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随军出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赴死
- 在下陈小怂
- 2004字
- 2024-12-26 21:14:45
李世民满意得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
“吐蕃大军进犯松州,挑衅我大唐国威,是可忍熟不可忍,朕决议派仁义之师,抵御敌寇,扬我国威!”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都叩拜道。
“陛下圣明!”
此刻文武百官都统一了意见,一致对外,同意出兵与吐蕃开战!
再没有人有异议,更没有人赞成和亲。
李世民都定调了,这时候谁还跳出来劝阻的话,无疑是自寻死路。
看到文武百官们的反应,李世民满意得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了武将行列。
“侯君集,朕命你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
“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
“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
“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
“率领步骑五万,奔赴松州,迎战吐蕃大军!”
这无疑是让侯君集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帅,牛进达、执失思力等将领作为随军部将!
闻言,侯君集顿时面露喜色,激动叩拜道。
“微臣领命!”
“微臣绝不负陛下倚重,定会击败来犯之敌,扬我大唐国威!”
侯君集立刻做出保证,他也有这个信心,可以打败进犯松州的吐蕃大军!
牛进达、执失思力等一众将领也都纷纷叩谢道。
“末将领命!”
五万步骑几乎都是大唐精锐,这种规模的兵团作战,几乎能够横扫西域各国了!
这个时期的唐军无疑是地表最强的军队!
不论是装备还是单兵作战能力,都是巅峰!
吐蕃虽然号称二十万大军,但是按照松赞干布时期,其军队划分为四如四十东岱,东岱就相当于是千户所。每个东岱管理一千多户,每户出一兵的情况下,则其总兵力在五万余人,哪怕是吐蕃倾巢出动,正规军的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这种情况下,唐军出动五万步骑已经是旗鼓相当的兵力了,更何况唐军的单兵作战能力都能以少敌多,五万兵马都算是富裕仗了。
侯君集等一众将领们对于五万兵马都没有任何异议,哪怕是只给他们一两万兵马,他们也敢去跟吐蕃决战!
李世民在完成调兵遣将以后,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对于李承乾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李世民心里十分满意!
他从李承乾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君王该有的才能,李世民的心中不由的涌现出一股冲动!
“承乾,你对吐蕃了解甚多,此次就让你随军出征,你意下如何啊?”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开口询问道。
李承乾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才能,李世民是认可的,此刻不免生出了让李承乾去战场上历练的念头!
李世民当初还是秦王的时候,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大唐有一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如今也想要让李承乾去磨练心性。
除此之外,李承乾是对吐蕃了解最清楚的人,等到大军解了松州的局面以后,必然会深入吐蕃境内作战,到时候有李承乾随军,也能够及时得应对大军水土不服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此话一出,不等李承乾回答,朝臣们就都惊呆了!
房玄龄神色一怔,猛地抬头看向李世民,连忙站出来劝阻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太子殿下千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
房玄龄看到了李承乾的才能,心中对他万分爱护,根本舍不得李承乾去战场上冒险。
毕竟行军打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真到了战场上,战局千变万化,哪怕是坐镇中军都有可能会遭遇突袭,李承乾从未上过战场,遇到突发情况性命就很危险了!
魏征也紧随其后站了出来。
“陛下,太子殿下是储君,是大唐的国本,怎么可以去战场上冒险呢?”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魏征沉声说道。
李承乾一旦夭折,无疑会引发朝局动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会动摇国本的!
民部尚书唐俭此时也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此举太过冒险,万万不可啊!”
唐俭也不忍心看到这么优秀的储君是战场上冒险,李承乾一旦有什么闪失的话,这对于大唐而言是巨大的损失!
“陛下,战局瞬息万变,何况松州的局面如今还未可知,太子殿下随军前往,太过危险了,还望陛下三思!”
侯君集此刻也站出来反对道。
他是此次大军的主帅,李承乾随军出征一旦遇险的话,侯君集是要负担全部责任的,到时候就算李世民不怪他,这些看好李承乾的文官们也会喷死他的!
侯君集可不想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况且侯君集也是坚定看好李承乾,支持他将来继承皇位,说侯君集是太子党也不为过,他心里是最不希望李承乾有事的!
侯君集开口以后,牛进达等一众武将也都纷纷开口,劝说李世民收回成命!
他们都深知战场上的危险,不放心李承乾随军出征。
虽然这些武将们都没有把逼近松州的吐蕃大军给放在眼里,可那毕竟是吐蕃主力大军,真要厮杀起来必然也是一场恶战,到时候他们可顾不上李承乾!
“回禀父皇,儿臣愿意随军出征!”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李承乾神色平静得回答道。
尽管战场上十分危险,可这对于李承乾而言可不仅仅是一场历练,同时也是给了他暗中培养心腹势力的机会!
虽说他手里有东宫左右卫率的人马可以调动,可其中真正效忠于他的人马却很少,假如李承乾现在举兵造反的话,东宫左右卫率愿意跟随的人马绝对不会超过半数!
这也是李承乾一直都想要改变的局面,收服东宫左右卫率的人马,同时往东宫左右卫率中编入心腹势力!
战争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可以让李承乾在军中树立起威望,又能够合理得培养势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承乾话音落下,在场的朝臣们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