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投奔玄德公

袁军在退去之后,回到临淄发现他们的所有粮草都已经被烧毁。

于是,有些袁兵便不愿再跟随袁谭,便偷偷地离开了行军当中。

毕竟若是没有吃的,谁还愿意跟你拼命。

乱世中,很多人当军,其实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活命而已。

其次才是为了建功立业。

袁谭在发现之后,便下令若有人在潜逃,便诛其九族。

他们在登记兵役时,自家的信息都会被袁氏登记在册,所以袁氏确实知晓他们家族所在地为何。

以袁氏的能量,想要将他们的家族挖出来,也绝非难事。

因为有家人作软肋,外逃的将士也不得不回到大本营。

为稳住军心,袁谭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粮草来到临淄。

可是,在运粮的时候,运粮的军官却在路上听说了一则童谣与一位占卜师所言的话:

“邺城柳,青复黄,长子戍边幼子王。”

“龙战于野,邺城紫气偏少子庭。”

运粮官虽是一介武夫,但也知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两句话太过直白,就连三岁孩童都知道。

他担心自家公子的地位会受到少公子影响,便将此事告知于袁谭。

谁知在临淄的袁谭也知晓了此事,毕竟传播的人太多。

袁谭顿时怒气升腾。

结合此前那一块石碑之事,袁谭觉得自己不能再待在青州了。

若是再待在青州,恐怕世子之位.....真的会被袁尚所得。

若是如此,恐怕自己将来的命运,就由不得自己了......

于是袁谭便让辛评在青州镇守,自己带领一队人马独自返回邺城。

袁谭在意的其实不是那句童谣,而是那一句谶言“龙战于野,邺城紫气偏少子庭”。

因为现在这个时期,许多人都相信“天人感应”的说辞,大家对谶言,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如今的青州,尽管大部仍掌握在袁氏手中。

但主将已离,短时间内不会进犯北海。

这也给了孔融一些喘息之机。

让得孔融能够带领军民重构北海军防。

.

与此同时。

北海,孔融府内。

孔融此刻正设宴款待关羽、张飞二人。

虽说是设宴款待,但如今的北海境内已无甚美味。

能够用来款待的,大多是些粗茶淡饭。

此前,孔融都在忙着北海城内重建事宜,尚未有充分的时间与二人交谈。

如今,诸多事宜皆已落地,这才腾出时间来。

而关张二人对此倒是能够理解。

毕竟现在北海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孔融作为北海相,忙里忙外也在情理之中。

“多谢二位将军携兵前来救援,若无二位将军,我北海百姓恐怕尸骨无存。”

孔融举杯向关羽、张飞二人道谢。

而关羽、张飞二人也是举杯回应:

“文举先生客气。北海与我徐州唇齿相连,此番前来,即是救北海百姓于危难,也是为解决我徐州的潜在威胁。”

张飞对此倒是直言快语,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而北海孔融也没有生气。

毕竟,人家愿意救你,要不就是心怀天下苍生,要不就是因为利益相连。

“二位将军,先前融派益恩前往徐州求援,不知益恩现在情况如何?可曾有受伤?”

孔融话题一转,便把话题引向了郑益恩。

说实话,孔融对郑益恩颇为担心,不仅仅是因为郑益恩乃是郑公之子,更是他为数不多信赖的人。

“益恩前来徐州之时,因为长途跋涉,致使人困马乏,加之袁兵追杀,益恩到达徐州时,已是劳累过度。但请文举先生放心,益恩已在徐州修养,不日之后,便可回到北海。”

张飞一五一十地说道。

也没有任何隐瞒。

孔融在听到后,松了口气。

益恩没事就好。

“融还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将军为融解惑?”

“文举先生请说。”

“融听闻,日前袁谭已然返回邺城。而袁谭返回邺城的原因是因为听到了一则谣言。不知此事可是玄德公的手笔?”

孔融颇感疑惑。

张飞率军奇袭袁军后方,关羽率军支援北海。

随后临淄又传出袁绍为让幼子继任世子之位,将其余几个儿子外放的传言。

袁谭得知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邺城。

孔融思来想去,这一前一后,总感觉太过于巧合。

尤其是最后一条,像是有人特意离间袁氏之间的关系,只是为了逼迫袁谭撤军,保下北海。

听闻此言的张飞大笑。

他忽然有一种自豪感在心头。

“文举先生,此事乃我先生张恒之计。”

先生?

张恒?

孔融有些不解。

“莫非益徳将军已拜久安为师?”

张飞点点头。

孔融在得到确认的答复后有些惊讶。

他知道张恒是谁,因为他曾在徐州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他记得张恒也曾劝说刘备要接下徐州牧,也正是因为张恒,刘备才没有推辞。

先前他以为张恒仅仅只是一简单谋士。

现在看来,或许他绝非泛泛之辈。

不说张恒的计谋,单单就说张恒能够令张飞这等人心悦诚服,就绝非常人。

此前,他只见过一人能够令张飞折服,那便是刘备。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刘备绝非易于之辈。

所以他才会如此敬重玄德。

多一个强大的朋友,总好过多一个强大的敌人。

忽然间,他心中生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他想要率北海全境归附刘备。

毕竟,那边有两个非同寻常的人在。

依附他们,北海百姓或可安稳无虞。

于是,他便面露笑意:

“益徳将军,不知融可否与你等一同回到徐州,融也想再见见玄德公,自上次一别,已是许久未见。融甚是想念。”

“哦?文举先生也想与我等一同前往徐州?如今虽说北海暂时无虞,但.....”

关羽抚着美髯说道,很明显,他对北海有些担心。

一旦主心骨不在,很有可能会引起恐慌,给敌人可乘之机。

届时,可能会间接威胁徐州。

关羽虽然对孔融有些好感,但也仅仅是有好感而已。

孔融没有说话,在沉思。

这件事上他确实有些疏忽了。没有考虑周全。

“关将军说的是,是融思虑不周。”

一会儿后,孔融笑着举杯喝了一口酒。

“待会融修书一封,还请将军带往徐州,以聊表融感谢之意。不知将军可否应允?”

对此,关张二人倒是没什么意见。

“对了,融还有一事,融想带领北海全境百姓投奔玄德公,不知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