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235.破釜沉舟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4084字
- 2022-04-29 06:00:10
卜天志想的更多一些,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国师特意为难他的。
玻璃合格不合格,谁说了算?有这么一个条件摆在明面上,到时候人家只要轻飘飘地说一句不合格,就算是他们卜家造出的玻璃最好,也没有人会说半个字。
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同为竞争对手的那四家是绝对不可能为他说话的,人家巴不得自己被淘汰出去,从此少了一个劲敌。卜家在琉璃制作上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晋地多石炭,和木炭相比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温的火焰,因此烧出的琉璃颜色更艳丽也更通透,一向是琉璃供应的有力竞争者。
虽说鲁地的唐家和京城的刘李两家采用的也是石炭,可他们的石炭质量哪里比得上晋地的?!更别说长安的裴家了,那家才开始烧几年啊?他们家最擅长的是陶器,跟琉璃完全是两个路数。
可就是因为自己当年轻狂,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竟在此处遭了报应。
卜天志真想回到八年前,给自视甚高的自己一个耳光,叫你看不起人,叫你高高在上,叫你有眼不识泰山!
可世间哪有后悔药可卖?就算是把肠子悔青了,如今这苦果也不得不自己吃。
他听到了一个声音在说话,哦,是裴家的少东家。
“敢问大人,不知这玻璃合格与否,是怎么说的?”
是了,他家在这一方面并不占优势,也是有些担忧的。
他不由睁开了眼睛,对啊,还有个垫背的呢。
玉锦兮的手在桌上拂过,桌面上出现了一摞四四方方的玻璃。
杂物局大使在她的示意下,将玻璃分发了下去,把剩下的那一块给了郭明兴。
玉锦兮道:“这便是合格的玻璃了。玻璃易碎,切割不易,需要用专门的工具刀方可。”
又拿出一块大些的来,拿了一柄长柄小刀出来,将那玻璃割开了,看得众人直心疼,玻璃越大越值钱啊!
玉锦兮拇指飞速捻过其余四指,手里出现了四柄同样的小刀:“有意者,便来领一把刀去。给你们提个醒,这种刀大月目前没有,是我为了这次竞标特意制的。可要小心保存好了,若是丢了,你就是能生产出再多的玻璃来,怕也只能望银生叹了。”
郭明兴好奇地把那小刀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尤其是那刀锋,看得格外仔细:“这刀锋倒是甚利。”
玉锦兮笑道:“此物是世上最坚硬之物,但凡我们目之所及,没有它切不开的东西。大哥若是有兴致,拿把刀来试试。”
如今的刀具并没有后世的不锈钢技术,她精挑细选的钻石制成的小刀,自然毫无问题。
刀一时半会儿的不好找,郭明兴随手在桌子上划了一刀,不出意外地得到了一道深深的刻痕。
“这么锋利?!”郭明兴感叹,再次细细端详起来,“看着也不起眼啊,就这么小小的一点儿,跟个米粒儿似的。”
玉锦兮怂恿他:“大哥都试试。”
于是桌面上又多了四道整齐的刻痕。
郭明兴简直爱不释手,这玩意儿太有意思了,玉锦兮见他实在喜欢,笑道:“若是有剩下的,大哥拿去玩儿便是,可千万别让孩子们拿到,手指头都能切下来的。”
郭明兴连连点头:“正是,这东西太锋利了!”
当权者可以把利器当玩具,几家参与竞标的人却不可以。大家看着那刀十分眼红,有了这东西,就连家里的琉璃啊、瓷器啊也不怕有些毛刺了吧?
裴家少东家便小心翼翼地问:“不知若是玻璃不达标,这刀……”
玉锦兮:“自然是要收回来的。”
想白要她的刀?想得美!天然钻石是那么好碰上的吗?这是她在天竺钻了好几天的矿洞才找到的,要不是人家的钻石是皇室专享,她早就拿钱买了。
不过呢,收获也很大就是了。除了用来做玻璃刀的这几粒之外,她还找到了一些大颗粒的,准备等以后有时间了,慢慢地打磨出来做首饰。
裴家少东家很是遗憾地叹了口气,少年人对利器有着天生的酷爱,这东西太好了,也不知道卖不卖。
咦?
他又开了口:“不知玉珍楼卖不卖这刀?”
好几个人都被他逗笑了,玉锦兮笑:“你消息倒是灵通。这刀,玉珍楼也是不卖的。除非是你造玻璃,这才便宜些卖给你,只收你五百两银子。不过若是造的玻璃不达标,这刀我可是要收回来的,银子还你。”
裴家少东家便犹豫了起来,要不要为了这刀就应下了呢?可是皇商资格涉及家族前途,他可不敢拿来赌。
玉锦兮挑明了道:“大家也不必现在就下结论,这样,我给大家一天时间。各位把这册子拿回家跟老师傅们商量商量,看看老师傅们的意见。哦,玻璃也拿回去,不管成不成,都送与各位了。”
站起身来,漫不经心地继续道:“玻璃这东西吧,拿来镶窗户是最不赚钱的了。要是制成镜子,还能多赚些。再制成老花镜,那就更能赚些。若是摊上有本事的师傅,造个玻璃盘子玻璃碗什么的,也行。”
一边说一边在手里展示,展示完了就收起来,众人见她手里就像开了花一般,一会儿是面菱花镜,一会儿是个稀奇古怪的带腿儿的镜子,一会儿是晶莹剔透的各式餐具,一时之间眼花缭乱,不知不觉便沉醉进去。
然后就见国师把桌子上的宝刀弄没,只留下郭大人手里那柄,说是给郭大人拿着玩儿的。
玉锦兮对郭明兴道:“大哥,我要说的就这些。您还有事儿吩咐不?若是无事,我去趟勃海。玉珍楼的鲍鱼快没了,这时候的鲍鱼开始肥美啦。”
郭明兴:“我倒是无事了,你能赶回来接孩子吗?”
玉锦兮掏出怀表来看看:“能,没问题。大哥我走啦!”
郭明兴点点头,玉锦兮就没了影子。
饶是知道这位国师大人是有大本事的,五家主事者也不免吃了一惊。
玉锦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发现自从自己完全不掩饰自己的本事之后,信念之力增长得可快了。
还是古代社会好啊,要想让人家相信这是神仙手段太容易了。要是搁在现代,早就有一堆营销号开始从光线啊视角啊道具啊等各方面进行科学解释了。
勃海不远,等她采集够了鲍鱼回来接孩子,珍姐儿和小五还没放学呢。
也没多长时间了,她便在家学后面的小花园里等,这是孩子们散学之后的必经之路,也是她偶尔早来的时候常待的地点,就连郭家的下人们都知道,若是自家主人要找玉大人,这个地方是可以碰碰运气的。
她今天就被一个碰运气的人给抓到了。
十三小姐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福礼:“见过玉叔父。”
玉锦兮:“十三啊,你这是回娘家了?”
十三小姐:“是,也是特地来寻叔父的。”知道她的脾气,便直接说了来意。
“哦?坐下说。”玉锦兮指了指石桌对面的凳子道,见她有些犹豫,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千金小姐们好像十分注重养生,便随手拿出一个锦垫来递给随侍的婆子,“给你家小姐垫上。”
十三小姐谢了座,咬咬牙,破釜沉舟地道:“今日厚颜来求叔父,是因为,因为家里的事情。”
玉锦兮见她一张脸涨得通红,就知道这事儿对她来说实在是难以张口,不忍见她如此尴尬,便问:“你夫家的事儿?”
十三小姐感激地道:“正是。”
出了嫁的女儿为了夫家的事情,来求娘家的世交叔父,的确是件很伤自尊的事情。
玉锦兮知道她嫁了个岁数颇大的鳏夫,想来在夫家的日子也有些艰难,自己能帮忙的自然不会推搪,便直接道:“我恍惚了,你那夫家姓什么来着?”她压根儿就没关注。
十三通红着脸道:“姓李,老家是京城西南山脚下的。老家也有些田地,亦有些生意。”
声音越来越小,真是窘迫极了。
玉锦兮知道这个时代内宅女子的说话风格,仔细思量了一番,猜出一个可能性来:“姓李?莫非是造琉璃的那个李家?”
十三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小声回道:“正是。”
玉锦兮点点头:“懂了,那个李家跟你相公同族?”
十三低声回道:“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弟。”
血缘就已经很近了。玉锦兮看了看怀表,一股怒气突然涌上心头。
“这是从工部出来立刻就到你家去了吧?你婆婆让你来的,还是你相公让你来的?来了多久了?”
十三的眼圈儿红了,脸红得几乎要滴下血来。旁边站着的婆子看了看她,不屑地撇撇嘴,直接开口道:“是我家老夫人请太太走一趟的,好车好马的,好几人跟着的。也没来了多久。”
玉锦兮看都不看她,直接对十三道:“十三,你跟叔父说实话,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若是不好,就在娘家待几天,让你相公把你接回去。”
那婆子却十分没有眼力,大声道:“哪有这样的?我家老爷堂堂的吏部侍郎,可不能有这般不讲规矩的太太。”
十三的脸突然变得十分苍白,让玉锦兮看了十分不忍,不由在心里大骂十三那对卖女求荣的父母。怪不得这样的人家还把十三嫁了过去,吏部侍郎掌管的可是官员的升迁大事!
她皱着眉头问:“你嫁过去也有些日子了,你相公还没给你请封?”
女子的身份取决于丈夫的身份,一个三品官员的妻子,是可以请封为诰命夫人的。这婆子嘴里一直喊的是太太,那就说明十三一直没有被丈夫请封为诰命夫人。
十三眼睛里的泪直直地垂落下来:“婆婆说我是续弦……”
懂了,玉锦兮闭眼长叹,又问了一句:“你爹怎么说?”
十三声音颤抖:“爹让我好好侍奉婆母,伺候相公,照顾儿女……”
玉锦兮伸手打断了她:“你这孩子,性子也太软了些。”
那婆子还要说些什么,见势头有些不妙,便及时住了嘴。
玉锦兮看看表:“一会儿珍姐儿就该散学了,她一直惦记你。既然碰上了,便也见见。至于李家的生意嘛,派个会说话的人回去说一声,让你家相公去思诚坊接你。你爹不给你做主,叔父给你做主。”
婆子有些傻眼,这算什么?这算哪门子叔父?一个没有实权的太师,居然也敢在他们李家人面前放肆么?居然还把手伸到他们家后院来了?说句难听的,这俩人之间不会有什么苟且吧?这位看着可十分年轻啊!
她就忍不住说了出来:“玉大人,这不合适吧?哪有出了嫁的妇人,跑到没亲没故的年轻男子家住的?这也太不成体统了些!这要是在我们老家,那是要浸猪笼的!”
十三大惊,玉锦兮却笑了。
“好久没见过这么蠢的人了,有意思。”
直接把人一收就完事儿,好久没把人挂城墙了,甚是怀念啊怀念。
十三慌张地道:“玉叔父,这,这……”
玉锦兮摆手:“放心,不会让你难做的,这事儿你别管,也管不了,只管安安稳稳地在家里住着便是。”
冲着远处的珍姐儿和小五挥了挥手,两个孩子便开开心心地跑了过来,后头还跟着许多。
“爹爹,呀,十三姐姐!十三姐姐你今天是回娘家了么?”
后面一堆孩子七嘴八舌地见礼,玉锦兮在郭家的孩子们中间享有极高的声誉,谁叫她手松呢?
她乐呵呵地给孩子们分发礼物,这一回她带来的是海螺。
“放在耳边听听,能听到海浪的声音。”
孩子们便都好奇地把海螺放在耳朵边听,玉锦兮指着几个放错了的笑:“对着螺口听。”
然后便被孩子们不断发出的惊喜声取悦了,只有郭敬勤那几个大些的,不好意思跟小的们挤,离了几步远就恭恭敬敬地施礼,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玉锦兮干脆就指使起了女婿:“看看洪勇在不在家,要是在家让他过来给我去传个话。”
洪勇以前是郭明兴的长随,后来年纪大了便在外院当了个管事,专管迎来送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