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八):明帝国与倭寇
- (日)三田村泰助
- 936字
- 2025-02-24 05:51:20
第四章 走向绝对帝制①
大明的国号
中国的国号有各种各样的由来,但是在国号中寄予建国的使命和理想,这种做法则始自元朝。“元”取自《易经》当中的“乾元”,是“天道”的意思,意味着他们得天道而施行政治。而此前,中国的国号大体上都来自以往的国名或是地名。
明朝又如何呢?很明显,“明”并非来自地名和国名。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点至今尚无定说,因此这里只能向大家介绍目前被认为最接近事实的解释。
这是已故的和田清博士和吴晗先生提出的学说(和田清:《明太祖与红巾贼》〔1923年〕,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1940年〕)。这两位东西硕学的研究虽然各有路径,但却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论。他们的意见应该得到重视。
他们认为红巾军的教主名叫大小明王,是出自该派的经典《大小明王出世开元经》,因此大明的国号也源自这部经书。吴晗先生还进一步提出,这部经典其实是摩尼教,也就是中国所称的明教之物。
乍看起来这种说法实在是异想天开,然而其实是有道理的。我们此前说过,摩尼教的教义认为善之光明与恶之黑暗在互相斗争,在这明暗的混沌当中光明将最终获得胜利。而教主就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而现身的人物,因此必须遵循严格的禁欲主义。
可以想见,僧人朱元璋抱着重整世间的大志投身于红巾军,奉戴小明王。小明王去世后,他也继续信守着传播光明的使命而登基做了皇帝,饱含着祈愿将国号定为“大明”。这是在预言恶之黑暗世界,也就是元朝一定会被征服。
朱元璋重整世间的信仰恐怕不会轻易改变。在此前讨伐张士诚的檄文中,他将红巾军定性为邪教,但这是在谴责他们不守戒律的堕落行径。另外,虽然朱元璋深受儒者的影响,但他个人的信仰却是另一个问题。事实上,在糟糠之妻马皇后死后,他不是让他的儿子们都向僧侣布施为她祈求冥福吗?像他那样的英雄人物,全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国号这么要紧,当然不能随随便便地取一个,其中可是包含着对未来的祈愿。辅佐他的儒者刘基之所以深受信任,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其乃占卜大师。
开国英雄大体都有着神秘主义者的一面。中国的明教徒在生活中严格执行“不杀”“不饮”“不荤腥”等戒律,据说破戒的僧侣会被处以吊刑。
朱元璋所提倡的“不杀”主义,以及以朴素、节俭为宗旨的禁欲主义也都是明教的主张。
如果这样解释“大明”,那么他们所推行的各种国策之目的也都能很好地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