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默闭关冲击筑基期的这段时日,整个云霞洲修仙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
自灵药山大比试炼结束后,一连串惊变如惊涛骇浪般席卷而来。
首当其冲的,正是在七宗比试中力压群雄、一举夺魁的百巧院。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百巧院众人返回的途中,竟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
据幸存者所述,那场伏击来得极其突然。
那些人修为极高,身法诡谲难测,施展的尽是些阴毒功法——或化血为刃,或驱魂夺魄,更有甚者能操控尸骸作战。
这般手段,分明是魔道中人惯用的邪术。
在这场惨烈的遭遇战中,百巧院引以为傲的机关术竟然完全无用武之地,结果导致百巧院金丹期长老公输衡身负重伤,门下精英弟子更是死伤惨烈。
更令人扼腕的是,作为大比奖赏的珍稀丹药“乾元丹”,也在混乱中被歹人夺走。
与此同时,其余六大宗门在返程途中也接连遭遇伏击。
虽然损失不及百巧院那般惨重,但各宗都折损了不少精锐弟子。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袭击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对方对各宗的返程路线、人员配置都了如指掌,时机把握之精准,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袭击绝非偶然。
幕后黑手显然蛰伏已久,就等着大比结束后各宗戒备松懈之时雷霆出手。
更可怕的是,对方竟能同时对七大宗门发难,这份实力与谋划,在云霞洲修仙界数百年来都闻所未闻。
作为此次大比的东道主,灵药山虽未遭遇正面强攻,却也难逃这场暗流涌动的危机。
短短数日内,诡异之事接连不断——先是外围驻守的弟子接连失踪,踪迹全无。
灵药山遍布毗卢国的各处产业也开始接连遭劫——精心培育的灵药田一夜枯死,繁华的坊市接连爆发离奇骚乱,珍稀矿脉频频遭遇人为破坏……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隐约透露出某种精心布局的痕迹。
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正以极其隐蔽却狠辣的手段,一点一点地瓦解着灵药山数百年积累的根基。
类似的风波正在云霞洲各处悄然蔓延。
其余六大宗门辖下的灵脉矿场、坊市商铺、灵植庄园等产业,也都陆续传出异常消息——或遭暗中破坏,或遇蹊跷事故,甚至有些重要据点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虽然各宗的损失程度不尽相同,但这一系列事件背后隐约相连的脉络,却让明眼人不寒而栗。
风声鹤唳之下,将整个云霞洲修真界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
灵药山上下也同样人心惶惶,好事之人皆议论纷纷。
掌门清虚真人当机立断,召集诸位金丹长老紧急议事,显然都意识到——这场风波,恐怕远不止表面这般简单。
灵药山作为毗卢国修真界执牛耳者,其庞大的产业网络遍布全国三十六郡。
从南疆的千年药圃到北境的灵石矿脉,从东海之滨的炼丹坊到西域荒漠的商队驿站,这些产业不仅是宗门重要的财源,更是维系其千年道统的根基所在。
如今这些命脉接连遭受侵蚀,若放任不管,只怕不出三年五载,便会动摇灵药山的立派之本。
这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显然谋划已久。
那些驻守各地的练气期弟子,面对神出鬼没的袭击者根本无从招架。
往往连警示符箓都来不及发出,便已遭遇不测。
更令人忧心的是,对手似乎深谙各处分舵的防御布置,每次出手都精准地打在灵药山防务最薄弱之处。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灵药山高层双管齐下:一方面由清虚真人亲自出面,紧急联络其余六宗,共商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则调派上百名筑基精锐,各自率领小队分赴各郡要地。
这些奉命出山的筑基弟子,个个都是灵药山精挑细选的精锐。
他们肩负双重使命:既要稳定各地动荡的局势,更要循着蛛丝马迹追查真凶。
每支巡查小队都配备了传讯玉符,一旦发现重大线索,便可立即联络宗门。
而在几处关乎宗门命脉的要地,灵药山更是派出了金丹期的长老亲自坐镇。
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高阶修士,此刻也不得不走出洞府。
他们或隐匿身份暗中查访,或展露威压震慑宵小,誓要将这搅动风云的黑手揪出。
……
毗卢国北境,南征山脉如巨龙盘踞,绵延百里不绝。
作为毗卢国第三大灵脉聚集地,此处虽不及云霞山脉物产丰饶,却以盛产灵石著称。
山脉中四大矿区星罗棋布,尤以南区为最——这里不仅稳定产出中品灵石,偶尔还能开采出珍贵异常的上品灵石,堪称灵药山财政命脉所在。
为此,灵药山常年派遣十余名修士驻守于此。
为首的筑基修士孟浩统领全局,麾下十余名练气弟子各司其职,既要维护灵脉运转,又要监管数千采矿凡人。
就在半月前,一场诡异的变故打破了此地的平静。
先是孟浩在例行巡查时音讯全无,继而其麾下练气修士接连失踪,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吞噬。
如今矿区群龙无首,采矿作业被迫停滞,更有人暗中破坏矿道设施。
昔日井然有序的灵石矿区,不得不因此停了下来。
灵药山高层自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理。
经过紧急商议,宗门很快选定了一位新的筑基期修士前往接管南征山脉南部矿区。
此举不仅是为了尽快恢复灵石开采,稳定宗门命脉,更是要彻查孟浩一行离奇失踪的真相——毕竟每一位筑基修士都是宗门耗费大量资源培养的中流砥柱,岂能不明不白地就此消失?
然而这南征山脉虽贵为灵石重地,环境却极为艰苦。
终年寒风凛冽的矿洞中,灵气驳杂浑浊,与宗门内灵气氤氲的洞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筑基修士,大多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修炼生活,又有谁愿意放弃舒适安逸,去那等苦寒之地任职?
更何况眼下局势诡谲,连筑基修士都可能遭遇不测,更让众人对此任命避之不及。
不出所料,这份苦差最终落在了新晋筑基的陈默肩上。
作为灵药山弟子,他虽属于丹阁,但根基尚浅,在宗门内既无深厚背景,也缺少靠山扶持,自然难以推拒这般任命。
然而陈默心中却另有盘算。
此地虽环境恶劣,却也少了宗门内的尔虞我诈,清净苦修,反倒更合他心意。
更何况——作为矿区主事,手握实权,其中自有旁人难以想象的油水可捞。
须知这南征山脉遍地灵石,按规定只需如数上缴定额,余下的便都成了主事之人的囊中物。
此乃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历任驻守修士无不借此中饱私囊。
如今这份“美差”落在陈默手中,倒也算因祸得福。
更何况,陈默心中早有计较——若真遇到难以应对的危机,他大可寻机脱身。
毕竟他并非自幼在灵药山修行的嫡系弟子,对宗门的归属感本就淡薄。
在陈默看来,修仙之路终究是求己之道。
只要修炼资源充足,身处灵药山丹阁亦或这偏远矿区,于他而言并无本质区别。
这份超然的心态,反倒让他在面对此次任命时显得从容不迫。
虽然南征山脉灵气混杂,修炼时需耗费精力布置聚灵阵法,但此地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取之不尽的灵石资源。
陈默很快发现,只要巧妙利用矿区特权,完全可以用海量灵石来弥补灵气的不足。
他命人在洞府内铺设了九重聚灵大阵,每日消耗上百块下品灵石来提纯灵气。
这般奢侈的修炼方式,放在灵药山本部都堪称惊人,但在此处却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矿工们每日上缴的灵石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成“损耗”——这既是修仙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也是陈默能在此安心修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