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脑时间长了,眼睛真的受不了。困。也许是因我为带眼镜的节奏,更加重眼困的原因。
前天说了掰边量,今天来说一下修边量。
所谓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讲究完美,那都属于苛求。我想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玻璃原片来讲,生产出来后,也会有那么1-2mm的误差。两三米长,两三米宽,误差1-2mm也在国家允许范围内。这些说的通俗点,无可厚非。刚还想到德国工业可能就会对于这种1-2mm避之。
在切玻璃的过程中,位于边角的几块玻璃,大小尺寸,是否方正,是对玻璃原片尺寸最大的考验。当然也是对于切玻璃师傅的考验。在切割机的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就会在切这张版面前来个校正。这张图版面上面的四周的红线,就是校正用的,要切掉。这个宽度可以调整,这叫修边,而这个宽度,叫做修边量。看过前天写的日记的都知道,这样做,肯定会把版面变的小,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一张版面就能切完的玻璃,加个修边量就有可能切不完了。当然,好处就是切出来的玻璃尺寸是方正的。当然也是相对于切割机本身没有误差。
这就又扯远了。所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完美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我们总是追求完美,而从没有达到完美。没有达到完美,也从另一方面激励着我们。
听说我国四大行的信用卡很难申请,含金量大,各位有机会了不防一试。
-------------------
喝多了。
确实也不算是多。
--------------------
其身不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中的“其”字怎么解释呢?
早已过了“三人行”的年代,确一直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时代。成长,变好或变坏,可好与坏怎么区别呢?只不过是相对来说罢了。
---------------------------
差1毫米
且不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光是从做人这方面来说都说不过去。
今天画图,也不是错了,是没考虑仔细,没认直考虑,朱工看出来了,问我有没有考虑到,我说,考虑到了,加了2MM。不是,应该是1MM,然后两边加起来就有2MM,这里应该是1MM。我说,差1MM,应该没什么事吧?
朱工说,不,不能这样说。为什么说有的人能抓住机会呢?如果有人需要帮忙完成某件事情,他肯定会想,我应该打谁呢?哪个人做事比较可靠。这就是能过看人平常做事怎么样,会做为参考。道理简单,一说都懂,所以说,平常做事更要认真仔细,才能有更好的机会。
我说,受教了。朱工还笑着说,哪里哪里。
------------------
凉。
大家都穿外套了。
-----------------------
关公月下斩貂蝉
传说吕布被曹操绞死后,他的宠妾貂蝉被刘备得到了。
刘备得到貂蝉后,见她果然如花似玉,天下无双,就想纳她为妾。旁边的张飞也动了情,不禁眼珠跟着貂蝉转。关羽全看在眼里,故意逗张飞说:“三弟也爱美女呀!”张飞满脸通红,慌忙掩饰:“我看貂蝉这样漂亮,配了大哥才是天生的一双。”这正合刘备心意,但他又不便一口答应下来。心想,关羽一生不爱女色,倒不如送个空头人情,假意让让他,便对张飞说:“我已有了你两个嫂子,哪能再娶。你二哥还没妻室,还是给你二哥吧!”
关羽果然象被火烧了一样,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刘备又假意谦让,要给张飞。张飞见关羽严厉拒绝,想要又不敢答应,只好支支吾吾,再次推让给刘备。关羽把他俩的心思全看透了,暗想,董卓、吕布都是因为宠貂蝉丢了功业,送了性命,现在大哥、三弟也被貂蝉的美色迷住了。天长日久,也难免嫉妒,伤了兄弟和气事小,万一重蹈董、吕后辙,怎能图大业、重兴汉室江山呢?就打定主意要斩貂蝉。
关公平时都眯着眼睛,什么时候睁眼,就要杀人。眼下,他卧蚕眉倒竖,眼珠瞪得比铜铃还大,直对着貂蝉,见她长得千娇百媚,面如扑粉,眉目传情,比出水的芙蓉还要美,真叫人不忍心动手伤她半根毫毛,不由心软了,赶紧侧身,面向别处。
这是中秋节的晚上,月光正亮,照出了貂蝉的影子,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好象一幅美人画铺在地上。关羽看看,心里更惊:连影子都能使人人迷销魂,留在世上怎会不祸害大哥和三弟呢?定要横下心来!
他拿起青龙僵月刀,最后看了看貂蝉的影子:这时候,她被吓得瑟瑟颤栗,样子象是风中的杨柳、雨打的牡丹,似乎更加动人,让人怜爱。关羽再也没有勇气看下去了,不禁双目紧闭,青龙偃月刀也失手掉了下来,恰好落在地上的影儿上。谁知这一下,貂蝉竟应声倒下,身首分家了。原来貂蝉的身影,遇刀也会饮刃伤身,一代美人就这样被关羽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