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浦东

我指挥的第30军当时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驻扎在太湖南岸南浔镇西南的双林镇。5月9日,我和政委李干辉去第9兵团司令部开会,听取有关上海战役的作战部署。我第30军的任务是作为攻打浦东之敌的第一梯队,直取川沙、白龙港之线,然后,协同由黄浦江西面进攻的第10兵团,钳击吴淞口,对上海市区守敌形成合围之势,以求全歼上海守敌。会上,司令员宋时轮对我说:“浦东作战的第一战就由你军来打。此次作战,30军为兵团先锋军,首要目标是拿下川沙、白龙港,以截断敌人往海上的退路。”我立即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军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5月10日,我和李政委返回军部驻地后,随即召开了有师长、政委参加的军党委常委紧急扩大会议。在会上,我一边指着身后的大幅军事作战挂图,一边向大家分析我军在浦东作战的重要意义。我说:“浦东位于上海以东,与市区一江之隔。它西临黄浦江,东濒大海,北接长江口,最北端的三岔港与吴淞口隔江相对,为上海的水上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上海市区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上海守敌从海上逃走的必经之地。浦东的地形南宽北窄,为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带,它的东面临海,纵横交错的河川水位受海潮影响,时涨时落,利守不利攻。仅有的几条公路受制于敌人海上兵舰、吴淞岸炮的炮击和天上飞机的轰炸,这为我们部队的快速行动和重武器的展开增加了不少困难。因此,我们30军应首先拿下川沙、白龙港,这不仅封住了敌人的海上逃路,而且也是我们在浦东作战的第一仗!”我们应不迟于5月16日攻占川沙、白龙港,这个任务是紧迫而又艰巨的。大家一致认为,我军从4月20日南渡长江以来,连续行军作战,没有很好休整,但这次上海战役我军担负的作战任务重大,应不顾一切疲劳坚决完成野司和兵团所给予的作战任务。经过讨论,我决定由第88、第89师为军第一梯队,于5月11日凌晨4时,从双林一带出发,向浙江省濮院、蚂蟥塘一线前迸。

5月11日凌晨,第30军将士起床打点行装,按时出发。我们这些军领导都几乎一夜未眠,只是打了个盹儿,就忙着检查部队行军作战的准备情况。不久队伍正式起程,全军指战员的铁脚板一步一步向前挺进。临近中午时分,全副武装的指战员一下子走出40余里。

此时正是江南梅雨季节,一连几天,雨下个不停,海边气候变化又大,风雨时缓时急。雨后的道路经过兵车的碾压和无数行军队伍的踩踏后,更是泥泞难行。入夜以后,乌云压顶,天昏地暗,狂风席卷着海浪,部队只能在风雨、泥泞、黑暗中摸索着前行。但军情如火,军令如山,第30军广大指战员克服疲劳,克服饥饿,冒着江南连绵的春雨,踩着泥泞的道路,不停地前进。

我随第88师的先头部队沿海堤上的公路行进。开始还可以坐车,再往前走遇见断桥和无船的渡口,就只好改为骑马。但马又过不了独木桥,只好弃马步行。那时候,我才32岁,身体好,长征以来也都是在行军作战中渡过的,戎马关山,何惧艰苦!也就能和年轻的战士们一样在风雨中夜行。部队的干部战士见我和他们一起步行,很是振奋,从我的行动中明白任务的紧急,也就不顾疲劳,你追我赶,相互督促扶持,奋力前进。有的滑倒了,一声不吭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赶。部队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边赶路边吃干粮,每个人都不顾疲劳困苦,只想着怎么能快速到达指定地点,消灭敌人!

至5月14日夜,第30军经过4天4夜的长途奔袭,行军420多里,全部抵达川沙县城以南30里处的大团村一线预定地域,为攻占川沙城的作战行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