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灵药

春归,万物复苏。

云阁下的那棵玉兰已经全部绽放,洁白无瑕,花香浓郁。忘忧来了,他们没有进房间,只站在风里,闻着花香。

“根据最新的线索,漠疆那人最后是在齐越出现的,那颗丹药很有可能还在皇宫,我还在查探。”

“多谢。”

“师兄客气了。”

忘忧看着这些玉兰花,它们的颜色像极了女子的那一身衣裳,现在他又多了一丝希望。

“如果那位姑娘能活过来,师兄要怎么处理?可要向南国送信,或者替她找到将离?”

“她与南国,与罗藏山皆无干系。”

忘忧的回答很冷淡,这也是苏情第一次向忘忧问起女子,以前他从来不知道师兄的想法,现在他知道了。可卿桑也曾经为了拯救女子而付出了他全部的努力,都说南国新帝少年白发,他的一头银发便是见证。风呼呼地从树梢吹过,一边是自己的挚友,一边是幼时陪伴在侧的师兄,苏情才知两难之间,难做抉择。

“那么将离呢?”

“……”

“师兄从未告诉他真相,是否心中有所顾虑?正如雀奴的态度,他二人之间过往种种,抹之不去,师兄做得了主吗?将来纵有奇迹再现,始终要面对现实,师兄想清楚了吗?”

“……”

忘忧和苏情就这样站在树底,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花香鸟语,谁都没有再挑明这个话题。

“师兄留下来一起查吧!”

“嗯。”

从南国回来,忘忧又将那些资料重新研读了两遍,希望从中获取信息。他一边寻找线索,一边守着女子,尽管他足够仔细,还是没有找出有用的东西来,他只能盼望着收到琅嬛阁的来信。这半年来,忘忧心力交瘁,日渐消瘦,直到开春后再次收到苏情的传信。

“阁主,有眉目了!”

几日后,琅嬛阁也确实从皇宫查到了新的线索,并且与希望越来越近。苏情从皇宫那里查知,十几年前这颗起死回生的丹药还出现在了先皇帝楚洵的寝殿。当时有宫人亲眼见过,先皇帝在病重时从锦盒里取出来这枚丹药,不过他并没有自己服用而是又隐秘地藏了起来。这名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宫人,这颗丹药的存在便在宫人之间相互传开。不久后,先皇帝驾崩,所有知情人都给先皇帝陪了葬。先帝并是否将这颗丹药带进皇陵,还是留给现在的皇帝楚冀,还有待查证。

“查,将这前后三年的记录,全部盘查一遍!”

苍术又吩咐人在阁中查找了先帝楚洵驾崩前后三年所有的记录,他们把这些书摞成厚厚的三四堆,收集完成之后再一一整理,最后搬出了这座藏书楼。这些书被搬到了院子里的一个房间,另一批人正等在那里,他们要负责将这些书全部都翻阅完,并且要找到有用的信息。他们一边查找一边记录,这些记录最后是要被整理起来再供苍术查看,苍术看过后再呈报给苏情。这二十余人埋着头翻阅了半个月才全部完成,最后只整理出一张信纸的内容。

正堂,左右执事正在和他们商量关于丹药的下落,他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寻找到这颗丹药。这是琅嬛阁继泾安之后最大的任务,泾安的事情半途而废,这次他们不能再失败,每个人都铆足了精神。

“安平三十一年,前丞相夜家遭人构陷,先帝以结党营私之罪灭其满门。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夜贵妃因染重病去世,当时生死门的势力频繁出入皇宫。经过查探正是这生死门设计了一场假死局将野贵妃带出了皇宫。而先帝一直和生死门来往神秘,不仅是夜家,就连上官家也是借生死门之手除掉的。但是,这位先帝和夜贵妃感情深厚,所以他一早知道要铲除夜家,才指示生死门提前将夜贵妃救出了宫。安平三十二年冬,先帝病重之时曾取出那枚丹药,后又让人秘密藏了起来。安平三十三年春先帝驾崩,因此丹药的下落也成了迷团。”

“这之间的两个月,生死门频繁出入皇宫,而在先帝驾崩的七天前,那位门主亲自进了一次宫,之后生死门便再也没有出现在皇宫。”

“我们还查到生死门一直盘踞在翠鸢阁,而翠鸢阁的芸姑就是当年宫中的夜贵妃,生死门一直在背后保护这位夜贵妃母子。还有上次那位四处打听灵雀阁的杀手夜陌,他就是夜家遗孤,也在天福元年投入了生死门。”

“所以,据我们猜测,那丹药的下落一定和生死门有关。”

“安平”、“天福”分别是先帝楚洵和皇帝楚冀的年号,夜家和上官家的灭门惨案殊途同归,都是先帝为了给新帝楚冀铺路一手策划。

这几名暗影正在与苍术、莪术二人分析,他们与左右执事年纪相当,都是这里最杰出的暗影。苍术和莪术又拿起这一纸线索看了两遍,两人最后商讨下来的结论和他们的猜测几乎没有出入,这才将结果告诉苏情。

“阁主,要去请忘忧公子吗?”

“暂时不用。”

“是。”

苏情并没有将这个线索告诉忘忧,他准备从生死门继续查下去。因为夜陌与灵雀阁还有未达成的交易,他正好借灵雀阁之名将夜陌作为突破口,深入生死门,等有了最终的结果再告诉忘忧。

“叫雀奴来。”

“好。”

一会儿后,雀奴被莪术叫来。

“阁主找我。”

苏情:“阁中丢了一本秘册,要你卧底生死门,你可愿意?”

雀奴:“但凭阁主吩咐。”

苏情:“我已对外宣称,少阁主的雀奴于罗藏山受刑,葬身火海,此后你与将离再无瓜葛。琅嬛阁会护你安全,你所守护之人我与师兄会倾力相救,梨州亶山将来会是你们的归宿。”

“……”

雀奴的眼中泛起涟漪,“属下愿意。”

苏情:“师兄在阁中,离开前可去见他一面,忘川一直将她照顾得很好。”

雀奴:“多谢阁主成全。”

言辞恳切。

坚定不移。

忘忧将女子的近况告诉雀奴,白玉床护住了女子身躯,只要未下葬,就还有复活的希望。雀奴因此甘愿舍弃自由,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于琅嬛阁和生死门之间,只为与女子重归梨州亶山,这也是她此生唯一的念想。

……

几天后,忘忧的船返回忘川。

江上两艘船并排同行,将离和忘忧同时从船上走了出来。

“忘忧!”

“阿离。”

两人回到忘忧的船中坐了下来,都遣退了左右,相对而坐。忘忧听闻清风馆暴露,将离要带众人撤回南国。

“什么时候再回来?”

“不一定。”

忘忧没有问将离发生了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们始终是挚友。清风馆是将离的心血,早在泾安侯府谋反时,清风馆就差点暴露,如今一旦证据确凿,皇帝就可以让皇城军拿下清风馆。为了让清风馆不受牵连,将离不得不在此时从歧城迁回南国。

“不去忘川看看?”

“再说吧!”

将离这样算是拒绝了,在江上撞见了忘忧,他也不用再去忘川。

“忘忧。”

“嗯?”

“相思引解,我好像忘了点什么。我不记得,之前也许做了什么,其中可有对不住你的事?”

“没有。”

“那就好!”

这是将离最后对忘忧的交代,对忘川那女子,忘忧也就闭口不提。两人就这样短暂相聚,直到沚城下游。将离的船南下了,忘忧也返程回了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