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力推创新创业实践
杨小林,安士伟,付生德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3)
摘要:河南理工大学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内涵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机制,以“顶层设计、创新理念、多措并举、整合资源”为基本思路,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探索构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政策激励与经费支持—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全程化服务体系,有效提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郁活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始建于1909年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按照科学化设计、系统化构建和目标化管理的原则,以创新方法教育为依托,以完善的组织制度为保障,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验班、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等层次分明且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与工程应用、校园育人与社会育人、基础理论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递进式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入每一位学生成长全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一个集创意开发、创新实践、创业教育、企业培育、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主要由大学科技园(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生创业园(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双创实践示范基地)、创新创业中心(大楼)、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组成,搭建成“工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实践育人链条式孵化体系。依托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借助学校国家(省部、校)级科技创新协同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和诸多科技创新平台为人才支撑,助推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原经济发展。
1 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二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任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任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学生处、发展规划处、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负责人任副院长,下设院务委员会、办公室,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另有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和就业创业指导科,负责组织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三是学校发布《河南理工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管理办法(试行)》系列文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目前,学校构建了主要校领导牵头、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宏观决策、上下联动、分工协作、融合运转”的工作格局。
2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详见图1。在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图1 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流程图
(1)2016年新修订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并设有创新学、创新设计方法、创造学、创业企业战略与机会选择和单片机基础知识与科技创新等公共选修课程30余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2)面向全校各年级大学生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系列课程,发挥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自身特点,实施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和模拟训练,如连续7年免费举办大学生SYB或GYB创业培训班、大学生科技训练项目、工程训练和创业团队搭建训练营等。
(3)每年组织开展大学生创客大赛、“开来杯”创业计划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和“互联网+”创业大赛及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等精品赛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3 做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2012年6月开始奠基建设,占地237.43亩总投资约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分为研发孵化、综合服务、科技产业、商务生活四个关联性区域。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2013—2015年)完成研发楼、科研试验楼等约6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二期工程(2017—2018年)完成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约12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建成在河南省有突出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主要聚集区;三期工程(2019—2020年)完成科技创新大厦等约12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有效聚合了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实现了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可以为100余家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服务孵化、法律事务、后勤保障、知识产权等服务。依托科技园,学生可以开展交流展示、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融资合作、工商注册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科技园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建有研发孵化、服务管理、法律事务、知识产权等服务部门,入驻企业45家。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2015年6月建成,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内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管理服务规范,具有项目聚集、信息交流、人才吸引、投融资、品牌形象等多功能的集合发展空间,2015年12月被省科技厅评为“河南省众创空间”、2016年4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目前,学生创业园已有“创赢网络科技”“厉行教育”“凌杉工贸”等3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或企业签约入驻,且运营状况良好。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投资4670万元,有仪器设备1158台件,是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以实践教学为主,集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已发展成为一个在省内外高校产生广泛辐射作用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详见图2。

图2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图
2017年3月,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大楼)学校在校园内投入1060余万元改造建设。中心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将建设创新工场、创业苗圃、实战训练营、共享园地、公共服务中心等,预计201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亦将迁入,开展“零距离”现场指导服务。届时,由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承担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功能,学生创业园承担学生创新创业“加速器”功能,工程训练中心承担学生创新创业“工场、苗圃”功能,创新创业中心承担学生创新创业“苗圃、孵化器”功能,综合搭建起河南理工大学“工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实践育人链条式梯次孵化体系。详见图3。

图3 学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情况
4 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学校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面向大二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大三学生开设“创业基础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渠道教育与系统化指导。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自身特点,开设就业创业教育选修课,如“面试与礼仪”“教育与人的成功”等,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和模拟训练。
学校利用就业网站、创新创业网站开展方针政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网络指导,利用“在线答疑”栏目实施网络互动指导;每年印发《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发至每一位大四学生手中;每年组织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培训师在固定咨询日开展咨询活动或大型咨询会,“面对面”“一对一”集中解答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协同焦作市地税、国税局在校内挂牌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税收服务社”,与市工商业联合会签订“服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合作书”,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和创业实践的机会;邀请创新创业专家、省人社厅SYB/GYB创业培训专家来校讲学、培训等,帮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掌握创新创业技能,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我校每年邀请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回校或选拔学生创业园优秀团队为毕业生作事迹报告,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近年来,学校有12名大学生获得省(市)级“自主创业之星”称号,成功孵化近十个创业团队,如“体感音乐手环”“智能家居”“微力团队”等团队现已到北京、深圳、郑州等地规模发展。
5 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础保障,实行激励机制
学校注重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经费投入上: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设有创新创业与就业专项经费,切实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支持学生的创业实践。在硬件建设上:学校建立了集创新创业教育、咨询、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阵地。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参加省部级师资培训。近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96人次参加省部级交流研讨会、培训班等,32人取得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58人获KAB创业教育资格证书,18人获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培训中级资格证书,89人获结业证书。
学校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据学校教学管理文件和《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管理规定》进行监督与检查,依据《河南理工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其教学内容。
学校注重考核机制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部门和学院年度工作考核,提高部门和学院开展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对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给予大学生适当的素质拓展学分认定,以充分调动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蒋越.浅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建议[J].小作家选刊,2016(24).
[2]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3]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国办发〔2015〕36号文.
作者简介
杨小林,男,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安士伟,男,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付生德,男,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