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儿啊,莫怪为父心狠
- 三国:从徐州开始再造季汉
- 爱潜水的小明
- 2140字
- 2025-03-22 20:30:07
“刘备?可是那徐州牧刘备刘玄德?”
“正是!”
“此人的名声朕倒有所耳闻,民间传言此人仁义宽厚,颇有声望。”
刘协虽然深居宫中,但对天下之事还是有些了解。
“不知国丈为何提及此人?”
“陛下,老臣于深夜之中受到了刘备之使张恒的来信,此人说可以帮助我等除去韩暹!”
说到“韩暹”二字时,董承的声音加重了一下,并且在身前做了一个劈掌的手势。
“此人所言是否为真!?”
天子刘协对此言颇为惊喜。
他早已经厌烦了韩暹,仗着自己有护驾之功,并且军队在手就为所欲为,甚至觊觎自己的皇后!
于刘协而言,没有一日不想除此祸害,重振朝纲!
“老臣观此人颇有气度,有儒士之风,应该所言不假,并且此人还助刘备击败了袁术的大军,活捉了大将纪灵。而且此人甚至能猜想到老臣想要写信请曹操前来相救!依老臣之见,此人或许真有不凡之能!”
董承在领张恒二人进洛阳的路上就一直在与张恒交谈,发现此人谈吐有度,且腹有良谋,这让他愈发相信张恒。
“当真!?”
在听到此人居然能猜出董承心中所想时,刘协愈发觉得惊讶。
在他看来,这种事只会发生在话本小说里面。
而且通常这种人被描绘为仙人。
“嗯。”
董承点点头。
“那还不快快请他助我等铲除韩暹,匡扶汉室?”
“陛下,老臣已然将此人安排入府中,只是老臣尚有一事怀疑,特此前来请陛下查验。”
“何事?爱卿速速说来。”
“陛下,此人曾向老臣明言,说那刘备乃是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老臣对此尚有疑虑,还请陛下取宗族世谱前来查验。”
虽然董承已然对张恒有着诸多信任,但是对于这句话,始终抱有怀疑态度。
毕竟突然冒出个皇亲国戚,任谁都不会相信。
“中山靖王之后?!那此人岂不是皇亲国戚!?”
刘协瞪大了双眼。
倘若此人所言为真,那刘备与他的渊源可不小!
“快快去取宗族世谱!”
随后,刘协便命人将宗族世谱拿来。
就着微弱的灯火,太监轻声读了起来:
“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刘胜生刘昂,刘昂生刘禄,刘禄生刘恋......”
太监就这么念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便来到最后。
“刘雄生刘弘,刘弘生刘备!”
当他念出来的那一刻,太监都有些吃惊!
坊间传闻,刘备不过是个织席贩履之辈,没想到他竟然能与皇家搭上关系!
岂不是山鸡变凤凰了?!
一旁的刘协正在掰着手指头数着辈分。
从中山靖王刘胜到刘备,这时间跨度着实是长了些。
“国丈!”
许久,刘协高兴得喊出。
“如此算来,这刘备乃是朕的皇叔!是朕为数不多可以信任之人!”
刘协有些喜出望外。
毕竟能找到一个与他同为皇家血脉的人着实不易。
这就像是他乡遇故知的那种高兴。
“陛下说的极是!刘备正是陛下的皇叔!”
董承压着声音说道。
他似乎见到了希望,大汉复兴的希望!
那小子果然没有欺我!
“国丈,你方才说刘备打败了袁术,而且在徐州站稳了脚跟,岂不是说,朕的大汉复兴有望?!”
刘协的想法和董承一样。
因为刘备乃是皇家之人,是与天子关系颇为亲密之人。
有他在,或许大汉真能再延年四百载!
“是的,陛下!”
“赶紧将张恒请来,朕要与他详谈!”
其实刘协更想和刘备详谈,但刘备不在此处,而且董承适才对此人多有夸赞,想来与此人也不差。
“陛下,此时不可!”
董承斩钉截铁地回应了他。
“为何?”
刘协身体微微前倾,眉头紧锁。
“陛下,如今张恒要与老臣联手除掉韩暹,所以不宜见人,待韩暹身死之后,老臣定然带他来见陛下。”
董承扣头说道。
对此,刘协只是点点头。
“国丈所言极是,铲除韩暹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铲除韩暹才是首要之事,他虽然急着要见张恒,但也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那老臣先去将韩暹引诱至府上,将其暗杀之后,再来见陛下。”
说完,董承便缓缓退出。
走到门口即将开门之时,董承忽然停住了,双手放在门前一动不动。
“国丈可是还有其他事禀报?”
刘协看出了董承的不对劲,便询问道。
董承忽然转过身来,对着刘协。
两人四目相对,不说话。
片刻后,董承“扑通”一声再次跪下。
然后给刘协磕了几个头。
“国丈这是何意?!”
刘协有些惊讶,连忙过去想要将董承扶起。
谁知他却反抓住刘协的手,眼里似有泪水,用一种哽咽的声音说道:
“陛下,倘若老臣此次失败,还望陛下之后珍重!恕老臣再不能相伴陛下左右!”
说完,董承再次磕头。
两人没有说话,刘协对此也有些愣住了。
董承相伴他左右多年,一直为他、为大汉出谋划策,他早已习惯。
倘若董承不在了.....
那.....
刘协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滴。”
似乎有什么东西滴到了地面上,很轻。
“国丈之恩,朕铭记于心!倘若国相不测,朕定为国丈开宗庙,立圣象,享天下香火!”
刘协没有跪,他是天子,天子跪臣子,不符合礼法,拉开距离之后拱手作礼。
一君一臣,臣子行跪拜大礼,尽是赤诚与悲壮。
天子拱手作礼,尽是不舍。
“谢陛下隆恩!”
说完这一句,董承便退出了这里。
前往他的女儿——董贵人的府上。
董贵人并没有与刘协在一个宫中,因为她说如今天下纷乱,她要在后宫之中礼佛,日日为百姓、天子祈祷,直至天下太平。
除了有些特殊情况会与刘协一同上朝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后宫之中,闭门不出。
对于如何引诱韩暹来到他的府上,董承并没有办法。
因为韩暹视他为死敌,连见董承一面都不可能。
但是他的女儿想要见韩暹确有可能!
此刻,皇宫寂静,月光洒落,夜风吹来,吹得他的衣服猎猎作响。
董承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
这明月可当真是圆啊.....
但这天下,这黎民百姓,可未曾圆满.....
“女儿啊,莫怪为父心狠.....为了这大汉的天下...为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