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修订版)
- 沈迦编撰
- 1021字
- 2025-03-30 21:07:23
【第二封】 一九二七年七月廿九日 夏承焘致谢玉岑

署款:七月朔
用笺:红格八行笺,五页




释文:
玉岑词宗:
顷得还云,循诵不厌。知振教多娱,文游自赏,视仆仆如弟,益不胜索居之讼矣。
小诗逾量奖饰,益增颜汗。从朱、吴[11]诸词人游,韵辞雅绪,佳什想多。弟客甬数月,亦颇于此得佳兴。曾抉弃格律,成漫词数十首。顷诵钱先生《摘(谪)星说诗》[12]论词诸节,为之击节。风华侧媚之辞,不欲呈教钱先生,兹另纸数章,乞阁下平定。如不讥为非驴非马,谬赐和作,尤为盼祷。
论词大作,如已夺稿,当不靳示我。
浙东词人遗集,在秦时曾摭拾得十余种,南归未及携取,兵乱以后,想尽散佚矣。孟楚别后未通一札。曼青闻在沪某美术学校执教,前曾与钱先生书牍往复,确否?闻其学陶诗甚孟晋也。王亦文[13]新长第九中学[14],来数函电招致。舍下嫌严州僻左,颇不愿就。东野云龙[15]之咏,远承拳拳,心感何似!苏生[16]被逮,尚在杭狱。过甬时弟曾为一书营救,卒不得当,顷犹未定能否生还。蔡生家境尤惨,在甬闻讯为之累唏。
冷生[17]、琴隐[18]杜户不出,纯白[19]在省防军,仲骞[20]尚在十中,膏豚之性,至今未改。符丈[21]通讯可寄府城隍巷。日前过弟家久谈,见钱先生及阁下二书,极致倾倒,隔日送一诗来,兹写出附上。如有兴作报章,可由弟处转致,极望先睹为快也。能乞钱先生一集为赠尤妙。诗集谓以境窘不能付镌,数年来所作,在弟处者逾百首,冗中不及录示。
得钱先生大著五本,如获瑰宝。前日闺人属弟教《后女》一首,甚受感动,掩卷叹曰:“钱先生真通人也!”[22]请告钱先生,以博一粲。
小极初愈。即颂俪安,不次。
弟夏承焘顿首 七月朔
附笑拈丈诗:
昨在尊斋承示钱谢二君函赋柬。
战国诗亡久,何来大雅流。
尺书今雨至,高论古人求。
反覆看天地,文章走马牛。
坐间席未暖,片晷足千秋。
十四年夏五自关中归,符笑拈丈过访不值,柬谢。
闯户儿童争动色,门巷报有高轩辙。
五剧车声去若雷,双刺插门皎如雪。
先生七十老寓公,目营四海拟王通。
一官啸傲百僚底,曹刘诗国云龙从。
雍梁杯酒何时醒,长安开在莲花顶。
逢公归来梦华岳,稜稜天外三峰挺。
山水永嘉足咏歌,可能双屐日相过。
镜中事业倘来有,何妨暂照醉颜酡。
今按:
此信写于一九二七年。落款“七月朔”,应为一九二七年阴历七月初一,即一九二七年七月廿九日。
信中提到钱名山。夏承焘是经谢玉岑介绍得识钱名山,并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初次通信。
最后一页为符璋之诗。夏承焘于一九二五年夏初识符先生,据《夏承焘教授学术活动年表》:“一九二五年九月,作《初归自关中笑拈丈过访不值柬此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