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镜中因果自分明

山寺晨钟响过七遍,青石阶上跪着个面容憔悴的年轻人。老禅师推开禅房门时,露水正沿着檐角滴落在他发间。

“师父,弟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年轻人膝行两步,袖口沾满青苔,“成亲三载,日日争吵不休。分明当初是两心相悦,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老禅师摘下廊下悬着的铜镜,镜面朝外对着庭院:“且看那株并蒂莲。“

年轻人转头望去,池中两朵莲花紧紧依偎,却在晨风里各自摇摆。老禅师将铜镜翻转,镜面忽然映出莲根处虬结的泥淖:“你只见水上花,可曾见水下根?“

“师父是说...?“

“昨日扫落叶时,可曾留意过落叶的纹路?“老禅师忽然转了话头,枯枝般的手指划过镜面,“每片叶的脉络,早在抽芽时就已注定。就像你总说婚姻是突然崩塌...“他忽然举起铜镜,让朝阳直射镜面,“可曾想过那光,早在昨夜子时就启程?“

年轻人被强光刺得眯起眼:“弟子愚钝。“

老禅师从袖中摸出个布包,层层展开是半块发霉的麦饼:“二十年前,有位施主将供佛的饼子悄悄掰走半块。你说这霉斑,是昨日才生,还是二十年前就已埋下因果?“

禅房内沉香袅袅,年轻人额角渗出细汗。老禅师忽然将铜镜往地上一摔,镜面裂成七片,每片都映着年轻人变形的面容。

“师父!“年轻人慌忙要捡。

“且慢。“老禅师按住他肩膀,“你看这七块碎片,可像你七岁时躲在衣柜里那夜?“

年轻人浑身剧震。三十年前的记忆如镜面寒光刺破晨雾——酗酒的父亲,碎裂的酒瓶,母亲压抑的啜泣。他蜷缩在樟木衣柜里,发誓将来绝不成为这样的丈夫。

“那夜你攥着铜锁发了什么愿?“老禅师声音忽如古井回响,“是'我要让妻子永远幸福',还是'我要证明自己比父亲强'?“

檐角铜铃无风自鸣。年轻人望着满地碎片,忽然发现每片裂痕都沿着旧疤延伸。最中间那片镜中,分明映着他与妻子争吵时狰狞的脸——与三十年前父亲摔酒瓶时的神情重叠。

“看见了吗?“老禅师拾起沾着青苔的碎片,“你带着这面镜子走进姻缘,镜中人的表情,早在三岁时第一次挨打就画好了轮廓。“

午后骤雨突至,年轻人仍跪在滴水檐下。老禅师提着盏破旧灯笼出来,琉璃罩上布满蛛网似的裂痕。

“师父,这灯笼...“

“三十五年前,有位新妇提着它来寺里祈福。“老禅师指尖抚过裂纹,“她求菩萨让夫君戒赌,却不知灯笼每道裂痕,都是她幼时看着母亲典当嫁妆时刻下的。“

雨丝斜打进廊下,年轻人突然想起新婚夜,妻子说最怕他应酬晚归。当时他只当是撒娇,此刻却惊觉她说话时的神情,竟与她父亲葬礼上捧遗照的模样别无二致。

“去斋堂取个新茶壶来。“老禅师忽然吩咐。待年轻人捧着白瓷壶返回,老禅师却将壶嘴对准裂纹最密的灯笼面:“倒水。“

清水顺着壶嘴注入残破灯笼,顿时从千百道裂痕中喷涌而出,在青石板上汇成扭曲的溪流。

“这!“年轻人手忙脚乱要堵,却被老禅师拦住。

“你道这些水是方才倒进去的?“老禅师拾起片湿透的落叶,“你看叶脉间这些水道,可是今日雨水新凿出来的?“

暮鼓响起时,年轻人对着满地水渍怔忡。那些蜿蜒的水痕,竟与七岁那年衣柜缝隙透进的光影如此相似。他终于明白,婚后每次因妻子追问行踪而暴怒时,攥紧的拳头里握着的,原是三十年前那枚生锈的铜锁。

“师父,难道就改不得么?“

老禅师忽然举起完好的那半面铜镜,镜中映出雨后初晴的蓝天:“你看云影可在镜中留痕?“不等回答,又将镜面转向西墙斑驳的壁画:“这墙上菩萨的面容,可还是百年前画师落笔时的模样?“

年轻人凑近细看,菩萨衣袂的金粉早已剥落,眉眼却被香火熏得愈发慈悲。忽然有道光穿透云层,将壁画上的裂痕照成金色的河流。

“去后山摘些新茶吧。“老禅师递来竹篮,“记住,莫采带着虫蛀的叶子。“

年轻人踏着湿滑的山径,发现每片茶叶背面都藏着细微的纹路。当他终于找到完美无瑕的嫩芽时,夕阳已将竹篮照得通红。篮底积了层金粉似的夕照,恍若三十年前衣柜缝隙漏进的光。

禅房内,老禅师正在修补那盏破灯笼。新糊的桑皮纸上,旧裂纹成了梅枝,新描的花瓣恰恰绽放在裂痕尽头。

“师父,这...“

“你看这灯笼。“老禅师点燃蜡烛,“旧伤可成了新画?“暖黄的光晕里,那些狰狞的裂痕化作遒劲的梅骨,曾经漏水最凶的破洞处,此刻正托着朵嫣红的梅花。

年轻人忽然想起昨夜争吵时,妻子眼泪坠地的轨迹,竟与二十年前母亲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的笔迹如出一辙。但此刻烛光里的梅花,分明在旧伤上开出了新的年轮。

“师父,这梅枝...“

“是五十年前,一位寡妇来添灯油时画的。“老禅师指着最曲折的那道裂痕,“她在这道疤上画了三年,每年冬至添一笔。“

窗外传来归鸟啁啾,年轻人望着灯笼上层层叠叠的梅花,突然明白:原来那些深夜的争吵,都是三十年前衣柜里那个孩子在叩门;妻子歇斯底里的质问里,晃动着十二岁那年她没能拦住的救护车灯光。

“师父,这些旧伤...“

“旧伤不是用来遮盖的。“老禅师忽然掀开袈裟,露出腰间狰狞的刀疤,“这是贫僧七岁时,为护妹妹被醉汉所伤。“他枯瘦的手指抚过凸起的疤痕,“看见这些缝合痕迹了吗?每道针脚都是新的选择。“

夜色渐浓,修补好的灯笼在廊下投出梅影婆娑。年轻人凝视着那些光影,忽然看见新婚时妻子绣的鸳鸯枕——左边那只鸟的翅膀,不正与她童年日记本上涂改的泪痕相似?

“明日下山去吧。“老禅师将铜镜碎片包进袈裟,“记得每块碎片都要亲手打磨。“

“打磨?“

“就像你此刻正在做的。“老禅师指向年轻人不自觉摩挲着竹篮的手,“三十年前的铜锁,正在你掌心里化成金粉。“

山风穿廊而过,带起灯笼里梅香袅袅。年轻人终于看清,那些曾在婚姻里割伤彼此的镜面裂痕,原是通往彼此童年的秘道。而此刻掌心残留的茶叶清香,正悄悄漫过三十年前衣柜里的樟脑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