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不成(2)
- 重生93从三峡移民开始
- 青椒炒回锅肉
- 2820字
- 2024-01-04 22:58:55
荆口火车站动土于六十年代,于1970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属于鄂省中部比较重要的中转站。
但对于水泥厂来讲,它却属于最重要的始发站;毕竟五大仓库体系中,有四大仓库的水泥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因为一下子购买了50台东风EQ-140C,杨公平这个车队队长的职责陡然加重,这次陪同赵响出巡的是司机小程。
已经进入了十月,沿途风景显得有些枯黄萧索;汉宜公路两旁的老槐树也落叶了,秋风吹过或车轮卷过,扬起片片枯叶翻飞。
不时可见养路工人提着石灰桶,给槐树底部刷石灰,这是老树防虫御寒的一种手段。
满目秋色中,捷达行驶在笔直漫长的公路上,令赵响有一种不同以往的特别体验。
在公路某段拐进一条岔路,到达荆口火车站时,已是10月2号下午两点;早等候在那里的杨勇连忙带着几名助理迎上来。
杨勇原本是工厂成品仓库主管,属于外调,主要职责就是将工厂的水泥,准确准时的装入火车皮。
这些驻外管理人员,国庆假期也是一天。
“赵厂,辛苦了!”见赵响下了车,杨勇连忙迎上前问候。
“大伙都一样,干事业哪有不辛苦的,现在不辛苦以后哪能过上好日子呢。”赵响笑道,望了望铁轨边上停着的十来辆东风EQ-140C,一大群光着膀子,浑身皆是水泥灰的搬运工,正将一包包水泥往车皮上搬,便指着说:“杨主管,这就是发往堰市的那一千吨货吧。”
“是的!”
“按这个进度,一千吨货需要几天能搞定?”赵响问。
杨勇道:“按每天八小时算,两个搬运工配合,一天能搬15吨,也就是三车货;50名搬运工三天就可以搞定!”
“速度还过得去。”赵响满意的点点头,又问:“搬运工好找吗?”
杨勇却苦笑了笑,“现在是农闲时节,好找是好找,可就是不太好管理啊。”
“怎么说!”
“这些都是附近的村民,心齐着哩;最开始几趟,每搞定一货车十块工钱,他们乐得屁颠屁颠的;可从这批货开始,他们就要求涨到十二块/车,否则就不接活了。
我是好说歹说,口水都快说干,他们才勉强同意干,但声明10元/车是最后一批了。”
被人这样坐地要价,确实是个问题!
遇到货急时,还不得求爹爹告奶奶的。
赵响听了,眉头不由微微皱起,“难道找不到其他搬运工吗?”
“车站里原本是有一些靠专门给旅客搬运行李过活的人,但以妇女和中老年人为主,怕是干不了这等体力活;虽然有极少数青壮年,我也去找过他们,可这些村民听说了,就团结起来威胁别人。
说什么搬水泥的活只能由他们村来接,谁敢抢生意,就打断谁的腿。
搞得就像电视上旧社会码头工人抢生意一样!”杨勇说完,又无奈的苦笑了笑。
说话间,十几名送货司机也围了上来,就着这话题纷纷说开了。
“是啊,赵厂,这些当地农民很牛的!”
“有时候不发烟,他们宁可蹲在一边说笑,也不干活。”
“跟他们说话,都得小心点,生怕惹翻他们!”
“这才刚开始,以后还怎么玩啊?”
“刚才我跟那领头的说,我们赵厂来了,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他鸟都不鸟!”
听着这些,赵响的眉头越皱越深。
这些贪婪蛮横的村民可是掐着咱的命根子在玩呐。
“赵厂,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杨勇突然试探性的问。
“说!”
“既然这帮人这么难缠,要不这样,专门在镇里招聘搬运工过来,属于工厂员工,自然就好管理多了。”
赵响想了想,“你这个意见我会好好考虑的,先把这一千吨货搞定再说!”
说完,抬腕看了看手表,“大伙在外面都很辛苦,前天厂里为迎接国庆节专门加过餐;这样吧,晚上七点,我请大伙吃顿大餐,来不及回厂的司机也一起过来聚聚。”
“好啊!”众人立刻欢喜的说。
离开火车站,赵响住进市里一家宾馆,让小程出去找餐馆,预订包间和菜肴,到点了就去接大伙儿过来。
自己则开始琢磨如何解决杨勇说的这个问题。
正如他所料,这套仓库物流系统还处于初始运行阶段,肯定会磕磕绊绊,出现一些难以预料和相关人员无法解决的难题。
下面的人能力有限,培养需要时间,何况有些人上限也不高。
作为领头人,关键时候你必须要拿得出真东西。
上辈子他做建材生意,巅峰时公司不过三十几号员工(含搬运工);目前这副摊子已经大大超过了之前,对他也算一种考验。
重生者也要面对具体客观的时代环境,以及环境中复杂的事物和人性。
从工厂那边专门招聘搬运团队过来,显然不可取。
这样一搞,五大仓库+两个始发站的搬运工人数,将直逼工厂人数。
明显不合理嘛。
何况应市火车站只对孝城一地发货,派五十名搬运工去,工作量不饱和;若不派这么多,遇到急单,又忙不过来。
虽然事情有点难搞,但还是那句话,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不成!
开玩笑,一干贪婪蛮横的本地村民也想掐着老子玩!
琢磨来琢磨去,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他凝神片刻,猛一拍沙发,呼的站起,喃喃自语道:“这样看来,只能逼老子全面上叉车了!
用叉车将一板板水泥装上货车,再从货车上一板板叉到火车皮里,从火车皮一板板再叉上货车,一板板叉进仓库,最后再一板板装进经销商的货车。
如此,既省了搬运费,装卸速度也快!
一包水泥从生产线上下来,只经过一次人工,那就是搬运到托板上,其余过程都是在托板上转来转去。
也避免了因为人工反复搬弄,造成的包装破损。
东风货车能停靠在火车皮旁,占地面积更小,转向更灵活的叉车自然也能。
还可以和火车站协商车皮停靠的位置,必要时也可以修建更便捷的过渡地段。
此方案绝对可行!
对,就这么干了!
荆口和应市火车站,加上五大仓库,以及工厂仓库,一共需要多少辆叉车,多少只托板呢……
他立刻拿起床头柜上的圆珠笔和信纸,根据每日平均发货量,每月平均火车皮数,开始计算起来。
要知道叉车(升降缩进式)这种搬运工具,在后世是再普通不过的玩意,但在九十年代初的内地却很少见,主要是靠人工搬运(叉车和拖车不是一个概念,后者很便宜,前者价格估计不比东风EQ-140C低;但这属于固定资产投入,是值得的,反正工厂现在也不差钱。)
就拿京川县来说,都没有几辆叉车的。
赵响此举,无疑又将大大领先同行一步。
之前帮经销商解决了主要运输问题,现在又解决了拉货搬运问题,他们还不都乐疯了。
双方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稳固。
别的水泥厂再来撬,根本很难撬动。
当然,货运到了经销商仓库,接下来的事,我赵响可管不了了。
作为工厂方,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仁至义尽,还想咋的。
大概计算出了叉车和托板数量,预估了成本;他就开始给几位经销商打电话,询问目前国内有哪些叉车生产厂家。
结果一问,都说不知道。
最后一直打电话到省电视台的一位记者那里,才得知目前国内升降缩进式叉车厂家极少,稍微有点名气的一家在皖省,叫什么合力叉车来着。
“你说那帮本地村民,有这份难得的活干,一年赚的工钱比种地赚的还多,为何偏偏就不知道珍惜呢。
这人啦,可千万不要太贪心了。”方案初步定下来后,赵响忍不住摇头感叹。
突然,他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又拨通了技术部杨稳军的电话。
“喂,杨经理,我是赵厂!”
“赵厂,您好!”
“杨经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咱们成品仓库出货通道有专门的雨棚,但如果在火车站,遇到下雨天,又要急着装货,又该怎么办呢?”
“……”
“我的意思是,是否可以设计一款防雨的水泥包装!”
“赵厂,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新颖啊,我要好好琢磨一下,才能答复你。”
“好的,你尽快啊!”
55章平台审核中,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