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条公链搞定一切”的思维分道扬镳

2018年,众多公链项目沿着以太坊开辟的“世界计算机”方向,聚焦于单条区块链的交易吞吐量和性能的提升进行各种探索设计。一时之间,各种“公链”层出不穷,人人试图为全世界修建一条大而全的“公路”来解决各种“交通运输”问题,即使是各种链上分片、链下用侧链/子链/状态通道等扩容技术的方案,也仍然按照这一思维做文章。结果区块链的性能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却诞生越来越多技术架构各异、互不连通的公链,让开发者疲于奔命。

作为专注于去中心化应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DApp)开发部署的区块链时代的“云”平台,ArcBlock的设计初衷是从应用开发角度出发,帮助开发者不但摆脱访问调用不同区块链的麻烦和负担,而且尽可能降低应用被底层公链锁定的风险。 2018年7月上线的开放链访问协议(Open Chain Access Protocol,OCAP)即为DApp访问比特币、以太坊等底层公链提供了统一易用的中间抽象层,使其在加强区块链互操作性的道路上“吾道不孤”:终结越来越多的公链/许可链之间呈现的割据局面,在一座座价值孤岛之间搭建起价值互通的桥梁,使链与链之间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发送交易,从而形成整个区块链的价值互联网。

如果说以太坊公链设计好比全世界只修一条公路,那么ArcBlock等提出的“织链为网”的全新思路则是编织区块链的交通网络,让各种车辆各行其道,既需要免费的公路,也需要收费的高速公路和私家车道。最重要的是,交通网络必须有一个综合平台来协调指挥,才能有效利用路网资源发挥最好的综合性能。

除ArcBlock之外,Polkadot以及在企业联盟链领域耕耘已久的Hyperledger Farbric,都是在这个方向上探索前行。可以说,关于区块链的未来方向,最终可能形成分道扬镳的两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