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清虏的攻势愈发猛烈,拼命攻城,誓要破开肇庆的城门。
而城中,朱由榔则依旧忙于指挥朝中官员,稳住城内局势,安排后勤保障,确保军队的补给不断。
每当战事暂歇之时,他便披上“太祖铠甲”,亲自登上城墙,为将士们壮胆鼓气。
偶尔,他还想亲自上阵,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只是每次焦琏、瞿式耜等人都极力劝阻,坚决不让皇上陷入如此险境。
因此,朱由榔只能无奈放弃,再次步下城墙。
然在心底,他暗自告诫自己,必须加强锻炼,学些武功,终有一日,也能如太祖皇帝一般,亲自领军征战四方。
在大明朝臣与百姓同心协力的努力下,清虏始终未能突破城门。
根据焦琏将军的推测,清虏定会在近日发动最后的冲击,这一轮攻势势必最为猛烈。若能顶住,肇庆城便可守住。
当然,清虏最后的攻城,一定会集结所有兵力,必然会爆发出极其强大的力量。
到时候,已损兵折将的明军,能否守住城池,尚难预料。
这一天,朱由榔如常召集群臣,商议城中事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与坚守,城内的官员与百姓对后勤保障的安排已驾轻就熟。
因此,朱由榔只需简单布置,众人便纷纷散去,各自处理本职工作。
殿内,仅剩下皇上与瞿式耜等几位重臣,他们肩负着调度全局的重责。
瞿式耜经过数日休养,身体已经恢复,重新投入政务中来。
初时,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悉各自的职责,常常需要前来寻求帮助,朱由榔与重臣们忙得不可开交,常常错过饭点。
然而,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大家已逐渐熟练,协同工作愈发顺畅。日常的协调任务也减少了许多,殿内变得有些冷清。
瞿式耜在殿内来回踱步,显得有些急躁。
他不禁走到朱由榔面前,作揖道:
“陛下,既然此刻殿中无事,不如让我前往城墙,协助焦将军守城吧!老臣虽不能上阵杀敌,但搬运些石块、炮弹,还是能帮得上忙的。”
瞿式耜一边说,一边挥了挥自己的胳膊,神色间带着些许自信,仿佛仍能大显身手。
大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思。
对此,朱由榔自然是不能同意。
以瞿式耜的性格,他若是上了城墙,非得对守城布防指手画脚不可。
到时候,不仅帮不上忙,搞不好还会添乱。
因此,朱由榔微微一笑,摇头道:“爱卿还是继续留在殿中,协助朕布置城内后勤补给吧,朕需要你!”
这些天以来,瞿式耜曾屡次提出上城墙协助守城,但每每被朱由榔以“留守殿中,协助后勤”的理由婉拒。
这一次,同样如此。
瞿式耜听了,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还是保持沉默,继续在殿中来回踱步。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人来殿中请求帮助,朱由榔等人依然无事可做。
倒是城墙处传来的响动声更大了,似乎守城战变得更加激烈。
这时候,瞿式耜便又有些急躁了,他再次对皇上说道:
“陛下,依老臣看,后勤之事暂时无需咱们调度,因此,还是让老臣到城墙上协助守城吧!”
朱由榔发觉用“老办法”是劝不住瞿式耜了,于是开始赶紧思考新办法。
“陛下,就依了老臣吧,臣这一把老骨头,就是战死沙场,也没啥可担忧的。”瞿式耜继续说着。
看到对方如此着急上城墙作战,朱由榔突然有了主意。
他没有回答,而是往殿后房间走去。
瞿式耜不明所以,赶紧问道:“陛下,你这是要去哪里?”
朱由榔停下脚步,转身道:“朕觉得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后勤暂时用不上咱们,咱们还不如上城墙与敌作战呢!
“朕这就去穿上铠甲,陪爱卿一起登上城墙杀敌。”
说完,他再次往殿后存放铠甲的房间走去。
听到这话,瞿式耜大惊,赶紧走上前去,拉住皇上的衣角,跪地道:
“陛下,不可呀!刀剑无眼,若是陛下登上城墙,恐怕……恐怕……”
果然,对方还是上当了。
朱由榔想的就是对方一定不愿意让自己登上城墙,如此才假装去穿铠甲。
“可是,正如爱卿所言,反正呆在殿中也没啥事,不如上城墙,还能协助将士们杀敌。”
这一次,轮到瞿式耜不知该说什么。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有人求见的声音。
听到这话,瞿式耜赶紧说道:“陛下,您看也不完全是没事,这不有人求见了吗?
“依老臣所见,虽然咱们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但只要有事来找咱们,就是大事,所以咱们不可以不在殿中。”
朱由榔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朕暂且就不登城墙了。”
听到这话,瞿式耜才松开皇上的衣角,然后起身。
朱由榔走上前殿,然后让来人进殿。
待那人进殿,发现来人乃是焦琏将军手下大将白贵。
他身着铠甲,血迹斑斑,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激战。
见到皇上,他抱拳行礼:“陛下,今日清虏的进攻已被我等成功击退。”
听到这话,朱由榔看了看殿外天色,发现似乎天色还早,离天黑还早着呢!
于是,他好奇的问道:“清虏今日为何如此早便退兵?”
白贵略作思索,抱拳回道:
“依我等之见,清虏或许正在为明日的最终攻势做准备。他们今日退兵,可能是想在明日集结全力,进行最后的猛攻。”
朱由榔听后,心中已然明了,清虏的最后一战即将来临,肇庆城的危机依旧未解。
即便经历了多日的激战,朱由榔的心中不禁再次紧张起来。
他望向白贵,问道:“明日,可否还需要朕亲自登上城墙,为将士们壮一壮士气?”
白贵摇头道:“焦将军说无需陛下登城,只需陛下继续留在殿中,安抚民心便可。”
朱由榔猜测这应该就是“边际递减效应”,自己靠“亮相”“讲话”来壮士气的效果越来越差了。
“好吧,明日朕便在殿中,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说完,他转头望向一旁的瞿式耜,心中暗想:
“明日,也得想办法稳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