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天 我也有发愁的时候

早上起来跑步,本以为可以看着初升的太阳回来,谁知道太阳就没出来。以为还是像前两天一样的好天气,看来是阴天了。唉,可怜前两天的好天气了,没有起来跑步。回来后感觉不带眼镜还是挺好的,看事物有真实感。我这整天带着眼镜看世界都失去了看出事物的真实性。

上班后发货,装车,近五百方的玻璃,要装在一个6米8的车上,送登封去。2米5,2米3的中空玻璃,车间工人和司机都说装不下,就我说能装完。结果指挥十多个人还是没装好车。一开始计划的很好,等到装到车上后,钢板都压弯了。这下得换个法子了,一换法子装不完了。整个装了一上午。还没装好。中午都去吃饭,我站那看着还没装好的车,发觉剩下的装不了了,看了半天,没办法,又找一个小车来装。关键是这次的玻璃大,没考虑到车底盘的的承受力。

没办法了,然后去吃饭,看着米饭,才发觉嗓子干,想也没想就喝了一点粥,就说:没想到我还有吃不进饭的时候!蹲到地上喝汤。完了又去看没装好的车,拼命的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个车的空间利用最大化。阿姨说,你应该先把大的装上去,再装小的,绝对可以装完。当时装车也没想到,总以为能装完,因为一开始都计划好了。没想到装到一半变了,然后就没考虑到底能不能装完。十多个人,都在听着我安排,结果没装完。。。。。。当然原因也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在没有十分确定的情况下,仍然让人去装。总是以为能装完。

我还是想说,理论上是能装完的。兵行险招。不过那样不行,因为安全第一。

下午去王总办公室,让他看单子出裁率的问题。然后聊了一会,王总说:你会用CAD吧。不会。你得学会用CAD,也不要求多高,平面图能画出来就行,能拷贝到切割机上。然后优化排版做出来。其实CAD没那么难,你少玩会游戏就可以了,如果有不会的了也可以找我。“这个你也会用?”我会。当时心里就想,不简单啊,厂里的机器都会开,还会电脑软件,果然是从一线工人做起来的。每个总经理都不简单。还给我说了,年轻时也玩戏,魔兽。连着一个星期都在玩,最后感觉脑子昏昏沉沉的,这样可不行,猛然就醒悟了。

晚上吃完饭来办公室,准备写日记。王总来了,和室友一起的。我们就在讨论现在这个什么样的玻璃价格合适生产。做起来不亏本。结果我才发觉原来是这样的:和客户谈论的价格涨不起来,然后我们还是用比较好的材料生产。这样肯定亏本了。解决办法最简单的当然有两种了,提高价格,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好说啊,说通俗点,就是用次点的东西,也不能说是偷工减料了,反正我认为差不多也就那样。可老板不这样认为,最起码经常在开会时说,要用最好的东西,做中原一流的品牌。实际老板也是这样做的。但就是这边的市场,不正当竞争。

按照我看书上说的,一个地方由谁统冶,底下又分几个小县官,市场上物品的价格,都是由几个大家簇一起来制定的。这就是可以左右市场的。

就像说的那样,现在这边的市场是这样,我就不相信中间没有一点问题。可能原来总以为是出来打工挣钱的,现在越来越觉得钱。。。。真的很重要!!!咱先不说这点,按照刚才说的这点,如果还是这样好展下去,最终的结果不得而知。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室友请王总算一种规格的成本价,算出来后比这边的市场最少要高10元。方方面面都算上。我说算那么细干什么?这就是精打细算啊,你不这样算肯定要吃亏的。这时我才体会到精打细算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这真是做起事来,比我们想到的细致多了,细致入微。那天开会,说这个材料的利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每说一点材料,就说成本是多少,还是小数点后面两位数。说得轩总和松哥都不敢相信。轩总和松哥干这个多长时间了,把他俩都说的没话说。不信你可以自己算。当时我就笑了。会计问我笑什么,我说,佩服。

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作为总经理的人,做事真的比我们做的还要好,(我以前还真有点不相信)。

我发愁什么?这一下子出来个人物,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拿什么去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