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八):明帝国与倭寇
- (日)三田村泰助
- 580字
- 2025-02-24 05:51:20
乞食僧
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先和汉高祖一样都是沛人,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迁到了金陵(现在的南京)附近的句容。宋代末年朱元璋的祖父又去了安徽北部的泗州,到了他父亲这代才迁居到南边淮水流域的濠州(凤阳),可见他们是流亡过来的。他的父亲死后,别说葬礼了,就连埋葬的墓地也没有,所以这大概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佃农家庭。
朱元璋是四兄弟中的小儿子。十七岁的时候,一场饥荒和疫病袭击淮北,朱家除他之外都死绝了。他走投无路,只好到当地皇觉寺做了小僧。这个寺院呢,有一种说法是始自唐代的名刹,不过实际上应该只是规模一般的普通禅寺(根据皇陵碑上所刻,皇觉寺在孤庄村西南角,规模不大,入门有四大金刚,东进有大雄宝殿,次有禅堂,其左有伽蓝殿)。虽说是僧侣,恐怕只是小沙弥或是杂役工之类的罢了。
然而还不满两个月,他就踏上了流浪的旅途,这是因为寺院里也没有吃的了。然后过了三年,他又再度回到了皇觉寺。其间他大为成长,开拓了见闻。他游历的地方从淮西一直到河南东部——也就是红巾军的根据地。几乎可以肯定,他已经受到了弥勒信仰的影响。
至正十一年红巾军起义的消息传来,翌年定远人郭子兴也起兵占领了濠州。
近距离接触了战乱,二十四岁的青年僧侣朱元璋在寺院的伽蓝中默坐,想以占卜的方式决定一生的命运。避乱隐居是凶,寄居寺院也是凶,而最后主动投身战火改变社会则得出了大吉。天意已定!他当机立断,投身到了郭子兴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