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
- 中国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 1153字
- 2025-04-05 06:05:26
脱出常规 周密部署
解放上海这个仗怎么打,这是当时大家都关心的大问题。还在渡江之前,前委就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其中关于夺取上海问题,明确规定既要防止敌人逃跑,又要尽力歼敌于上海外围,以保存上海,减少人民的伤亡和避免遭到破坏。在军事上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陈老总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前委于5月上旬作出了具体部署。
5月12日,我第9、第10兵团以一部分主力的10多万大军向上海外围攻击前进,我们奉命进入泗泾地区待命。当时,不少同志耽心,上海外围,敌有四千多个钢筋水泥永备型工事为骨干的数十里防御纵深,仗很难打。陈毅同志却说:“这是帮我们准备的诱饵,敌人这些防御工事帮了我们的忙啊。他们自恃有了这些本钱,我们才可能把他们像钓鱼一样,钓到外围来歼灭掉,以保存上海的完好。”
陈毅同志辩证地分析客观情况,脱出常规的战略战术思想,给各级指挥员很大的启发。在部署兵力和选择主攻方向这些重大问题上,都有很多创造。过去打仗,常常是选择敌之弱点突破,而现在,我们则在各个方向上,都把主攻矛头指向敌人的嫡系,指向敌之强点。这样,我们就抓住了敌人,想在哪里吃掉它就在哪里开刀;同时,也利用了敌人内部互相倾轧的矛盾,使敌人的强点很快就转化为弱点,并为尔后分化敌人,争取一部分敌人放下武器创造了条件。陈老总用兵的这种气魄和雄才,至今还传为美谈,值得学习。
我兄弟部队向外围敌总攻打响后,我们军准备紧接着从莘庄镇、七宝镇至北新泾镇一线向敌发起猛攻。有的同志认为这一带,敌钢筋水泥碉堡密布,构成了永久性的防御纵深体系,又有汤恩伯的重兵防守,很难突破。按照陈毅同志的指示,我告诉大家:敌人内部处于惊慌失措的境遇中。在务必尽多地歼敌于外围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揪住汤恩伯的嫡系打,更有利于分化敌人,敌人的所谓强点必转化为弱点。我们下定决心从这一线劈进去。陈毅高兴地鼓励我们:“这个突击方向选得好,抓得住敌人。”他又提醒我们说:“你们27军过去仗打得不错,这次一定要打好。打上海很光荣,也很艰巨,你们要多费点脑子,要好好研究新情况。”这些指示,使我们开阔了胸怀,受到振奋、鼓舞。在兵团首长的直接指挥下,我们军投入战斗后,向敌人展开了逐堡、逐段的争夺战。在七堡镇至虹桥一带,为了全歼顽抗之敌,我们采取了正面强攻结合穿插分割的战术;进至虹桥、龙华一线,对国民党的6个交警总队则采取连续强攻的手段,将他们全部歼灭。
从12日我全线总攻外围起,敌人或被迫按我意图调动,就范被歼;或被钉在防御阵地里,被我一口口地吃掉。10天的外围激战,完全证明了陈毅的判断十分正确。敌人凭借“陆海空三军优势,固守外围”的迷梦破灭了,我军达到了歼敌于外围而又逼进市中心的第一阶段战役目的,迫使敌人集中残兵于吴淞口两侧地区,为我军攻取市区,完整解放上海造成有利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