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居。
坐落于丹鼎峰西麓云霭深处,青檐黛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
此间虽与青霖居同为黄级洞府,然飞檐斗拱间暗合九宫格局,白玉丹墀上流转着聚灵阵法的微光。
每至寅卯之交,晨雾自千丈崖底蒸腾而上,恰似墨龙绕梁,平添三分仙家气象。
洞内陈设看似简朴,实则暗藏玄机:玄铁打造的丹炉虽非上品,却与地脉火眼完美契合;寒玉雕就的蒲团置于巽位,吐纳时自生清风拂面之效。
较之筑基修士的玄级洞府,虽无虹桥跨涧、瑶池映月的恢弘气象,但一应起居修炼所需,皆在方寸间得其三昧。
尤其西窗正对落霞渊,每逢暮色四合时,可见金乌坠入云海,万丈霞光泼墨般浸染洞前,恰是《太虚真解》所云“坐观天地,道法自然。”的绝佳印证。
陈默指间掐诀,洞府禁制应声而起,道道灵纹在虚空中交织成网。
他又取出小象阵盘,布于禁制外围。
两重阵法相辅相成,灵光流转间构筑起铜墙铁壁。
纵有风吹草动,阵纹自生感应,瞬息之间便可示警。
如此布置,进可攻退可守,纵使突发变故,亦能从容应对。
陈默将洞府内外细细探查,耗费一日光阴踏遍方圆数里。
每至一处,必以神识反复扫视,待确认周遭确无隐患,这才返回洞府,盘膝坐于中央的百年寒玉蒲团之上。
他双目微阖,吐纳渐趋绵长。
三昼夜不饮不食,周身灵气却自行流转,在七窍间形成淡淡白雾。
直至第四日破晓时分,陈默倏然睁眼,眸中精光内敛——此刻灵台澄明如镜,经脉通透无碍,正是打磨修为的绝佳时机。
他双手结印,丹田灵力如潮汐般起伏。
每一次周天运转,都将那炼气大圆满的境界夯实一分,直至根基稳固如磐石,再无半分虚浮之相。
随着最后一道灵力归入丹田,陈默周身泛起一层莹润如玉的光泽。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竟在空中凝成白练,久久不散。
此刻他体内灵力流转圆融无碍,每一寸经脉都充盈着澎湃的灵力,正是炼气期大圆满臻至化境的征兆。
忽而,他眉头微蹙,神识内视之下发现丹田深处尚有一丝滞涩。
这细微瑕疵寻常修士或许难以察觉,但陈默追求的是绝对筑基,自然不肯放过任何隐患。
他当即取出一枚龙眼大小的丹药,此丹通体碧绿,表面隐现云纹,正是专门用来涤荡经脉的珍品丹药。
丹药入腹,顿时化作一股清凉药力游走四肢百骸。
陈默运转《太虚真解》,引导药力反复冲刷那处滞涩。
如此又过了七个时辰,待最后一缕药力耗尽时,那处经脉终于如冰雪消融般豁然贯通。
此刻正值子夜,洞府外忽有大雨飘落。
陈默心有所感,起身行至院中。
但见雨丝中夹杂着点点灵光,落在身上竟有洗涤神魂之效。
他索性解开发髻,任由灵雨浸润全身,借这天地造化之功进一步巩固修为。
雨歇时分,东方已现鱼肚白。
陈默回到静室,从乾坤袋中取出一方玉匣。
匣中整齐排列着十二枚晶莹剔透的中品灵石,正是为筑基准备的。
他指尖轻抚过这些灵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万事俱备,只待冲击筑基之境了。
……
陈默盘坐在寒玉蒲团上,十二枚中品灵石在周身摆成周天阵势。
他深吸一口气,从玉瓶中取出一枚龙眼大小的筑基丹。
丹药通体莹白,表面有云纹流转,散发出阵阵氤氲的灵气波动。
“第一枚。”
他毫不犹豫地将丹药吞入腹中。
筑基丹入喉的瞬间,化作一股滚烫的灵力洪流,顺着经脉直冲丹田。
陈默立即运转《太虚真解》,引导这股狂暴的灵力冲击筑基瓶颈。
“轰——”
体内传来闷雷般的声响,五脏六腑都在震颤。
他咬紧牙关,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转眼就被周身蒸腾的灵力汽化。
十二枚灵石同时亮起刺目的光芒,洞府内的灵气被抽成真空,在陈默头顶形成一道小型灵气漩涡。
三个时辰过去,陈默的皮肤开始渗出细密的血珠。
这是灵力过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的征兆。
他内视丹田,发现原本应该液化的灵力依旧呈现气态,只是在高压下变得粘稠如浆。
“不够…还差一线…”
他猛地喷出一口鲜血,血雾中夹杂着细碎的灵力结晶。
第一枚筑基丹的药力开始衰退,冲击的势头明显减弱。
陈默眼中闪过一丝狠色,毫不犹豫地取出第二枚筑基丹。
这枚筑基丹,比之第一枚品阶要高上一筹,药性更为暴烈。
丹药入口的刹那,陈默浑身剧震,七窍同时喷出细小的光芒。
洞府内的禁制感应到异常灵力波动,自动激活了防护阵法。
“给我破!”
陈默在心中怒吼,将全部神识压向丹田。
第二股灵力洪流与残余的第一股药力汇合,在经脉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的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体表的毛细血管接连爆裂,转眼就成了个血人。
突然,丹田处传来玻璃碎裂般的脆响。
陈默还来不及欣喜,就发现是筑基瓶颈出现裂纹后,自己的灵根本源开始不稳。
四色灵根在神识内视中剧烈抖动,代表土灵根的黄光最先暗淡下去。
“不好!”
他急忙掐动法诀,但为时已晚。
伴随着一连串爆竹般的炸响,体内灵力开始失控暴走。
陈默仰头喷出一道血箭,血箭在半空中就被紊乱的灵力绞成血雾。
十二枚灵石接连炸裂,飞溅的碎片在静室墙壁上留下深深划痕。
当最后一丝药力消散时,陈默瘫倒在血泊中。
他的道袍已被鲜血浸透,身下的寒玉蒲团布满蛛网般的裂纹。
颤抖着内视丹田,发现灵力海洋虽然扩大了三倍有余,却依然保持着气态,那层筑基屏障却依然坚若磐石。
筑基……失败了。
他嘴角溢出鲜血,心中一片冰凉——终究还是败给了这具四灵根的平庸资质。
就在意识即将涣散之际,识海中沉寂许久的《太虚真解》突然金光大盛。
经文自行翻动,显现出一篇从未见过的秘法:“天道筑基篇”。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陈默福至心灵,猛然想起洞府西窗正对的落霞渊。
他强忍经脉剧痛冲出静室,恰见东方既白,第一缕朝阳穿透云海照射在崖壁之上。
崖底万年不散的云雾被染成金红,恍若传说中的“朝元紫气”。
他当即盘坐在院中青玉台上,按照真解记载的法门吐纳起来。
只见那漫天霞光竟如百鸟归巢般向他汇聚,在头顶形成三寸高的紫色华盖。
原本溃散的药力被紫气一激,顿时化作涓涓细流修补着受损的灵根。
如此一日一夜,当最后一丝紫气没入天灵时,
陈默体内突然传出清越凤鸣。
原本浑浊的灵力尽数化为玉液,在经脉中奔流不息。
更奇妙的是,丹田深处那些符文隐约浮现出阴阳鱼图案——这正是《太虚真解》记载的“天道筑基”异象!
陈默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玄妙的顿悟之境。
他的神识仿佛超脱了肉身束缚,在天地法则的长河中沉浮。
经脉中流淌的不再是灵力,而是化作实质的道韵。
丹田内旋转的阴阳鱼渐渐演化出四象八卦,每一次变幻都暗合天道至理。
光阴流转已与他无关。
晨露夕霞、月升日落,而端坐庭中的身影却始终未动分毫。
唯有那周身流转的道韵越发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