的过程。愿景的推进一般来说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为确保愿景实现,需要用各种方式降低或排除阻力。
愿景推进包括五大环节。
1.愿景领导
愿景领导的概念来自美国。沃伦·本尼斯和伯特·纳努斯(2016)在《领导者》一书中提出“愿景领导”一词,认为在所有领导的功能中,领导者对愿景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他们认为,所谓愿景领导是指组织可靠的、真实的、具有吸引力的未来。愿景包括组织长期的计划与未来发展的景象,是组织现况与未来景象间的桥梁。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愿景领导者会提出真知灼见,并驱使全体员工采取新的行动,实现企业新的目标。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愿景领导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有学者认为,愿景领导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就愿景本身来讲,愿景是清晰、可信的。二是就愿景的内容来讲,愿景需要随环境的改变而加以调整。三是就组织未来发展来讲,愿景提供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与景象。四是就现实情况来讲,愿景凝聚了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
对成长型企业来讲,愿景领导就是企业在步入成长阶段之后,企业管理者通过企业愿景,也就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引领企业全体员工向远大目标迈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愿景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员工拥有共同的、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能极大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愿景传播
愿景传播是愿景推进的第一步。在愿景推进的过程中,领导需要通过愿景陈述,影响企业员工,并争取获得全体员工对企业愿景的理解与支持,进而形成企业的共同愿景。愿景形成之后,领导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把实现愿景所需要的行动与目标在全体员工中宣传,让全体员工理解,并支持企业愿景。
愿景传播的方法有:
(1)倾听员工心声。争取员工的理解与支持,找出员工的共同抱负、目标、需求与梦想。
(2)构建行为准则。寻找员工共同的目标与立场,这是愿景的核心内容。
(3)赋予愿景生命。让愿景鲜活起来,让员工看得见、听得到。
(4)陈述愿景核心理念。核心理念是企业的底线,是不可动摇的,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5)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激发出强大的活力和热情。
3.愿景转化
在个人愿景中,有一个重要的愿景类型就是领导愿景。领导愿景代表领导对企业未来期望达成的“梦想”,是想象出来的美好“蓝图”。如果只简单将这种“梦想”与“蓝图”付诸实施,在执行过程中的阻力是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因为领导愿景并不等同于企业愿景和个人愿景。领导愿景要成为企业愿景和个人愿景,需要由领导愿景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愿景传播是形成共同愿景的一种手段,但并不代表企业共同愿景的形成。企业共同愿景的形成需要进行愿景转化。没有转化的愿景,是不会带来具体的成效的。
愿景转化的方法有:
(1)阐述愿景。在激发变革之前,需要通过愿景传播,激发员工对愿景的激情,唤起员工的共同愿景。
(2)沟通愿景。没有沟通,愿景就难以进行有效传播,并形成合力。
(3)争取支持。在愿景推进过程中,争取各个层面的支持,有助于愿景达成。
(4)团队转化。团队转化有助于愿景与实务的结合与共识的形成,是企业愿景推进的重要环节与步骤。
(5)发展各种可能想象。愿景转化的意义在于形成共同愿景,以达到企业员工支持愿景的目的,通过发展愿景各种可能的想象,有助于愿景的推进。
4.愿景控制
企业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要对企业愿景的内容、实施及评价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愿景控制。愿景控制是为确保企业愿景的实现,对领导愿景和个人愿景进行有效反馈,确保领导愿景和个人愿景联成一体,协调一致。愿景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愿景目标的实现。环境条件改变了,如果不及时对愿景进行控制,企业愿景就会流于形式。
5.愿景维护
面对不确定与不稳定的环境,成长型企业在愿景推进过程中要进行愿景维护。
愿景维护的方法主要有:
(1)愿景沟通。沟通是愿景形成、转化与推进的基础。顺畅的愿景沟通有利于企业愿景的推进,并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2)组织学习。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是动态且持续变迁的,企业需要加强组织学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升灵性。在愿景维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灵性价值。
(4)团队合作。愿景的实现是高层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需要通过团队意识的培养,以团队协作的方式维护愿景。
(5)员工激励。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愿景的达成需要员工的共同参与。在企业愿景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应用需要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及三种需求理论,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二、愿景变革
愿景随着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成长型企业要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愿景,甚至重新制订新的愿景,这就需要进行愿景变革。
1.愿景变革的内涵
随着外在环境条件的变化,企业的初始愿景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愿景进行调整的过程就是企业愿景的变革过程。
2.愿景变革的原理
企业从一种发展形态变革到另一种发展形态,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呈现出“秩序—混沌—秩序”的连续阶段间断模式。这个模式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发散过程,也就是企业的既有秩序会逐渐趋向混沌失序。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会不经意间突然出现,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适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因混沌失序带来的冲击。二是收敛过程,也就是自发突现的新秩序将逐渐稳固定型,成为新的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秩序得以形成。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管理混沌的能力。
当企业处于渐变的环境时,企业遵循渐进式的变革;当企业处于剧变的环境或者预测环境将产生剧变而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变革时,企业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或转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组织结构,重新构建愿景,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在企业演化过程中,渐变(量变)和突变(质变)交叉出现,呈现出连续间断的创造性演化,这是愿景变革的基础。虽然企业各要素间通常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均衡,但当各要素间的动力积累至一定程度之后,企业会突破原有的结构,转化到另一种新的结构。
3.成长型企业愿景变革步骤
第一步:检视企业的初始愿景
企业与外部环境是一种持续的交互过程。企业内部变革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也改变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初始发展愿景能否实现,需要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检视。
第二步:进行环境SWOT分析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需要运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所面对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判断企业初始愿景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三步:形成导向性决策
根据环境变化,全面检视初始愿景,并形成新的愿景的导向性决策。
第四步:形成新的愿景
在导向性决策的基础上,愿景推进小组通过更加专业的调查与论证,形成新的愿景。新设立的愿景一定要让全体员工有一种“眼前一亮”“心都要跳出来”的感觉。
第五步:调整或重新设定战略目标
依据变革后的企业愿景,调整或重新设定成长型企业战略目标。这个新设立的目标一定要有吸引力和挑战性,需要符合“SMART”原则,全体员工“跳一跳”就能“摘得到”。如果目标过低,则不具有战略性;过高,则不能有效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六步: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
依据新的战略目标要求,制定新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新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不能只有一个,应该是3~5个。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就没有办法选择,更不需要进行决策。如果有3~5个方案,决策层可以选择或综合出一个最优方案。
第七步:组织实施战略目标实施方案
决策层一旦选定方案,就需要全体员工依据新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执行力是最为重要的。哪怕选择的方案不是最优,也需要通过有效的执行,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案例分享】
案例1:德华集团的愿景、使命、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企业愿景】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装饰材料综合服务商。
【企业使命】以推进行业绿色进程为己任,引领家居新生活。
【企业精神】德为本、华而实、木之展、业久存。
【企业核心价值观】厚德精业。
(根据德华集团网站资料编写)
案例2:吉利汽车的使命、愿景、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企业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企业愿景】让世界充满吉利。
【企业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精益求精精神。
【企业核心价值观】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根据吉利集团网站资料编写)
● 思考与探索
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艰苦创业,以质取胜,以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和“以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服务用户,贡献社会,发展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以“为全球工业装备提供安全可靠的不锈钢管”为企业使命,努力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成为中国不锈钢管的第一品牌。
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你对企业愿景管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