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们互为彼此的环境

这些年,一直都被简洁的思想所吸引。德鲁克说要关注时间的使用;《箭道与禅心》提到让“它”射箭,让心敏捷且自由;“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

把任何一件事情做的得心应手,有章可循,恐怕都得经历由繁入简的过程。一开始以为世界是个巨大繁芜的森林,自己朝各个方向披荆斩棘,不断尝试,妄图找到一条确定性的路径,指引自己冲出生天。无谓的挥刀数年后,发现世界是一个无限震荡的迷宫,并没有确定性的出口,答案在自己的双脚与双手。

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为自己写下“戒律”二字,也忽然懂得自人类有迹可循,种种戒律也随之而立。当然我的戒律非彼戒律,是我面对巨大的、永恒动荡的迷宫时,用戒律让自己变得确定,进三退二,不错失势能,不堕入深渊。

戒律一:花时间。如果有想做好的事,想努力的方向,每一天都要有固定的时间保障。比如每天固定一段时间,爱阅读的拿起书,爱写作的开始写,爱炒股的看盘复盘,想瘦的去运动。对时间的记账,要像对金钱的记账一样清晰,对时间进行细致观察后就知道,不是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是根本没有连续的花时间在一件事情上。

戒律二:不比较。每个人都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我们目之所及的物理世界,一个是那个被永恒聒噪的大脑里的声音,时时叨扰的内心世界。我们活在当下,又不活在当下。那个声音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有遗憾、不甘、渴望、不释怀、回味、抱怨、自怜等等。不是在过度想象别人的生活,就是在想象过去如果如何现在就更好,或是为未来的不可知而焦虑。殊不知,这也是巨大的时间投入,而这与他人,与那不存在的时间之流所做的种种比较,慢慢侵蚀消耗了我们的心智,所谓不清明。不比较意味着聚焦,收拢目光、思绪于当下,多做该做的事,少想得失。

戒律三:有底线。时间要花在让自己有正能量、正收益的人或事情上。要懂得做“注意力切换”,一旦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被激发,或者被伤害,要将注意力切换到有意义的事情和人身上,而不是放任自己沉溺于情绪的漩涡。这个是自救唯一的路径,也是最反人性的。因为情绪有惯性,内心总是会有期许,似乎等一等,情势就会峰回路转。是有这个可能,事情好转,而更大的可能是,事情不会有任何转机。要懂得确定底线,绝不消耗,更不打负面情绪的持久战。

戒律四:有耐心。真正对自己好的事情,有帮助的人,往往都是长期关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定要珍惜这世间的馈赠,保持这些良好的习惯,保持这些优质的关系。对自己有正面助力的人,无论是一个爱人,一个朋友,一个同事,都是贵人,要心无旁骛的彼此成就。

写下这些,是因为这些年看的听的实践的,让我获益匪浅,而自己也想成为别人的环境,给这个世界一点微小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