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有此人在,大汉或许真能再次延年四百载!

丹阳郡城外。

张恒与张飞等人领着身后大军在城外等候。

“先生,这群丹阳兵去通报需要这么久的么?!”

张飞向着一旁的张恒抱怨,鼓着嘴,颇有怨言。

“也忒没有眼力了!连我等前来还需要通报!”

“益徳,再稍等一会,不必急躁。”

张恒倒是平心静气,没有因为这些事恼怒。

他们来到此处已是良久,原以为能够直接进入,不曾想却被守城之人拦了下来,说是要去通报一声。

然后直到现在也无了踪影。

不多时,城门洞开。

刘备在前方率先走出来,展开双臂,带着笑意,衣袍在风的拉扯下有些鼓动。

其身后还跟着一位中年人,是张恒没有见过的。

“先生!益徳!”

“主公!”

“大哥!”

见此情形,张恒和张飞也是下马相迎,张恒身后的张杨和杨奉等人亦是不敢坐在马鞍上,恭恭敬敬地跟着张恒。

“先生!许久未见!真是令备好生思念!”刘备握着张恒的手。

“先生此行前往洛阳迎接天子,可是无碍?”

刘备按着张恒的肩膀,上下打量。

“主公,恒自是无碍,天子也已平安迎回下邳,只待主公凯旋之后便可与天子相见。”

刘备大笑:“好!好!甚好!”

“大哥可真是偏心!”张飞努着嘴,“只关心先生而对兄弟视而不见!”

刘备见益徳似有不悦,便一把抱住,“哪里的话!三弟此行护送先生亦是辛苦。”

“来来,阎先生,这就是我此前与你说过的吾之子房——张恒,字久安。”

刘备转而向身后的阎象介绍张恒。

而阎象在听完之后心中颇为震撼。

他原以为刘备身后的人定是一位通晓诸事的老者,或是一位与他年龄相仿之人!

他从未想过,这样一个人会是如此年轻!

堪堪不过是弱冠之年!

“小子张恒,见过阎象先生。”

对于比自己年长之人,张恒向来恭敬,但若是那种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人,张恒也不会惯着他。

阎象愣了一下,急忙之间行了个礼,上下打量了一番。

张恒笑:“小子身上可是有什么污渍?”

“啊...不...只是未曾想到先生竟然如此年轻!在下还以为....”

说至最后,阎象停顿了一下,觉得“在下应该为一老者,何故如此年轻?”这句话还是说不出口。

众人的眼光向阎象看来,想知晓阎象会如何接下去。

他忽地觉得有些尴尬,咳嗽两声后吐出两句话来:

“先生之名,令阎象敬佩!”

“阎象先生之名,小子亦是久仰。先生以周文王服侍殷商之事劝说袁术,这番言论令小子颇为钦佩。”

阎象恍若当头一棒!

他为何会知道此事?

那日我与袁术相谈,并无此人在场!可他居然能知晓其中内容!

莫非.....

此人有那神鬼莫测之术可知晓天下诸事!?

阎象的双眼瞪圆,没有盯着张恒,而是低着头,直勾勾地望着地面。

怪不得此人来到之后刘备如此兴奋!

看来....袁术此番必败!

“哈..哈哈..好说,好说...”

阎象有些尴尬的笑,想要将此事揭过。

随后,几人便来到了大堂之内,张飞等武将引军前去军营,然后去与关羽见面,毕竟也有好一段时日未曾相见。

此刻的大堂内只留下了阎象以及刘备、张恒三人。

刘备将自己所面临的困局说与张恒听之后,张恒便开始沉思。

而阎象也在沉吟,此番结局是他此前没有料到的,思虑不周。

“若是再从徐州调兵过来,则徐州防备空虚,难保不会被有心之人进攻,可若是不调兵过来牵制一下此二人,我等必然有所损失......”张恒心想。

忽地,张恒抬头,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闪过一丝笑意。

“先生可是已有解决之策?”刘备有些高兴的问道。

张恒点头:“主公,不知你可曾知晓祖郎此人?”

“可是丹阳郡之祖郎?”

“不错。此人昔日与孙策有怨,主公可借天子之名将其招募前来,与我等合兵一处,如此一来,我等的压力稍缓。”

“其后,主公可向天子请求,说袁术持有传国玉玺,不交还天子,有谋逆之心,召令让孙策与我等共同讨伐袁术,再将此事昭告天下,以离间孙策、袁术两人。”

阎象顿觉震撼,双眸直勾勾地盯着张恒。

适才张恒所言,分明是想要“奉天子以令不臣”!

倘若孙策奉诏,那袁术便孤立无援!

倘若苏策不奉诏,那他便形同谋逆!天下有志之士可共伐之!

怪不得此人会迫不及待的前往洛阳,拼尽全力也要将天子迎至徐州。

原来.....

“有天子在手,就可以执天下牛耳,好计谋!”

阎象心里对张恒多了几分敬畏。

如此年轻,便有如此洞察天下的眼力,真真不简单!

“先生.....此计可否有些欠妥?”

适才一直在旁边紧锁眉宇的刘备开了口。

“此计固然是好,但其中关键乃是天子,我等若行此举,岂非如那董卓一般?”

张恒有些愣住,但旋即一笑。

他差点忘了,刘备乃是仁义之君,此等利用天子之事或许他做不来。

张恒微微欠身:

“主公,我等行此计策与董卓有天壤之别。董卓残暴无道,挟天子以肆意鱼肉百姓,只为满足一己私欲,天下苍生皆有怨言。”

“而主公您呢,以复兴汉室、拯救万民为己任。如今借天子之名,讨伐袁术,乃是师出有名。袁术私藏传国玉玺,此等行为早已是对汉室的大不敬!百姓定然不会将主公与董卓相提并论,主公大可宽心。”

一旁的刘备紧皱的眉目稍有松解。

最后点了点头,同意了张恒的说法。

与刘备不同,阎象如先前那般,瞪圆了眼看着张恒。

心中更加确信此人定然有神鬼莫测之术!

袁术藏有传国玉玺一事,知晓此事的人并不多,若不是袁术亲近之人难以知晓。

而张恒居然知晓此事,若非是有鬼神之术,根本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有此人在,大汉或许真能再延年四百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