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过去的一些事。
时间回溯到几年前,因为一种熟悉的相似感觉再次出现,想起来很多过去的事儿。
比如21年,当时有人介绍小林去某街道做外包的工作,工作内容大概是在社区街道,接到电话,整理资料等。面试官是一位比小林大几岁的女士。
面试的内容很简单,小林街道面试通知前往某小区,然后面试官带着儿子,让儿子在一边的滑滑梯上玩耍,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说一下自己的优缺点等。然后评估。
面试官大姐(因为小林大几岁嘛,称呼大姐也没什么问题),大姐说小林不要太老实了,回答不要那么直接,就算干不久,也要说会一直干下去,先干了再说,然后又给了小林两次面试机会。然后小林当时脑子一根筋,还是非常老实的回答,因为不知道工作内容累不累,所以不确定能不能坚持着干下去。大姐说,找工作,不能太老实,先进去,干着再说,干不下去到时候再说嘛。
大姐说小林很想她弟弟,她有个弟弟是跟小林类似的专业,所以如果小林在街道办干满半年之后,有想法继续干的话,可以考个社工证,然后进社区工作,或者可以帮小林介绍关于工程方面的工作,毕竟她弟弟就是在某项目部工作,工地也缺人。小林说考虑考虑,最后大姐说,小林太老实了,加上一些原因,怕小林,干不长跑路,而且社区那边非常缺人,需要快点定下来,所以没能通过面试。
其实这个大姐人已经挺好了,给小林3次机会。小林都没把握住,只能说当时,脑子一根筋,没想那么多,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了。虽然说社区工作可能会辛苦点,但是也算是离家比较近,这薪资待遇还可以。
然后是想起了22年在某装修公司待过一段时间,公司老板是卖大理石起家的,后面搞得装修公司,但是经营不善,所以招聘了一位店长,帮忙管理装修公司,自己偶尔来公司,多数时间交给店长管理,店长是位48岁的阿姨。
这位店长曾经是商场卖家电器械的销售出身,也算是有能力的一批人,对管理来说也算有一套,店长说了很多,其中有一位大爷50多了接近60,被公司开了,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没人要他,这位店长,跟大爷谈了挺久的,也深知大爷的不容易,于是下定决心收下大爷。
小林入职的时候,还有一位从业多年的大哥,年龄比小林大一轮,从房产中介转行来装修公司。搞工作都不容易哦。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店长讲她儿子的故事,她说他儿子毕业之后,非要创业开咖啡店,怎么劝都不听,于是她和老公两个人,拿了30_40 w给儿子创业,没一年就倒闭了。打水漂了,这还是22年左右的事儿,干啥都不好干,然后说了很多,人生道理与规划等等。
其实也有不好的点就是,公司规章制度太严格,合约书上写,迟到15分钟罚款20还是多少,一个小时罚半天工资,迟到半天算旷工三天,以及晨会的时候,有早操,太像洗脑的销售那些套路。待着不习惯。
其实有时候想想,小林又很佩服那些,什么都干的下去的人,他们真的挺有耐心的,能吃苦,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