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狱中秘语
- 重生后,我靠织锦权倾天下
- 番茄店蹦迪选手
- 2842字
- 2025-06-05 14:43:05
大理寺天牢,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淡淡的血腥气,与长安城白日里的繁华喧嚣恍若两个世界。冰冷的石壁上,跳动的油灯投下摇曳的光影,将一道道铁栅栏的影子拉得细长而扭曲。
顾昀盘膝坐在一堆散乱的稻草之上,虽然身着囚服,形容略显憔悴,但脊背依旧挺得笔直,眼神清亮而坚定,丝毫不见阶下之囚的颓唐与绝望。
连日来的严刑审讯,并未能让他屈服分毫。刑部侍郎郑从义的种种威逼利诱,在他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拙劣表演。他坚信清者自清,也坚信公道自在人心。
只是,他心中唯一牵挂的,是那位因自己而无辜受累的“锦瑟”姑娘。
“吱呀——”一声沉重的铁门开启声,打断了牢房内的死寂。
一名狱卒提着灯笼,引着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年轻公子,缓步走了进来。
顾昀抬眸望去,待看清来人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李二公子?你怎么会来这里?”他与李墨轩虽同在京城,但因分属不同衙门,且李墨轩素来醉心风雅,与他们这些官场中人交集不多,除了几次文会雅集上的点头之交外,并无深交。
李墨轩对着顾昀拱了拱手,神色平静,声音温和:“顾大人受委屈了。墨轩今日冒昧前来,一是想探望一下顾大人,二是……也有些事情,想向顾大人请教一二。”
狱卒早已被李墨轩用银两打点妥当,此刻识趣地退到了牢门之外,将空间留给了他们二人。
李墨轩的目光在牢房内简陋的环境中扫过,眉头微微蹙起:“顾大人乃国之栋梁,却无辜蒙受此等不白之冤,身陷囹圄,实乃朝廷之不幸,亦令我辈扼腕叹息。”
顾昀淡淡一笑:“李二公子言重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相信朝廷自有公断,奸佞宵小之辈,也断难一手遮天。”
“顾大人果然是光明磊落,心怀坦荡。”李墨轩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只是,墨轩有一事不明,还望顾大人能为我解惑。大人与那位名满京华的‘锦瑟’姑娘,究竟是何渊源?为何那些构陷大人的奏章,会刻意将她牵扯其中?”
顾昀闻言,眼神微微一凝。他知道,李墨轩此来,绝非简单的探望。他与“锦瑟”姑娘的关系,以及“锦瑟”姑娘的真实身份,恐怕才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李二公子想必也听闻了,沈姑娘……也就是‘锦瑟’姑娘,乃是江南沈氏绣坊之主,其技艺精湛,心怀仁善,在江南时便多有义举。顾某在江南任职期间,曾有幸与沈姑娘相识,对其才华与品行皆深为敬佩。至于那些奏章为何要将她牵扯其中,想必是因为沈姑娘初到京城,便以其过人才情崭露头角,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引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嫉妒与构陷罢了。奸佞之徒,惯用此等株连无辜的卑劣手段,也不足为奇。”
顾昀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承认了与沈如织的相识,也点出了沈如织的才华与所受的冤屈,却并未透露任何更深层次的信息。
李墨轩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玉骨折扇,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知道顾昀有所保留,但他并不意外。
“顾大人所言,墨轩明白。”李墨轩点了点头,随即语气变得更加直接,“墨轩斗胆再问一句,顾大人可知,沈姑娘那手精妙绝伦的立体刺绣,以及她那独创的‘锦书绣字法’,是否……与早已失传的柳家‘玲珑七巧针法’以及‘云凤织纹’中的某些秘技,有所关联?”
此言一出,顾昀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李墨轩!
李墨轩竟能直接点出柳家的针法!他究竟知道了多少?
牢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油灯的火苗在微弱的气流中轻轻跳动,映照着两人脸上各异的神情。
良久,顾昀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李二公子何出此言?柳家早已覆灭多年,其织绣绝技亦随之失传,早已是人尽皆知之事。沈姑娘的技艺乃是家学渊源,辅以自身聪慧领悟,与那柳家又有何干系?”
李墨轩凝视着顾昀的眼睛,试图从中找出哪怕一丝的破绽。他轻叹一声,道:“顾大人,你我皆是明白人,有些事情,或许不必说得太过明白。墨轩并非有意窥探沈姑娘的隐私,只是……家父信国公,与当年礼部侍郎柳致远柳大人,曾有同僚之谊。柳家当年蒙受不白之冤,家破人亡,一直是我父亲心中的一件憾事。若沈姑娘当真与柳家有所渊源,甚至……是柳家遗孤,那我信国公府,或许能为她,也为当年的柳家旧案,略尽绵薄之力。”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似乎并无恶意。但顾昀却不敢轻易相信。信国公府的立场,在朝中一直颇为复杂,他们与太子一党的关系也并非如表面那般泾渭分明。若沈如织的真实身份过早暴露,引来的究竟是助力还是更大的灾祸,尚未可知。
顾昀沉默了片行,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李二公子怕是多虑了。沈姑娘的身世清白可查,确是江南沈氏之女。至于其技艺为何与传说中的柳家针法有相似之处,或许只是巧合,又或许是沈姑娘天纵奇才,于残篇断简之中自行领悟罢了。此事,并无确凿证据,还望李二公子莫要因此而对沈姑娘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他依旧选择了为沈如织保守秘密。在他看来,保护沈如织的安全,远比寻求信国公府那尚不明确的“助力”更为重要。
李墨轩看着顾昀那坚定的眼神,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他心中虽然对自己的猜测更加笃定了七八分,但也明白顾昀的顾虑。
他微微一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也罢,或许是墨轩多心了。今日探望顾大人,见大人精神尚好,墨轩也就放心了。大人身陷囹圄,还请务必保重身体。朝堂之上,公道自在人心,相信大人很快便能沉冤昭雪,重见天日。”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油纸包,递给顾昀:“这是墨轩托人寻来的一些上等金疮药和几样易于克化的糕点,聊表心意,还望顾大人莫要嫌弃。”
顾昀接过,拱手道:“多谢李二公子费心了。”
李墨轩又与顾昀闲谈了几句京中近来的趣闻轶事,以及一些关于诗词书画的见解,便起身告辞。
临走前,他再次深深地看了顾昀一眼,意有所指地说道:“顾大人,有些时候,孤军奋战固然可敬,但若能有可信赖的臂助,或许能让前路走得更稳一些。墨轩言尽于此,望大人三思。”
说罢,他便转身,在狱卒的引领下,离开了这阴暗的天牢。
顾昀望着李墨轩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李墨轩今日此来,究竟是何用意?他那番关于柳家的试探,仅仅是出于好奇,还是……另有所图?信国公府,在这场波谲云诡的京城棋局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他知道,沈如织的处境,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而他自己,身陷囹圄,能为她做的,实在太少。
他打开李墨轩送来的油纸包,除了金疮药和糕点之外,在糕点之下,竟还压着一张折叠整齐的小纸条。
顾昀心中一动,连忙展开纸条。只见上面用极细的蝇头小楷写着寥寥数语:
“郑从义构陷之证,或在户部往来账册。朔方李怀光,与太子东宫私交甚密,其心腹副将王辅,近日似有异动。珍重。”
落款处,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极淡的、用特殊药水写就的梅花印记,与沈如织那“火浣梅魂印”的风格有几分相似,却又略有不同。
顾昀瞳孔再次收缩!这纸条……是李墨轩留下的?还是……另有其人通过李墨轩之手传递?
户部账册……朔方副将王辅……太子东宫……
这些关键的信息,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顾昀的思路!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探望。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经悄然来临。而他,必须尽快将这些重要的信息,传递给牢外的沈如织!
但在这戒备森严的天牢之中,又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