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夜色如水,深沉宁静,房间里传出启茂细微的鼾声。忙了一天,舟车劳顿,躺下后竟然睡不着,思绪万千。

今晚又是做厅长,以前买的折叠床再次派上用场。熟悉的环境,身边人变成了茵茵。物是人非的惆怅,充溢心间。夜很静,倒班的工人还没下班。时间像干冷的空气,一丝丝,一滴滴的消逝,清晰得连毛孔都能感受到。人闲感情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公司终于上了正轨,心闲下来,人的感情就丰富了。

秀梅的逝去,是邓启先心中永远的痛。熟悉的环境,适宜的氛围,对秀梅的思念便如早春的草芽,野蛮的疯长。她的体温,她的气息,她的一颦一笑,挥之不去,萦绕心中。

茵茵怀孕后,睡眠都很浅,侧身卷在邓启先怀里,像一只熟睡的猫。怕她受惊动,不敢太大动作,失眠的邓启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天花板。手臂被她枕着,发麻发酸,慢慢没了感觉。爱一个人,是无私的奉献和包容体贴。

思念与现实,交错出现。一边是爱人,一边是心中的痛,冰火两重天的煎熬,让邓启先心里如翻滚的茶汤,甘苦共存。尝遍人生百味,依然放不下,无法释然。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写得真好,于滚滚红尘中,遇上心爱的人,实属不易。而他,真是好运,居然遇到上了不止一个。有时幸运也是一种痛苦。

茵茵动了一下,把邓启先飘忽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看着可爱的枕边人,邓启先心里一热,旋即又是一阵内疚。说好的向前看呢?一切都过去了,几十年后,自己也是半杯黄土,了此一生。秀梅只不过走先几步而已,总有再见的时候。唯有珍惜眼前人,才不负茵茵所爱。想罢,慢慢释然,帮茵茵掖了掖被子,搂着她慢慢入睡。

“好……好漂亮的花……”茵茵梦呓着。

邓启先会心一笑,心想,准是做美梦了。

晨曦初露的时候,房间里便传来侄子的笑声,之后就是上厕所,“哗啦啦”的撒尿声。秀兰被他一阵折腾,已经毫无睡意,开始煲早餐。厨房里,开水龙头的“哗哗”流水声、淘米声……声声入耳。地方小,小动静都会影响一大家子。

做厅长最不容易睡安稳,小侄子醒来的那一刻,茵茵便被他吵醒。她抬眼看邓启先,还在熟睡,不忍心吵醒他,轻轻地掀起被角,准备起床。只是这么一动,邓启先也醒了过来。

“冷,再躺一会吧。”邓启先睁了一下眼,又闭上。

茵茵不好意思地说:“我吵醒你了?”

邓启先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没有,我也差不多醒了。”说完,伸直手,左手揉捏被茵茵睡得麻木的手臂。

茵茵爱怜地看着他,问:“昨晚给我枕了一夜?”

邓启先笑了笑,说:“你昨晚是不是做梦了。”

“好像是吧,记不清楚。”茵茵顿了顿,说:“你真笨,人家睡着了,你不会抽回手吗!”

“没事,看你睡得那么香,不想惊动你。”

茵茵心里感动,没说什么,准备起床。

“天冷,水冻,等大嫂煲了热水再起床洗漱也不迟。”

“在人家里做客,怎么好意思呢!”

茵茵的话让邓启先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吃饭时能融洽相处,真正到了生活的琐碎细节,彼此间的敏感,已经像是两家人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一家人,要分你我。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吧。茵茵并没有错,可能注意一点,相处得更愉快。想到这里,不敢再赖床,跟着起来,把床折叠好,放回原处。

洗漱,打扫卫生,一天的生活就在晨曦中开始。热气腾腾的白粥喝进肚子,暖融融的热量散布全身,人全面开动起来。

出门在外打拼,都是为两餐奔波,没有赖床的习惯。七点刚过,启茂便准备出门。看到哥哥因为长年累月都是蹲着贴瓷砖,已经微驼的背影,邓启先心里一阵酸楚。大哥还是大哥,生活上的小磕小碰,就当它是调味品吧。毕竟他已经组建家庭,要考虑的问题也多,挣的又是辛苦钱!只要走进对方的生活,换位思考,就会明白各有各的难处。对哥哥提出分家的芥蒂,至此全部释然。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都很平凡,也像平凡人那样过着日子,吵架、冷战、温馨、关怀,无论发生了什么,只要两个人有一起努力的决心,就敢于走下去。”张爱玲对爱情生活的诠释,不仅适用于爱人之间,其实也适用亲情。是的,只要有一家人的心,一起努力,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邓启先暗下决心,努力赚钱,以后为哥哥在家乡开一间捞粉店,不用再出来奔波漂泊。

和文英约好在菜市场等,邓启先和茵茵买好菜给大嫂,她也来到了跟前。

“呦,买这么多菜,今天我可要蹭饭了。”文英双手插在羽绒服的口袋里,半真半假地调侃道。可能是心情好转了吧,文英的气色好了些。毕竟还年轻,俏丽的容貌即使是消瘦偏黑,也有打动人的气韵。

文英显然是经过一番打扮。红色的羽绒服搭配天蓝色的牛仔裤,马尾辫刚好到肩。整个人清爽又活力。虽然眼神里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邓启先恍惚看到了多年前的文英,和青芸在铜锣村爬山的时候。那时,她还在厂里打工,前途迷茫,也是藏着心事。她是个不甘于平凡的女孩,无奈家里穷,又重男轻女,只能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

时光荏苒,想不到生活给她开了个玩笑,遇人不淑。不单辛苦创造的事业拱手于人,还家庭破碎!现在一无所有,又回到了以前孑然一身,前途一片迷茫的日子。只是人已不是当年的人!她还有心气吗?邓启先是又唏嘘又怜惜。她现在的景况,青芸知道吗?应该不知道。若是青芸知道了,不会不伸出援手。以文英的性格,也不会主动去求援。幸好给自己碰上了,总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文英和大嫂聊天的当儿,邓启先的思绪已经来回了好几遍。世事无常,遇见熟悉的人遭遇不幸,是最令人唏嘘的。

买好菜,又在家里拉了一会家常。才和文英坐车回粤州。一路上,茵茵把家电代理的事务条分缕析地给文英详细介绍,恨不得在这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全部塞进她的大脑。怎么跟单,如何做台帐,哪些是老客户,如何与客户打交道,这些都好办。唯有和外国出口商交接,沟通这一点很难办。文英受教育程度不高,英语水平有限,令茵茵头疼。

“与外商交流还是你来做吧!现在网络发达,完全可以用QQ联系。”邓启先在旁插话说。

“看来也只能是这样了。回到粤州,我们都加QQ吧,平时可以QQ联系。”茵茵赞同邓启先的建议。

“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小巧又方便,听说诺基亚的一款手机卖得很火爆。不如我们装几台手机吧。”邓启先又想到了更便捷的联系方式。

茵茵白了他一眼,说:“等你真正做了大老板再说吧。前段时间我去问了一下,诺基亚8310要两三千块。”

“这么贵!”邓启先咂舌道。

“不贵我早就买了。”顿了顿,叹气道:“唉,嫁给你,福没亨过,罪可受了不少。以前买东西,眼睛都没眨一下。现在思前想后都不敢下手。我都快变成乡下的大妈了!”

邓启先心里满是愧疚,说:“相信我,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茵茵莞尔一笑,对文英说:“他就是会吹牛!”

“千万不要小看邓老师,在我眼里,他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看社会上,有谁这么年轻就拥有这么多物业,还开公司,做了老板。”文英夹在中间,为他们公婆打情骂俏圆场,心里却在滴血。生活就这样,总有些逢场作戏的场面必须面对。人生如戏,笑容灿烂的,或许心里正哭得大雨滂沱。

回到粤州,先上网加了文英QQ,剩下的就是茵茵的工作。茵茵先教她数据库管理操作,接单和跟单。然后又带她到仓库了解库存情况,如何记录台帐。在车上已经听茵茵说过,现在实地了解,很快便能领悟上手。邓启先对这些一知半解,听茵茵解说,才知她付出了这么多。心中很是佩服。作为一个女人,上班之余,还能把代理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整整有条,真是不简单。

“茵茵可以做我的秘书了,回去帮我忙吧!”邓启先打趣道。

茵茵正说得兴起,突然被他打断,没好气地说:“你那么大的公司,我恐怕无法胜任。”

“哈哈……”邓启先得意地笑了起来。不管真假,能得到茵茵的肯定,还是无比开心的事情。

“老板娘能力这么强,不做总经理都是屈才了。”文英适时插话,表达对茵茵的佩服。

茵茵只是笑笑,并不在意,继续给文英交待业务。这是她几年的心血结晶,若是辞职回玉城市,家里的经济来源就全靠它了!唯恐有什么说得不够详尽,文英理解不到位,茵茵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她对房地产的信心不足,那么多资金投进去,有什么闪失,还能有代理的收入兜底。

茵茵本是家境优渥的独生女,从小衣食无忧,自从上次回玉城市,见识了邓启先日夜为公司的事务操劳,也开始学会未雨绸缪,凡事多留一条后路。

业务交接告一段落,邓启先问文英:“你什么时候能来上班?”

“就在这两天吧,等我把深市那边的房退了就过来。”

“那好,我们现在还有时间,不如去看看哪里有房租。”茵茵说。

“嗯嗯……”文英也是实干的人,说话办事从不拖泥带水。

粤州是国际化大都市,人口流动大,房源充足。三人没费什么力,便在仓库附近找到一厅一房的小居室,谈好价钱,签了租房协议,便只等入住了。大城市节奏快,办事效率也高。

一切办妥,文英等车回深市的间隙,忽然问邓启先:“你花这么大的价钱请我,仅是做代理,岂不是亏大了?”

本来没深想,只是出于同情,恰好自己又需要有人顶替茵茵,才邀她帮忙。文英突然问起,着实不好回答。凭良心讲,两千多块一个月的工资,确实有点高。

“这个……那个……”邓启先像闪了舌头一样,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茵茵也沉默不语,不知如何解释。因为工资的问题,昨晚还和邓启先闹过别扭。最后邓启先一句话打动了她,才勉强同意。

“谁都有难的时候,我在农村生活过,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着实不易。我困难的时候,得到温柏励,王家发等老板支持,才有今天。现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了,理当尽心竭力,帮她挺过眼前的难关。”

茵茵生活条件好,对于底层人的生活艰辛没办法切身体会。但在他事业困顿时,确实得到很多朋友诚心帮助。换位思考,也就能接受他的想法了。

邓启先之所以说不清,是因为这么高的工资,明眼人都知道有同情的成份。但这又是不能明说的,否则文英出于自尊,断然不会接受。

看到邓启先支支吾吾的窘态,文英心里感激,到底还是好人一个,难怪有这么多女孩喜欢他。

“你真不会做生意……”文英看着他,似笑非笑地说。

邓启先心中诧异,明明是自己好心,怎么变成不会做生意了?不过也好,她能这样理解,就免掉很多无谓的解释了。

“嗯嗯,我确实有点笨!”邓启先干脆承认自己笨。茵茵在旁也被他逗乐,心里暗骂,真是活雷锋,做好事还不想让人知道。

文英也不管邓启先的反应,继续说:“现在进口家电那么吃香,干嘛不在粤州开个专卖店。”

原来文英是这个意思。邓启先和茵茵面面相觑,心中忍不住赞叹,文英真有商业头脑。自己开专卖店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茵茵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分身乏术。请人做,又找不到足够可以信任的人。力不到不为财,这件事情就这样搁置了。

“开专卖店,我们也想过。只是找不到人看店,就放充了。”茵茵如实回答。

“哦……”文英点点头,说:“要找人看店,也不是没有。”

“你的意思是?”茵茵眼前一亮。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文英答道。

豁然开朗,原来兜了个大弯,文英是想帮他们看店。

“你看可以吗?”茵茵转向邓启先。

邓启先也很意外。本来是想帮助文英,到最后,好像又获得了新的商机。若能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开专卖店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助人自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文英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现在又因为对她的帮助,让她心存感激,自然会尽心尽力。邓启先笑着说:“既然文英有意思,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又蜿蜒前行,或许在下一个转弯,又豁然开朗,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曾经心心念念的专门店,忽然间变得触手可及。

茵茵笑意盈盈地对邓启先说:“看来,你还要在粤州多待几天了。”

“没事,这就是做老板的好处,随时可以为自己放假。”邓启先心情很好,又有了努力的目标。只要生活有奔头,心就不会累。

“一边看店,一边又要忙代理的业务。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兴奋过后,又回到了实际问题。邓启先以咨询的口气问文英。

“应该可以,刚才老板娘教我数据库的时候,我留意到业务并不是每天都那么忙,有淡季、旺季。若是这样的工作量,你给我两千多一个月,真是亏死了。我也不好意思领。”文英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真是个用心而又有主见的女人。邓启先和茵茵心里暗赞。

“那好吧,明天我就去找店面。就在仓库的附近找吧,这样你也不用跑那么远。”邓启先对文英说。

“好的,你也不用加工资了。等我把深市那边的房退了,就过来。”

茵茵开始喜欢上眼前的这位美女了。事事想在前头,难得的是,还很善良。

“以后大家就近了,有空可以到我家里来玩。顺便蹭蹭饭,也很方便。”茵茵边说边笑,说明她已经把文英当自家人看待。

“嗯嗯,好的。”文英走上汽车的踏板,向他们挥挥手,说:“我先回去了。”

挥手送别文英,茵茵目送汽车消失在远处的车流中,才对邓启先说:“你这朋友真机灵。”

“当然了,能当老板的,差不了哪里去。若不是她读书少,保不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回到家里,茵茵第一时间把要开专卖店的想法告诉两老。林父首先是心疼女儿,说:“阿女,依家你都搞唔掂,做乜又乱多一样嘢啊!”

“阿爸,不是让茵茵做,代理的工作都让人来做了。茵茵现在除了上班,其他事情都放下先。”邓启先忙解释道。

“那就好,钱够用就好,身体最重要。”岳母如释重负,笑着对茵茵说。

“那你们打算怎么做?”岳父放下手里的报纸,想听听女婿的计划。

“我们也是误打误撞,临时起意的。原本是想找个人做代理,减轻茵茵的负担。后来,我们请的那位朋友说可以帮我们看店,所以就有了开店的想法。”

岳父点点头,说:“现在家电的生意不错,我有个朋友的儿子也是卖家电,听说发展得很好。只是……”岳父看着邓启先问:“你的这位朋友信得过吗?”

“应该可以,我看她也是个实诚的人。何况我们帮助她,她出于感激才提出的。”茵茵接话说。

“哦?有这样的事!”岳母的好奇心上来了。于是,茵茵又把文英的遭遇说了一遍。大家又是一阵唏嘘。

“我的兄弟小东北,以前是直率善良的人,不知为何会变成这样!”邓启先一阵叹息。

“外面的世界花花绿绿,诱惑太多了。”岳母一锤定音。

家人们都支持开店,邓启先便没有后顾之忧。先是安顿好文英,然后就在附近找合适的店面。粤州的铺租贵,也不打算租太大,等以后资金充足再扩展也不迟。

在附近转了一圈,找到了几个门面。筛选后,还剩两个。一个面积小点,但地段好,铺租高;另一个是位置差点,但胜在便宜,面积也大。和文英茵茵她们商量,最后决定先地段好的那一间。铺位选好,剩下的就是办证了。走程序的事情不能急,只能一步步来。

忙了几天,开店的事情已经办得七七八八。终于有空坐下陪茵茵聊天。晚饭过后,小两口去逛公园。粤州的公园都比较有年代感,树木茂盛高大,和外面的车水马龙相比,这里相对安静很多。有意思的是,来公园玩的,大多数是老人。像邓启先这种年轻人少之又少。

邓启先拉着茵茵的手,说:“代理现在有文英做了。你什么时候辞职呢?”

“我辞职,你哥会不会骂你?”

“关我哥什么事呢?”

“前段时间去探你哥,还对你不能留在事业单位耿耿于怀。我再辞职,岂不是又逆他的意!”

邓启先心里一震,说:“你想得真细。可是,我又不想看到你那么辛苦。况且,两地分居,真的很难!”

茵茵叹了口气,说:“见步行步吧。如果你的公司真能越做越大,再辞职也不迟。”

生活不是游戏,输了可以重来。人的一生,跌倒了,爬起来的机会并不多。茵茵的谨慎,也提醒了邓启先。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