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事情都是不想去做而一直没有完成,而不是事情本身不可完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新的一年总是想着改变点什么,也用心去做了,就是没做到更好,也不说最好了。其实可以做的更好,但就是懒得去把事情做的更好,总以为是做的差不多就行了。熟不知,你的内心就没想到那个层面去。
多与人交流心得,是非常重要的,多与人沟通。都这么大的人了,有些平常普普通通的事情有没有想过有更好的办法去完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己考虑不到的,就应该去和有经验的人交流沟通。这不仅能使事情更好的完成,还能增加自身的经验。还有就是,在听人讲他们的想法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整个身心都在集中精力吸收这些所谓的经验。真的很涨“姿式”。等以后再谈及这样的事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会很有见地。
这上面说的是怎么来吸取别人的经验。
凡事,只要你去想了,就会有那种把它付诸实际的冲动。不管好事还是坏事。
说一些无所谓的话,做一些繁琐的事,还不如去把地板拖一拖。
今天和一班长讨论了关于下订单的事。
从车间工人一线员工的角度来看,有同样两种规格的尺寸,为什么给分开呢?
一个箱子上面放不了那么多,剩下的就分开了,楼层号不对,也分开了,客户要求分开发货。
应该把尺寸整的分到一块,你是手动分的,还是用电脑系统分的?
电脑系统分的,手动分太麻烦,太费时间,一个单子几百个尺寸,不好弄。
前面麻烦了,后面的工人就好工作了。总的来说还是节约时间的。
分好后可以更改吗?我在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不过都是可以更改的。你这边改过吗?
我没有改过,我问问这个软件的开发商。
我只说的意见,不是针对人的话,就当是建议吧。以后下单子能不能把一些少的单子用电脑直接拷贝到机器上,这样就减少其中的失误。
可以,就是说有些单子,如果那样做的话,得是出材率高的。
订货量少的单子,如果机器旁边能放下架子的话,最好拷贝过来,那样一次性全部完成,也不会存在缺块。
可以,这样也好。
订货量多的单子,能不能分开来下,总不能把单子都下到车间,这边的班长只拿好的单子来做事,不好的单子一直拖到最后。这样也不对。如果分开来,每天都给定量,一天就做这么多,想再多做,把前面的做好再说。
把单子分开来下,会影响到出材率的。当然,如果影响不大,还是完全可以这么做的,这样就不会不知道做到哪了。也对整个单子有个完全的了解。
对啊,那样就有条理性了,不然一个单子如果战线太长的话,再加上补单,来回的缺货,会很容易出错的。
还有就是出材率低的,低于规定水平的,必须要有人签字,才可以让车间的人来完成,不然到最后算成品率的话不好交代。老板如果问起来,可不能全说在车间员工的身上。
这样的事你放心,绝不会对车间员说事的。
那样也不行,你让做这种出材率低于规定的事,必须得有人签字。原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今后这样的事就得有人来管。
可以。
咱们这说的都是往好的地方说,把能想到的更好的说出来,也不要求一下子改变,只要每次改变一点,总会好想来的。
恩,放心,说的对与错,有利于工作还是不利,这还是能分辩出来的,既然有利于工作,那都应该去完成。
有什么话,只管说出来,能不能做到,先把问题说出来,最起码离成功近一步。工作了这么多年,总有些经验,如何更好的改进那才是王道。世界都是在变化的,何况人,如果一成不变,生活也没有什么趣味,只有在不断变化尝试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路。工作如此,生活也是。
如果你想在哪方面做的更好,就多与有经验的人交流,会得到意想不到效果。虚心请教,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越长大越觉得长辈们说话都很有哲理,他们不是随口说的,一定要三思。
刚去关车间后面的大门,没想到毛毛细雨变成小雨了。唉,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发出去的货到工地有人卸车没有,五车啊!五个司机,在这里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