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新技术商业化已经成为提升经济内生动力的重中之重,而社会网络理论是当前技术经济学以及创业投资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当前,我国正处于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联合风险投资又极为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新技术商业化活动。故而,从理论和实证上试图填补联合风险投资对新技术商业化作用的相关研究的空白是本书的重点。此外本书也将从优化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等角度提出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建设有益的建议。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联合风险投资在新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关实证研究,这是目前相关研究的空白领域。已有的文献只提出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尚未深入挖掘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化的资金、技术、知识渠道,以及网络中的信息传导效应所形成的知识和价值溢出。本书就联合风险投资的网络位置在技术创新阶段、技术转移阶段和新技术成果商业化阶段,对企业新技术商业化活动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了风险投资知识专业化(多样化)水平等资源因素,以及联合投资、风投退出等情境因素对被投资企业新技术商业化活动的绩效产生的交互作用或权变影响,这是对于前人理论的更进一步推进。

其次,研究视角的创新。有别于现有文献,本书一方面从过程视角出发,分析了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规律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要求。另一方面,从价值视角出发,解析了联合风险投资支持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机理。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新技术商业化的内部过程描述为解决技术、信息、资金等经济资本要素的不确定性的过程,并分别对应于联合风险投资在新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和价值溢出机制。比较系统地从多角度分析了联合风险投资如何帮助被投资企业实现新技术的商业价值增值。本书视角的创新更加丰富了联合风险投资与新技术商业化关系的内涵。

最后,在研究数据上,不同于目前部分文献测度我国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数据范围,本书并没有采用抽样数据构建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因为用抽样方法来衡量整体网络关系是不全面的(袁方,1995)。本书采用了在特定的时间窗内,所有投资于我国境内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事件来建立中国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如此一来,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增加、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但是,实证研究的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和统计结论效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二、不足之处

关于联合风险投资网络对新技术商业化作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未成熟,所以本书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涵义。然而本研究仍然难以避免存在缺憾和不足,在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地补充和改进。

(一)内生性问题

在公司金融研究领域往往会遇到内生性的问题。本书为了尽量避免内生性问题对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造成影响,参照已往文献的方法,在研究中相应地加入了稳健性检验。虽然本书从多个角度尽量规避和检验内生性问题,但是依旧可能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二)研究方法可以更为拓展

在创新网络体系中,主体的合作方式和范围不断扩大,联合风险投资网络的结构、关系等属性也日趋复杂。未来研究可以借助复杂网络理论深入分析网络中风险投资的自组织、联结属性等问题,这有助于探索联合风险投资复杂网络在动态环境中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