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十枣汤的应用

《伤寒论》十枣汤,为驱逐痰饮泻下剂,通利大小二便,比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功力增强,方中芫花须醋炒,甘遂、大戟要面包火煨,以去其毒。由于不良反应较大,一般都望而却步,不敢问津。运用时取大枣十枚(擘开)煮汤送下合成的粉剂,每次不超过两克,日食1~2次,然后吃米粥半碗,补养所致亏虚。对调理干呕、胁痛、短气、心下痞硬、脉象沉弦,多种胸水、腹水、积液、顽固性哮喘咳嗽,投予得当,能立竿见影,被称“神药”。老朽受谨慎束缚,运用甚少,缺乏经验,体会不多;然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确有药到病除之妙。

1957年在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诊一半百农民,患支气管扩张、哮喘,喉内痰鸣,口吐黏涎一茶杯,双侧胁痛,不能仰卧,瞪目难眠,困顿不堪。老朽就授予此方,开了甘遂、大戟、芫花各50克,加工炮制,碾为细末,起初1克,八小时再服一次,大枣20枚(擘开)煎水咽下。感觉胸中宽阔,痰液减少,要求加重投量。乃改为2克,仍吃两回,连用三天,大解数次,小便转多,喘咳已轻,病情消退,健康逐渐恢复。因恐摧残元气,逐渐停药。疗效之佳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