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危机(求追读)

客栈。

冯京一张嘴都咧成荷花了:“哈哈,痛快,真是痛快!汪贼欠了我们四川人血债,也有今日,这个也布改竟然压着汪贼。”

阔端入蜀,火杀成都,汪德臣之父汪世显统领的巩昌汪氏就是最大的帮凶,因而四川人就没有不恨汪德臣的。

今日,看了一场好戏,也布改在汪府前大闹一通,他们跟吃了蜜似的,欢喜无已。

焦度很是遗憾:“可惜啊,也布改这鞑子也是个孬种,没能冲进汪贼府里大杀一通,最好是把汪贼杀绝。”

以四川人对巩昌汪氏的恨意,恨不得恐昌汪氏的人死绝。

众人七嘴八舌,渲泄着自己的欢喜之情。

许赟眉头拧着,沉吟不语。

冯京看在眼里,有些惊奇:“哥哥,您为何不乐?”

众人目光聚集在许赟身上。

许赟沉思着道:“汪德臣已经回到南郑,我担心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暴露。”

冯京不当回事:“哥哥,您切莫担忧。哥哥神机妙算,我们在南郑高枕无忧。”

焦度重重颔首:“是啊是啊。哥哥说南郑安全,果然是安全无比,三日来非常顺利,定不会有事。”

许赟脸色严肃:“汪德臣可不是汪惟贤所能比的,他一定会猜到我们就在南郑。”

虽然恨死了汪氏,然而,冯京也知晓许赟说的是大实话,汪德臣是一代名将,文武双全,才智高绝,要猜到许赟就躲在南郑不会很难。

冯京满脸震惊:“该当如何是好?”

焦度他们望着许赟,满脸期待。

~~~~~~

汪府对面有一座大酒肆,是南郑最好最大的酒肆。

这家酒肆,是汪氏经营的,主要接待一些到访南郑的蒙古贵族。

也布改被汪德臣赶走后,直接带人把酒肆霸占了。

酒肆里的人想要仗着汪家的势反抗,结果很悲剧,被也布改的亲兵一刀断头,再也不敢反抗了,老老实实听令。

也布改手提一柄七八十斤重的链子锤,来到二楼窗边,放眼一望,居高临下,视野极好,汪府尽收眼底,非常满意,坐了下来,手里的链子锤朝地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巨响,楼板都在震颤。

巴图立时吩咐起来:“好酒好肉送上来。侍候得好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酒肆的掌柜店小二胆颤心惊,不敢动弹。

巴图眼睛一瞪,眉毛一立:“好处就是你们可以活命,这好处够不够大?”

掌柜店小二立时态度大变,打起精神,小心侍候着,好酒好肉送上来。

也布改抓起一只烤羊腿,双手抱着,张开血盆大口咬了下去,连肉带骨一起咬下来,大嚼起来。羊腿骨很硬,然而在他的铁齿铜牙下,被嚼得粉碎,和肉一起吞了下去。

“汉狗这厨艺不错,好吃,酥软喷香。”也布改赞叹一句,抓起酒瓶,启开木塞,仰起脖子,晶莹的酒浆注入他嘴里,一口气喝干:“不错,酒香浓郁,很醇厚,好酒。”

宋朝盛酒已不再是酒坛之类,而是用瓶。

酒肉瓢香,也布改吃得很满意,然而总觉得欠缺点甚么,吩咐:“去,给我找个说书的来。好久未听侠义故事了,真是怀念。”

掌柜应一声,小跑着去了,没多久带着一个头戴东坡巾,身着襕衫,左手拿着折扇的说书人到来。

说书人陪着笑脸,点头哈腰,小心翼翼:“小的见过大蒙古国勇士。”

也布改喝光一瓶酒,把酒瓶朝方桌上一放:“我平生就爱纵马仗剑走江湖,铲除世间不平事的侠义故事,你可会说?”

说书人脖子一缩,弱弱的道:“小的会《说岳》。”

说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宋朝就出现了,行走在茶坊酒肆中,很受欢迎。

岳飞的传奇人生,被说书人改编成故事,很受人好评,是当时说书人的一大保留节目。

也布改很失望:“就会《说岳》?”

说书人忙道:“小的最擅长《说岳》。”

也布改兴趣不高:“行吧,说来听听。”

有总比无好,虽然不是自己想听的,但是能有听的也不错。

说书先生打起精神,来到一张小方桌前,右手中的木块一拍,摇头晃脑:“且说那残唐五代之时,朝梁暮晋,黎庶遭殃……”

声情并茂,很有吸引力,巴图他们听得耳朵竖起来了,忍不住在心里赞一声好。

然而,也布改最爱侠剑江湖之事了,对于《说岳》那是越听越不耐烦,右手冲说书人一招,说书人忙小跑着过来,陪着笑脸:“大蒙古国勇士,唤我何事?”

也布改右手提起链锤,手腕一振,链锤抡圆了,对着说书人头颅砸了下来。

砰。

说书人的头颅炸开,鲜血混着脑浆乱溅。

然而,链锤去势不衰,再砸在身子上,说书人的身子就象被暴力压缩的弹簧似的,急剧朝下塌陷。

等到塌陷结束,已经变成了一堆肉泥。

也布改的力道控制得非常好,竟然没有砸中楼板,不然的话,以他的力气,以链锤的沉重,必然会把楼板砸出一个大洞。

浓郁的血腥气呛得人难受,也布改用鼻子嗅了嗅,很是享受,接着吃肉喝酒:“再找。要是不能让我满意,杀了当下酒菜。”

没多久,又一个说书人被硬拖着来了,他就说神仙故事,也布改不喜,一锤结束了他的性命。

在也布改的要求下,不断有人被生拖硬拽了来,有的是说书人,更多的不是说书人,都给他锤杀了。

~~~~

府衙中。

汪德臣正在公干,他阅读公文速度很快,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一份,做出批注。

正忙着,汪惟贤进来,向汪德臣见礼:“孩儿见过爹。”

汪德臣放下手中公文,抬起头来,看着汪惟贤:“贤儿,你搜捕到宋人了?”

汪惟贤恨恨不已:“孩儿让爹失望了。孩儿搜遍了兴元路,仍是不见宋人踪影。”

汪德臣浓眉一挑,若有所悟:“你真搜遍了兴元路?”

汪惟贤很是笃定:“孩儿在兴元路严加盘查,封锁了水路,不准任何人进出,就算是苍蝇也休想从孩儿眼皮底下逃走。”

汪德臣语出惊人:“还有一个地方你没搜。”

汪惟贤摇头:“爹,孩儿搜遍了兴元路。”

汪德臣右手食指朝下一指:“这里。”

“这里?”汪惟贤疑惑不解,好在他是一个聪明人,立马就想到了:“南郑。”

汪德臣颔首:“对,南郑。”

汪惟贤不敢相信,眼珠子都快瞪掉了:“这些宋人好大的狗胆,他们竟敢藏在南郑。”

“南郑确实非常危险,说是龙潭虎穴也不为过,然而也最为你所忽视,这叫灯下黑。”汪德臣却是激赏:“宋人中有厉害人物,不可轻视。”

汪惟贤兴冲冲而去:“这次,我看奸猾的宋人还能藏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