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得帅,不是我的错啊!

严格来说,73分的颜值,是比不上后世文娱小说里,主角动不动就“惊为天人”的长相。

那应该是90分的水平。

但郑逢时这张妈生脸有个巨大的优势:

没!有!缺!陷!

这很难。

比如周结,脸型周正,眉角凌厉,然而鼻孔太大,破坏了美感,甚至后来成为经典表情包。

再比如苏友朋,敦儒温和,有书卷气,但个子不够,脑袋又大,显得比例失衡,像大头儿子。

而郑逢时,一米七九的个头,剑眉星目,山根饱满,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刚刚好,是那种无死角的“好看”。

也难怪张静楚馋他身子啊······

‘不行······’

好看是客观的,孙叔培也不得不承认:

‘尔泰不能这么帅,太抢戏了。’

他沉吟少许,叫来化妆师问道:

“如果是他来饰演尔泰,那按照原设计,肤色偏黑一些,造型上比尔康和永琪更简约,能做到吗?”

女化妆师很纠结,明显感觉可惜:“可以是可以,不过······”

缩在角落的范小胖摸了摸自己的脸,眼底闪过一丝不甘。

“能做到就行!”孙叔培道:“郑逢时,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站着看!’

郑逢时翻个白眼。

对于这次的试镜,郑逢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

他想过被湾湾导演直接歧视、想过被其他主要演员刁难、甚至做好了被某个大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群演跳出来企图打脸的准备。

可他就是没想过,阻碍他拿到角色的最大困难,居然是颜值太高?

长得帅,不是我的错啊!

郑逢时万分委屈。

不过他是谁啊?

重生者!

对于重生者来说,装逼可是仅次于生存的刚需!

毕竟角色大不了再找,起跑线往回挪一点而已。

但帅是一辈子的事!

他非常直接:“导演,你是想让我‘让妆’?”

“让妆?”

突然被人呛声,就显出孙叔培久经战阵的老将本色,不动声色,反而觉得郑逢时说的这个词非常准确。

“让妆”本身是后世流量饭圈的总结,指通过简化配角的妆容来凸显主角的存在感。

这其实很正常,是圈子里的潜规则。

粉丝们撕逼的时候常用口径:

‘主角就是主角,比配角好看怎么了,有本事让你家那个也当主角啊!’

可眼下现场就有一个“让妆”受害人,范小胖也有话说。

她什么颜值水平?林新如又是什么颜值水平?

结果《还珠》里因为是配角,硬生生被弄成了螳螂头。

就是这样,金锁也能和紫薇拼个不分伯仲!

按郑逢时的记忆,“让妆”最新的例子,应该是《牡丹传奇》里咱们紫紫一人独美,磨皮、美颜滤镜齐上阵,其他角色则连打光都能偷懒就偷懒······

嗯,毕竟是我紫,这也正常,之前在《长相思》、《承欢记》里就是这样,除了她之外的女角色妆造根本没眼看,让的太过分了。

郑逢时大摇其头,直视孙叔培:“我不同意。”

房间里顿时嗡声作响,赵芭菲也捏紧了拳头。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个性吗?

这个郑逢时,明明马上就能拿到角色,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这会儿又是在犟什么?

退一步不好吗?

‘不好!’

重生不值得骄傲,但重生之后自己付出的那些汗水值得骄傲,郑逢时有自己的坚持:

想蹭《还珠》的东风是真的,可不是用这种方式!

同样的事,他一定能比原时空做得更好!

孙叔培拇指和食指摩挲着,这是他烟瘾上来的小动作,他是龙虎武师出身,身上有江湖气,看着这个敢于和自己叫板的年轻人反而来了兴致:

“突出主角有什么问题吗?”

“突出主角当然没错,但不应该是以弱化其他角色为代价,这和写剧本的时候为了表现一个人聪明,就把他身边人都设计成弱智有什么区别?”

赵芭菲勃然变色,范小胖则“哇”了一声,连忙捂住嘴巴。

一方面是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也是没想到,郑老板真的这么大胆,敢对导演开炮!

她忽然对郑逢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爱情的源头往往就是好奇······

站在房间中央的玻璃大灯下,郑逢时环顾神色各异的众人,成竹在胸:

“孙导,我看过琼瑶女士的原著,里面的绝对中心是紫薇,但诸如小燕子、尔康、尔泰、五阿哥这些角色也都各有风采,谁也不是谁的垫脚石。”

“小说和电视剧载体不同,表现形式完全不一样······”

孙叔培说着说着回过味来,合着这个郑逢时不仅想要拿尔泰这个角色,还准备给自己加戏?

好大胆子。

他笑道:“那你说说看,你理解中的尔泰是怎么样的?”

琼瑶剧从来不讲究逻辑,是以角色之间曲折离奇的情感纠葛,也就是俗称的“狗血剧情”取胜。

还珠格格也逃不出这个窠臼,所以从建组开始,孙叔培都没有对演员提出过什么特别的要求。

什么剧本座谈、角色分析统统不需要,只要试镜过程中条件合适,并且表现力足够的演员在他这里就算合格。

这还是他第一次向一个演员提问。

郑逢时准备充分,早有腹稿:

“在我看来,尔泰绝不仅仅是五阿哥跟班和尔康弟弟的定位,我认为在琼瑶女士的笔下,尔泰应该是个‘牺牲者’!”

“牺牲者······”

孙叔培微微阖眸,坐在赵芭菲身边、一直沉默着的周结也是若有所思。

这批年轻演员当中,只有他对表演最上心,除了自己的台词之外,还看过所有人的剧本。

“举个例子,在剧情中后段。”

郑逢时说道:“尔康、尔泰、五阿哥三人相互讨论,直到最终确认彼此心有所属的剧情里,应该有这么一段台词。

我记不太清了,大意是······”

‘这就入戏了?’

周结见郑逢时神情一变,原本的自信张扬瞬间退去,高挑的眉角微微下垂,隐藏着一丝不甘,心中啧啧称奇。

这边的郑逢时声音带上颤抖:

“事实上我一开始就知道你对小燕子的感情,老早就退出了这场战争······”

周结眉目一转,就想起来了,越过赵芭菲,轻推了苏友朋一把:

“有你的词。”

孙叔培也同时看了过来,苏友朋尴尬地就像是课堂上忽然被点名的学渣,瑟瑟缩缩地站起来。

“因为我发现,小燕子只有在对你说话的时候,才会脸红······”

这个“红”色,像是深秋轻轻落下的枯叶,带来一种无声的伤感。

苏友朋搜索枯肠,嘴里像是嚼了根地瓜:

“真···真的吗?脸红,会怎样呢?”

根本没准备,他忘词了,手心里“唰”的全是汗。

郑逢时好像丝毫不受影响:“我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如果小燕子对我说话的时候会脸红······”

他抬头,好像是要藏起眼角的湿润:“我才不会把她让给你!”

高达70的演技令郑逢时的表演纯熟到不像一个刚刚大一的新人,台词的顿挫、表演的节奏都带有独特的韵律,苏友朋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再加上忘词,脑袋空空,半天期期艾艾地憋不出一句话来。

周结眯起了眼睛,他把自己带入到尔泰的角色,好像也未必能比这个年轻人做得好。

嗯,他叫什么来着······

是孙叔培给苏友朋解了围:

“牺牲者这个观点不错,然后呢?”

郑逢时飒然一笑,没有回答,反问道:

“导演,您觉得《还珠格格》和《苍天有泪》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又来了,又来了!’

赵芭菲一听郑逢时这语气就有些恼火,知道这家伙又准备开始“嘴炮”了。

试镜之前他就是这么套路自己的!

如果不是赵·冠希·本山的《卖拐》还没上春晚,赵芭菲估计得脱口而出:

“忽悠,接着忽悠!”

老话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凡用其他任何作品和《还珠》比较,孙叔培都没意见。

琼瑶剧嘛,底子就摆在那里。

但郑逢时偏偏举了《苍天有泪》的例子,这就和过年的时候你妈和你说“你看看,隔壁小王儿子都生俩了,你怎么还单身?”一样。

伤害性很高,侮辱性更强!

他语气转冷:“你说呢?”

颇有侯部长冷视周朝先的架势,似乎下一秒就会质问郑逢时的脑袋是不是蜡烛。

然而郑逢时不为所动:

“小燕子!”

赵芭菲忽然坐直了身子,孙叔培也豁然抬起眼皮。

‘嘶······’

后世有一个基本认知,《还珠格格》风靡亚洲的根源,并不是琼瑶。

《还珠》的戏剧冲突很狗血,台词很肉麻,妆造很普通,但程度还不如隔壁《苍天》。

凭什么火遍全国、走向亚洲的不是《苍天有泪》,而是《还珠格格》?

差别,恰恰就在“小燕子”身上。

本质上,《还珠》原剧本是一出“流落民间的金枝玉叶紫薇格格千里寻亲”的传统苦情戏,小燕子只是负责插科打诨,引领剧情发展的女二。

这是琼瑶的优势赛道,成功经验一抓一大把。

看过小说的就知道,紫薇的人设更丰满、更完美,更符合琼瑶笔下女主角的调性。

然而阴差阳错的是,孙叔培是个武行出身的导演,不太会拍言情,就尝试让肯吃苦的赵芭菲参考“齐天大圣”的形象来塑造人物。

恰好琼瑶的心思都扑在《苍天》上,对《还珠》基本放任。

又刚好赵芭菲实在是小燕子的“天选之人”······

集合以上的种种巧合,才共同塑造出小燕子这个“反抗强权、灵活跳脱、自然潇洒、真诚平和”,堪称内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偶像”!

是的,小燕子其实才是内娱Idol第一人,在她之后的是路易,凭借《永不瞑目》,将初代“偶像”概念推到巅峰。

当年小燕子火到什么程度呢?

李涯······哦不,祖峰回忆过,作为赵芭菲的同班同学、燕影96表演班班长,他学校生活的日常就是下课之后到燕影门房扛两个麻袋回班里,非常锻炼身体,怪不得后来能扛得住马王镇一卡车人的拳头······

额,麻袋里面都是观众写给赵芭菲的信······

“那和尔泰有什么关系?”

面对导演的疑问,郑逢时笑道:

“五阿哥和小燕子有情人终成眷属固然是好事,但在爱情当中,遗憾或许才是最美的······”

孙叔培本身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否则也不会硬顶琼瑶,真正塑造出“小燕子”的灵魂。

他虽然不擅长拍言情,但不代表不能欣赏,对于郑逢时“遗憾”的观点,一点就透。

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矜持:

“你知道,琼瑶女士是不允许任何人修改她剧本的么?哪怕一个字都不行!”

余光瞥见周结翻了个白眼,看来属于是后遗症了,郑逢时好悬没笑出声:

“台词只是表演的一部分,导演,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