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学派

在中国,自宋代以来,主导天下舆论的就是被称为“士大夫”的知识阶层。他们精通儒学、诗文、书法等广博的知识,而且和日本不一样,他们还指导政治。如果得不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政权不可能长久。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出身,但因为获得了他们的协助,因而得享三百年的悠长寿命。

宋濂像

但清朝唯独对浙江的士大夫感到棘手,三番五次地对其进行打压。浙江人从来就有些不好的名声,比如顽固,比如爱说大话空话。但是这些换个说法,就是信念坚定,而且有理想主义者的气质。著名的王阳明就是如此,明末的黄宗羲也不例外。

元末明初,浙江南部的金华等地聚集了许多避世的优秀学者和士大夫。他们学问上也互有联系,被统称为金华学派。

这个学派传自朱子的高徒兼女婿黄榦,乃是正统的朱子学派。

一代名儒宋濂,就是该学派的著名学者,明代的制度几乎全由他亲手制定。

此外还有一位章溢。此人并不仅仅是学者,还是一位典型的士大夫,曾经组织农民军进行乡土自卫。

另外,此地还出了一位虽然不属于该学派但堪称江南第一的人才,那便是时有“今诸葛孔明”美誉的刘基。他不仅学识深厚,还是占卜的大家。朱元璋能达成帝业,实受惠于刘基的献策。

元代是儒学者怀才不遇的时代,他们的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排在低贱的倡优之下,只比乞丐略高一些。这些浙江的士大夫即使短暂地出仕为官,不久后也都纷纷回乡隐居,原因大概就在此吧。朱元璋能够成功地将他们都招至麾下,也成了他获得全天下支持的要因。

但是,红巾军的部将朱元璋与浙江士大夫是怎么达成合作的呢?

信奉朱子学的金华学派主张尊中华、斥夷狄,因此很自然地就喊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与红巾军的口号完全一致。但是弥勒信仰这种充满迷信的民间信仰与理性的儒学之间有冲突。将他们团结在一起的,恐怕是红巾军的另一面——“复宋”的旗帜。

朱元璋攻占婺州,也就是金华之后,深感此地重要,因而在此设立了中书分省。此衙门的大门外耸立着两面巨大的黄旗,上面写着政权的口号,一面是“山河奄有中华地”,另一面是“日月重开大宋天”。浙江知名学者叶子奇给“宋丞相”朱元璋递呈了自己关于复兴宋之道的意见书,由此可见这一宣传是有效果的。

刘基一家原本是宋的遗臣,还曾经藏匿反元运动人士。他对张士诚、方国珍都骂不绝口,因为实在看不惯他们在政治上的乌烟瘴气。另一方面,他却通过擅长的占卜之术预言朱元璋必会登上帝位。

由此可见,朱元璋所率红巾军的政治主张及其军队的严明纪律,使浙江士大夫也心悦诚服。他直到最后都在守护龙凤朝廷这面旗帜,原因也全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