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粤州到深市,全程一百多公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两地往来的人流也越趋频繁,是最繁忙的城际交通。邓启先陪同茵茵,一大早就来到车站,没等多久,便开始发车。和几年前相比,车站的人流没变,依然人挤人,但排队的秩序好了很多,管理比以前更加到位。

有好几年没从粤州坐车到深市,邓启先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几年没来,城市的边际线又扩大了,到处高楼林立。

“几年没来,想不到变化这么大!”看着车窗外的景色,邓启先忍不住感叹道。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有时我都会迷路。小时候的街景几乎焕然一新,凭记忆,找不到回家的路。”

“没有这么夸张吧,你是老粤州人,闭上眼睛都能回家才对。”

“真没骗你,这几年变化很大。城中村的改造如火如荼,到处都像一个大工地,没多久,周围的环境就会大变样。”

茵茵说的应该没错,从车窗外的城市变化就能感受到粤州的发展速度。如此快的发展,说明城市的发展潜能还很大,城镇化的路还很长。要知道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就要到比它发达的城市去。比如香港,人口密集,房地产高度发展,楼价高居不下。现在粤州也是,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未来玉城市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期。

对玉城市未来的积极判断,让邓启先精神振奋,也更加期待深市之行。他们花园的设计理念,房内的布局,都是他所关注的地方。虽然从商,但始终没有脱掉书生气,对所开发的楼盘有自己的理想。不单只是卖房子,还要卖品质,卖情怀,卖理念。

“你在想什么呢?一路都不说话,闷得人家想呕吐了。”见邓启先长时间不说话,茵茵抱怨说。

邓启先握住茵茵的手,说:“我在想公司的未来发展。刚好我们去看新房,可以借鉴他们的设计理念。”

“公司、公司,整天就知道公司,出来玩都不陪我说一阵子话!”

“老婆大人,是我的错。想吃东西吗?”邓启先指了指上车前买的一大堆零食问。

“吃不下,头晕晕的。你又不和我说话,精神一集中,胃里就翻江倒海。”

“搽点风油精,可能会好点。”

“不要,那味道只会吐得更快。”

“那怎么办?”

“你和我聊会天,分散注意力就好。”

那你说说我们的新房设计有什么特点,和我们玉城市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卫生间很大,像一个房间那么大。还有就是楼距吧,比我们住的花园大。他们的花园,是真正的花园,像个园林。”

“这样做的话,成本会高很多。”顿了顿,又问:“我想不明白,卫生间干嘛要做那么大,岂不是浪费?”

“刚开始我也想不明白,后来慢慢想通了。在大城市,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都很大。回到家里,若能泡个热水澡,整个人都能得到放松。他们做这么大,是为放浴缸预留的……”

终于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存在即是合理的。深市的房屋设计也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要。玉城市是山城,域内没有什么工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没那么快,卫生间没必要做那么大。看来设计不单要有前瞻性,也要符合大众需要才行。

不知不觉,汽车已经进了深市,又是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的城市景象。在城里七弯八拐的又走了一段时间,渐渐到了一片开阔地带,这里相对安静,周围塔吊林立,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一座新城又会拔地而起。

茵茵指着路边一个气派非凡的大门,说:“我们的楼盘到了。”

下了车,跟着茵茵走,进了大门,眼前一片葱郁的翠绿,扑面的湿气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果然不同凡响。

喷泉,假山,绿树成荫。单从花园的品质看,玉城市的商品房都不够格,离花园小区还有很大的距离。只是,这也没办法,玉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和深市无法比,做这么高档的花园小区也消费不起。不过,也算是开眼界了,可以作为公司未来努力的方向。

经过大门后的水景,再入阳光草坪,后面就是新房所在楼宇的大门。宽阔的花园,高大的电梯等候大厅,无处不彰显小区的高档。

上了电梯,瞬间即达,比家里的步梯省时省力。邓启先不免感慨道:“还是电梯好,上落方便快捷,以后玉城市的商品房也要走电梯房这条路。”

“年轻还行,老了还是电梯房好。”茵茵挺着大肚子,点头赞同。

开门进去的那一刻,邓启先的心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想到眼前的新房是属于自己的,终于在深市有了落脚之处,不用再去哥哥那里睡大厅,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阳台向花园,绿草如茵,花树成片,满眼的翠绿,不觉心旷神怡。

“老婆,你真会选,环境确实不错。”邓启先站在阳台,欣赏花园的美景,赞叹不已。

“喜欢吗?我爸当时说,要买就买好点的,不够钱就问他。幸好,我们的钱都已经足够。这是我们做家电代理攒的第一桶金。”茵茵开心地每个房间都走了一遍,意兴未尽,说:“可惜你我都不在深市工作,一年都住不了几天,好像很不值。”

邓启先轻搂着茵茵,说:“以后,等我的事业发展到珠三角,你就可以经常住啦。”

茵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定定的看着邓启先,好半晌才说:“你的心真大,真能做这么大吗?”

“嗯,能,一定能。”

茵茵没说话,伏在邓启先肩上,眼泪悄然滑落。她没看错,邓启先是做大事的人,一路走来,所有的委屈,艰难,都化作两行清泪,随风飘逝。

“你怎么啦?”长时间的沉默,让邓启先觉察到茵茵的反常。

“没什么,我在替你高兴。”

“呵呵,八字还没一撇,你真信了?”邓启先笑着逗她。

“嗯嗯,我信你,你说的,一定能做到。”

难得茵茵这么信任,邓启先深深地拥抱着她。此时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心里感念就已经足够。

每个房间都转了一圈,一边商量着怎么改造一边憧憬着未来的生活,不觉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时间不早了,该吃午饭了。不然孩子可能又要捣蛋了。”邓启先笑着对茵茵说。

“嗯,走啰,吃饭去。”

“你想出去吃,还是到我哥那里?”

“出去吃吧,现在才去你哥那,又没有事先通知,搞得人家鸡飞狗跳的,怪不好意思。”茵茵说得通情达理,心底里还是对他哥有些怨气。弟弟刚一结婚就闹分家,怎么说都有点绝情。

树大分枝人大分家,这是农村的普遍现象。茵茵是独生女,没能体会到大家庭的矛盾,自然是想不通为何要分家。

茵茵不想去,邓启先也不再勉强。行到大门口,发现小区的售楼部也很气派,相比之下,自己公司的售楼部就显得寒碜了。不由得心生向往,信步走向售楼部。

大堂高大,高旷的空间感,瞬间拉高了售楼部的档次。甫一进门,便有销售出来招待。茶水温度刚好,销售笑意如春,接待得体,真正体现了大城市的服务水平。统一的着装,规范的管理,都让邓启先印象深刻。窥一豹而见全身,邓启先不禁对公司的负责人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你们的格调很高,想必老板也是学识渊博,成熟有修养的知识分子吧?”就像吃了一个很好吃的鸡蛋,对下蛋的母鸡也产生了兴趣,邓启先对公司的老板也感兴趣起来,心里倾慕,恨不得能有机会结交这样的朋友。

“呵呵……我们的老板还很年轻,和先生差不多吧。而且还是个女的。”销售被邓启先的话逗乐了,乐呵呵地纠正。

年轻就算了,毕竟有些是家族生意,竟然还是女老板,这就不仅是敬佩了,简直是惊异。

销售的话引起了茵茵的注意,她想起了买房时曾经在办公室见过的一位美女经理。应该就是她,确实才貌绝伦。

“你们的经理我见过。”茵茵端着茶,似笑非笑地说。

“哦……靓女是我们的业主吧?是不是很漂亮?”销售说完就有些后悔。这问题问得太无脑。让女人去评价另外一个陌生女人,不是脑子进水是什么?

茵茵微微一笑,默默地喝茶。过了半晌,才说:“确实挺出众。”

说来说去,又说到了长相,和邓启先进售楼部的目的大相径庭。本来还想结交新朋友,知道她是个女的,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自己是个有家庭的人,有些忌讳还是要注意的。售楼部已经看过,其他的也无法深入了解,喝完茶,便对茵茵说:“时的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

茵茵甜甜一笑,伸手要邓启先拉她起来。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坐卧起立都有诸多不便。邓启先这几天陪伴左右,切身感受到了茵茵的不容易,慢慢形成以她为中心的默契。不能干粗重活,不能走太快,连站起来都要亲自去扶。辛苦了那么久,终于亨受了几天做女王的感觉。

出了售楼部,外面就是车来车往的大街,彷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小区里清静安逸,外面却热闹忙碌,天差地别的两个世界,在大城市经常会碰到。

“深市速度真快,我已经跟不上这里的节奏了。”邓启先看着飞驰而过的汽车,不无感慨地说。

“所以你要经常来这里转转,感受一下大城市的氛围。”

“等孩子长大了再说,近期的重点就是让你好好休息。回玉城市过慢节奏的生活。”

“家电代理有人选了吗?总不能全部抛开,回玉城市过养老式的生活吧?”茵茵轻轻抚摸日渐隆起的肚子,喃喃自语。

“还没有,不过应该很快就能找到。”

“找个人容易,关键是能不能放心让他做。”

这一点也是邓启先纠结的地方。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只能拉着茵茵漫无目的地走。

深市的发展真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短短几年,市容市貌就大变样。这次来深市,印象最深的就是路上跑的汽车。轿车的占比比以前高,很多还是外国知名品牌。

“什么时候我们也买一辆小车开,过过瘾。”邓启先看着路上的小车自言自语。

“等你把公司开到珠三角再说吧。”

“不必等那么久,买一辆邱东健开那种还是可以的。”

“我喜欢跑车,就像前面这辆。”茵茵指着从眼前滑过的一辆红色跑车说。

说什么就来什么,想不到跑车真的减速,慢慢靠边,驶向售楼部。邓启先和茵茵跟着行注目礼,直到它在售楼部前停下来。

“红色给人热烈奔放的感觉,视觉效果好,我喜欢。”茵茵头微仰,看着跑车微笑。

邓启先轻搂茵茵,笑着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话还没说完,笑容就僵在了脸上。虽然几年不见,那熟悉的身影闯进眼帘的一刻,便已激起千重浪。青芸,这个曾经牵绊着邓启先所有情感的女人,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

披肩的发丝,如瀑布,柔顺而富有弹性,泛着淡淡的光泽。婀娜的身姿曼妙动人。职业套装,细脚高根鞋,又增添了几分成熟女人的妩媚。百感交集,兜兜转转,想不到又在陌生的城市相逢。只是已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到从前。

原来楼盘的老板就是青芸,自己买了青芸的盖的房子。真是滑稽!邓启先心中苦笑。

见邓启先痴呆呆的盯着人家看,茵茵心里很不舒服,不满嘟囔道:“跑车是不是装了磁铁呢?”

邓启先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解释道:“女生开跑车,看着很高贵……以后也要买一辆跑车给你。”他不敢说眼前的美女就是他的初恋。

解释有些牵强,不过茵茵相信他还不致于见猎心喜,也就不再追究。

青芸下了车,径直往售楼部走去,没留意背后有人的目光像追光灯一样跟随着她的身影。两人的相遇就这样完美的错过了!

从相识、相恋,到突然消失。往事一幕幕再次在脑海里浮现。那个夏日的黄昏,蝉声也消停的寂静的校园,两位青春盎然的高中生闯进他的房间,从此引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纵观这十年的人生,邓启生受到了三个女孩的影响。青芸是激起他斗志,开始渴望窗外风光,走出大山的源动力;秀梅的温婉让他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她的逝去,成为他永生难以抚平的痛,正是她的离去,让邓启先懂得了珍惜眼前人。茵茵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没有离他而去,她的爱,让他有勇气收拾支离破碎的残局,重新出发。

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痛,人才会大彻大悟。现在的邓启先更加珍惜生命中重要的人,珍惜友情、亲情。曾经怨过恨过青芸的不辞而别,冷漠回应他的爱意。这几年接连的失去,慢慢习惯了生活的无常,看淡看透了种种人生的无奈。再次见到青芸,更多是感激,在乎。她过得好吗?这几年经历了什么?不过,应该也差不了吧,现在她事业成功,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爱,有时候是祝福,是成全。

人生真的光怪陆离,想当年,还是青涩的学生,身无分文。再见时,青芸已经是有夫之妇,事业有成,自己也组建家庭,白手起家。身份变了,当年的默契还有吗?或许都是自己多情,幻想的空中楼阁罢了。

心绪翻涌,感情波动,好半晌才压下去。往前一步是情天,退后一步是生活,成熟男人除了心中的理想,还有生活的责任和清醒。

时间已经不早,茵茵饿了,就是两个人都挨饿。邓启先拉着她,寻找吃饭的地方。深市人流密集,食肆遍布,没走多远就有人在门口招揽生意。随机进去,很快就有人斟茶倒水,递菜单,深市速度,名不虚传。

茵茵吃不了油腻,邓启先点了个虫草花炖排骨,炒小白菜,其他都是肥腻,大众化的炒菜。来回浏览,又点了韭黄炒蛋,牛肉炒苦瓜,清蒸鲈鱼。炒蛋是秀梅的绝活,看到菜单,邓启先鼻子一酸,差点没忍住。不知为什么,见到青芸,让他想起了许多往事,人也感性起来。

茵茵不喝茶水,又叫老板换了一壶白开水。有邓启先在身边,茵茵回到了女人柔弱的一面,孕味十足。想到过去,邓启先柔肠百结,茵茵的柔弱正好引起他的保护欲。曾经最亲密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现在只剩茵茵陪伴他,又怎能不疼爱呢!

菜上来了,茵茵出奇的喜欢牛肉炒苦瓜,胃口大开,邓启先都没怎么动筷,一盘牛肉就让她独自吃完。以前没见她这么喜欢吃牛肉,怀孕之后,口味都变得不一样。青芸也喜欢吃牛肉,邓启先看着茵茵嘴馋的样子,恍惚看到了当年在玉城,她读高四的时候,请她出来吃饭的情形。

往事如烟,当年和青芸爬山时,她那含羞带笑的神情,往佛还在眼前,今天再见,已经是成熟干练的女强人了!文英不知怎么样,也有两年多没见了,邓启先忽然想起青芸的好朋友文英。既然来到深市,顺便去看看她吧。

“吃完饭,我带你去见一位朋友。她就在这里附近。”邓启先看着茵茵夸张的食相,笑着说。

“你这里有朋友?以前没听你说过哦!”茵茵停下来,很是奇怪。邓启先在的这几天,食欲一天比一天好,脸上的气色也好了很多。女人出嫁后,对父母的依赖就转移到了老公的身上。

“以前也没怎么联系,严格来说,她是我朋友的朋友,以前在铜锣村教书时认识的。今天来到深市,顺便去看看。”

“哦哦……”茵茵用筷子挑鱼头上眼珠。

邓启先连忙伸筷子帮忙,笑着说:“鱼眼有什么好吃,以前你都不吃鱼头的。”

“还不是为了你的孩子,我听说吃鱼能让孩子更聪明。所以每周都让我爸买鱼。我闻到鱼腥味又不行,每次都是吐完了再吃……”茵茵一边将鱼头大卸八块一边喃喃自语。

邓启先又一次泪湿眼眶,拧头看大门外。端起茶杯,以手遮脸,偷偷擦眼泪。

“你怎么啦?”茵茵低头把鱼肉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准备和着排骨汤喝下去。难得今天妊娠反应没那么强烈,一定要吃多点。

“嘿……没什么,刚才有个虫子分进眼睛。”

“没事吧?不要搓太厉害,小心感染。”茵茵抬起头,很是着紧。

“嗯嗯,现在没事了。”看着茵茵的脸,这几天终于有些血色,邓启先惭愧得心里满是酸楚。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这么善良可爱的人儿,老天怎么舍得她难过呢?邓启先不断安慰自己,让自己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