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215.再赴南洲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4400字
- 2022-04-09 06:00:20
南洲远在万里之外,偏又跟京城许多达官贵人之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兵部也是实在顶不住了,这才找到了玉锦兮的头上,劳驾您受累走一趟?
李相说的十分客气,甚至连差旅费都说出来了。
玉锦兮哭笑不得地接过了两千两银子的银票,李相非得给她,说这不是她的正经差事,不好白使唤她。
玉锦兮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了去南洲走一遭,重阳过后便启程。
李相自然没有意见,人家答应跑一趟就很给面子了,不好再限定时间。于是过了重阳,玉锦兮又出发了。
和她一起离开的,还有玉鑫多父子和俩下人。玉鑫多在京城住了几天,看着自家大儿子忙得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心疼坏了,说什么也不住了,说就连嫁妆也大可以去铜庆或者赣地采买,可不能再让他来回跑了。
“家里人帮不上你忙也就算了,还要给你添许多麻烦。十一和十二是你祖父开口的没法子,好歹就在京城里住着了,也不必你再带着他们跑来跑去的。你姐姐的事情,爹我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了,你忙你的差事去吧,这都瘦成什么样儿了?!”
心疼死他了,这个大儿子怎么忙成这样了呢?
玉锦兮接受了他的好意,把巫二泉和岸阔给他打下手,到了赣地之后到底还是留了两千两银票。
玉鑫多推辞道:“我带的有银票,你赶紧收起来。”
玉锦兮摆手道:“我这银票是李相给的,全大月都能用。父亲且收着,留着给姐姐压箱底也好,我这边一忙起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功夫回来呢。”
想想这边量房子的数据还要靠她送到铜庆去,又道:“我从南洲回来之后,会再来一趟,到时候应该也能拿到房子的尺寸了。”
玉鑫多催她走:“这个你且不忙着管,大不了我在赣地买个小院子,直接在这边打了家具就是。”
玉锦兮笑:“倒也行,若买了院子,想着在客栈掌柜的那边给我留个话,免得我来了找不到人。”
玉鑫多:“那是自然。你可小心些,差事最重要,家里的事儿有我呢。”
玉锦诚也表明态度:“大哥尽管放心,咱们家人多,这事儿不难办。”
玉锦兮放心地走了,南洲那边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她呢。
大月的船队抵达南洲已有一月,如今正是南洲的春季。不过玉锦兮为大月船队选择的这个落脚点气候十分温和,虽说是春季,可要比大月的春季热多了。
郭明生见了她就抱怨:“牧哲兄,这是个什么破地方,冬天没雪不说,春天跟夏天也没啥区别。”
玉锦兮笑:“这一块还算好的,再往西边走走,全是大沙漠,你要不要去见识一下?”
那肯定不去,郭明生拉着她就走:“给你看看我们的成果,这一个多月我们可没闲着,都开出好多地方来了,连麦子都种上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
玉锦兮赞道:“你们效率倒是高,就没歇着吧?”
郭明生得意地道:那是自然。我们都是开过军田的,把隔火带挖出来,里头点上火就得,等火灭了,现成的肥料,翻翻地就成。这地方土壤肥沃着呢,好翻得很。”
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道:“我们先收拾了自家的那几块地,别人家的暂时先放放,不着急。”
玉锦兮被他的小算盘逗笑了,提醒他:“提起火来,我仿佛记得这地方春夏相交的时候容易燃山火,你们且小心些。那些隔火带可别种庄稼,多挖几条最好。”
郭明生:“好嘞,听你的。”
隔火带好弄,只要把上面的草弄干净就成,还可以当路走。多弄几条路而已,容易。
玉锦兮建议:“也别只弄路,挖几条水渠,利于灌溉。”
在农业上,玉锦兮才是行家。郭明生一路走一路学,倒是学到手不少以前没听过的知识。
李海宝将大军分成了好几部分,手下的几个将领各领一军去开荒种地。谁都不傻,先把自家的地处理好了,再去弄亲戚的。弄完了亲戚的,还有朋友的。弄完了朋友的,还有一些不得不给几分面子的高官的。都是人精,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郭明生还特别遗憾地说玉锦兮非不让人动她的那几块地,否则定会在第一时间给她开出来。
玉锦兮依旧坚持自己的要求,她选的那几块地都临着大海,甚至延伸到了海内,把现代社会著名的某珊瑚礁也囊括在内。她清楚地记着前世那个恶心的政府在此珊瑚礁保护上的不作为,如今虽然再由那个民族统治这块大陆的可能性很低了,她也不想冒险。
玉锦兮得到了李海宝热烈的欢迎,在这蛮荒之地待了一个多月,吃喝都是从大月带来的那些粮食干肉,他早就馋了。
“怪我,怪我。”玉锦兮道歉,“忘记跟你们说,什么动物可以吃了。”
南洲这片大陆上的野生动物跟大月的大不相同,他们不敢冒然下手,谁知道哪种能欺负哪种不能?
郭明生幸灾乐祸地道:“前些日子,右军那边出了个茬子,放火的时候不小心烧了几个鸟窝。我的娘啊,那鸟也不知道怎么长的那么高大,跑得跟马似的飞快,逮着那些兵士一通的啄啊,可把他们给啄惨了。”
玉锦兮想了想:“那应该是鸸鹋。脾气其实挺好的,只要人不招惹它,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想来是它窝里有蛋,这才急眼的。”
郭明生笑得不行:“可不就是有蛋么?都烧熟了,那些人被欺负狠了,也不管能吃不能吃,就这么给吃了。应该没毒,那几个都还活蹦乱跳呢。”
玉锦兮:“的确能吃,一个顶好几个鸡蛋呢。就是成鸟跑得太快,护蛋又比较凶,你可别想着偷人家的蛋吃。”
一看郭明生的眼神就知道这家伙在这儿憋闷坏了,这是想着法儿找乐子呢。
“袋鼠能吃么?”郭明生问。
“袋鼠的肉也能吃,不过那家伙更凶,你可小心些。”玉锦兮道,反正这时候的袋鼠鸸鹋有的是,大军用的也是弓箭这样的冷武器,不会对它们产生灭绝性的影响。
郭明生对袋鼠的印象十分深刻,摸着下巴想招儿,是得小心些,那玩意儿跑得特别快不说,还会打架,厉害着呢。
李海宝对打猎不感兴趣,仔细询问了如今朝堂上的大事,听说兵部扛不住众多勋贵的相请而派玉锦兮来打探消息之后哈哈大笑。
“牧哲走的时候,带上一两个人回去述职,也免得你来回奔波,还要应付那些人。”
玉锦兮点头:“是个好主意,这地方不错,以后我是要常来的。大家轮流着回去,也可解思乡之苦。”
眼神往郭明生那边瞟了瞟,李海宝心知肚明地笑了。要说在这儿的人谁最想家,自然是非郭明生莫属。
郭明生已经出离兴奋了,他闺女如今都两个多月了啊,肯定比刚生下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玉锦兮的确带来了郭家给他的不少东西,不但有他的,还有其他不少人的。知道她要来南洲,但凡能跟郭家说上话的,都想方设法地请郭家递了消息,请她给家里人带些东西来。
李海宝便派了兵士出去,把四散的将领们叫了过来分东西。
雷宏钟便是其中一员,他三弟雷宏峰和郭明生是打小就有的交情,就是跟玉锦兮关系也不错,自然是大包小包带了许多。
好家伙,拉了整整两车才拉完,可见真是没拿玉锦兮当外人。
李海宝便宣布了以后大家要轮流回去述职的消息,几个将领都很高兴,谁不思念家中亲人啊?
李海宝很大度地把第一次的机会让给了手下,反正他孤家寡人一个,回去也是为了差事,回不回的都无所谓。
大家都很知机地把头一个名额给了郭明生,都知道他家夫人还没临盆他就出发了,至于半截回去的事情,除了李海宝和他几个心腹之外,没人知道。
郭明生抱拳团团谢过同僚,很仗义地说自己给他们带信回去。
玉锦兮借机问了开荒的事情,把自己的意见也说了说。众人虽然在这里已经有一个月,可不管对于农业生产还是对这片大陆的了解,还真不如她。
玉锦兮给他们画了超大版的地图,不但标注了各地情况,还特别说明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地区适合何种农作物的种植。
众人这才知道,他们选择的这一块区域,是整块大陆最适合农业耕种的地区,不由对玉锦兮感激涕零起来。
等玉锦兮把如何开垦水渠、如何防止森林山火、如何辨识桉树和佛塔树等一一讲述之后,众人对玉锦兮的感觉又增加了钦佩有加。
等她再拿出小麦、玉米、蔬菜等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并如数家珍一般将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娓娓道来之后,众人只能五体投地了。
李海宝叹道:“原先听说牧哲精通稼穑,以为在蕃育署所为便是了,谁知竟是九牛一毛。”
玉锦兮谦虚道:“不过是术业有专攻而已,李兄过奖。”
郭明生大咧咧地道:“可你专攻的也太多了些,来,说说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别说那个啊!”
两位好友默契地对视一笑,玉锦兮板着脸道:“嗯,我不会生孩子。”
哄堂大笑,这个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
玉锦兮来了一趟南洲,开了两天的农业技术讲座,等大家心满意足地离开之后,玉锦兮带着郭明生和另外一个叫侯力铭的武官一起回京。
当然,还带着许多武官托他们带回去的家书,甚至还有几个鸸鹋蛋,也不知道是谁塞给郭明生的。
郭明生想了想:“这个啊,是雷二哥给的,还说要问问你的意见能不能带呢。”
玉锦兮问:“你觉得这么大的蛋,谁家的鸡能孵出来?”
郭明生傻眼,可不嘛,就连大鹅也孵不出来啊,这玩意儿太大了。
“那怎么办?”
玉锦兮扬扬下巴:“去问问雷二哥,这东西是不是拿去炒了吃的?”
郭明生就真的跑去问了,被雷宏钟笑话了回来:“自然是炒了吃的,这么大的蛋,什么鸡能孵出来?”
哼,都欺负他一个!
郭明生气呼呼的带了人出去,到底还是掏了几个鸸鹋蛋回来,他也要带回去,炒熟了给一家子加餐!
玉锦兮看他跟个小孩子似的赌气,笑道:“不带点儿袋鼠肉回去?”
郭明生遗憾地摇头,那玩意儿跑得太快,警觉性还挺高,他就一直没能射中过。
玉锦兮等把该收的东西都收了,李海宝又仔细嘱咐了二人如何面陈陛下,这才带着两位回京。
这一趟没白来,不但抽空捕了许多当地的海鲜,还给许多白蝶贝看了病。还是这里的珍珠质量好啊,随便拿一颗出来就是一厘米以上的大珍珠,她还弄到十几颗两厘米的呢。光晕也好,带着彩色的银光,还有金色的。
玉锦兮是打算再开一个奢侈品铺子的,一粒珍珠随意做件首饰,拿出去便会成为那些贵妇们的心头好。
她满意地审视着自己这一趟的收获,珍珠还要等一阵子才能成为商品,不过那几条七八百斤的蓝鳍金枪鱼,却是可以直接摆上玉萃斋的柜台了。
嗯,还有这种红石斑,个头虽然不大,可对女子来说却是美颜的上品,尤其适合产后的妇人食用。若不是以前儿媳妇生孩子的时候北北在网上查到的,她都不知道。
她决定了,就为了这些南洲特产,她也得常来常往不可。
满载而归的玉锦兮把郭明生和侯力铭带到京城就不管了,蓝鳍金枪鱼可是个稀罕东西,玉萃斋以前没卖过,京城人自然也就没吃过。她得教会客路和青山,如何现场示范给客人们食用。
其实这玩意儿吧,生吃就行,而且只能生吃。真要是做熟了,那就不是个味儿了。
玉锦兮亲自操刀,在玉萃斋光亮可鉴的柜台上,把一条近丈长的蓝鳍金枪鱼熟练地割开。
正是玉萃斋每日生意最好的时候,这条大鱼一露面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等玉锦兮把割下来的粉红色肉块逐一摆放在早备好的冰块上时,顿时所有人都走不动道了。
玉锦兮将其中一块切成薄片装在盘子里,旁边摆了蘸料请大家品尝,还特意说明此鱼脍最好直接入口。
有好吃鱼脍的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片入口,顿时眼睛就亮了,直接大喊:“这一块我要了!”
他指的是桌案上最大的一块。
玉锦兮笑道:“莫急,莫急,不同部位滋味不同,您刚才尝的可是最差的。”
居然还有更美味的?那人急忙道:“那我要最好的。”
玉锦兮笑眯眯:“您还是先看看价格表再说吧。”
开玩笑,在现代社会能拍卖到几万块一斤的蓝鳍金枪鱼,她能卖便宜了么?就算是达不到几万块一斤的地步,几千块钱也是必须的啊!
短短半日,玉萃斋推出十两银子一斤的顶级鱼脍的消息,就席卷了整个京城的勋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