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尸眠
  • 翟宝
  • 2083字
  • 2025-04-10 19:00:06

“丹阳师兄!”我抱起小孩就跑,可我哪跑的过它。

李丹阳一步跃到它身后,手中宝剑贯穿它的身体。接着就见它身上“腾”的一下,从被剑刺透的伤口烧起来。

至此,整个街上的稻草人全部化为灰烬。

我抱着的小孩已经被吓傻了,整个人紧紧拽着我,生怕我抛下他不管。

李丹阳走过来,说道:“没事吧?”

“没事,还有吗?”我问道。

“没了。”

我抱着小孩走回孙鹏家里,打开屋子里灯,小孩这才清醒,抱着我哇哇大哭。

欺负孩子我经验丰富,在白云观没少欺负青云。但这孩子哭了我却束手无策,只能求助李丹阳。李丹阳过来接过小孩,把他放床上,不停的逗他玩。

许是孙鹏被我们吵醒了,许是他本来就没睡,听到同伴的哭声,他从那个屋子出来,见我和李丹阳正在哄他的伙伴,悄声说道:“孙磊,你不是说你胆子最大了吗?”

见孙鹏进来,还嘲笑他,孙磊顿时把眼泪憋了回去。他们两个真是小孩子,精力旺盛,即使在半夜也没有困意。我实在熬不住,靠着墙睡着了,睡前耳边还是他们两个自以为声音很小的悄悄话声。

等我再醒的时候,孙磊的家人正在孙鹏家里。我一眼就认出孙磊的妈妈,昨天毕竟见过。李丹阳正和他们聊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我简单的洗了个脸,走出屋子。院里人见我出来,尤其是孙磊,抱住我的胳膊就摇。

“假假,我阿娘说要谢谢你和叔叔。”

见他有些可爱,我不禁揉着他的头发,弯下腰说:“怎么感谢我们呀。”

“阿巴已经在做饭了,一会儿都去我家吃肉。”

我看向李丹阳,李丹阳微微点了点头。

我对孙磊说道:“好呀,那姐姐一会就去你家吃喽。”

孙磊的妈妈,也过来对我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但她的话我只能听个大概,最后还是李丹阳在一边做翻译我才听懂。等到了饭点,孙磊拉着我们一起去他家。一起来的还有孙鹏,他们在一起总是打闹,这不由让我想起毛毛和张松,也不知他们两个最近怎么样。

这里的建筑都差不多一样,黄土和着稻草做的院墙,屋子都是分东屋西屋,两屋中间是做饭、喝水的地方,叫窗户地下。孙磊的爸爸正在灶台做饭,他叫孙瑞明,和村子里的人一样,世代都在这里为农。

进了东屋,和孙鹏家布置相同,靠南边是床,北边贴墙是两个木柜,墙上挂着一个圆表。不过在我看到表边上的一副画时,心神巨震。

那画中人的一颦一笑,眉目中的风情万种,那温婉的气质……

李丹阳见我对着墙上的画发愣,拍了拍我的肩膀,问我:“愣什么呢。”

我这才缓过神来,忙走出东屋,看着窗户地下正在蒸菜的孙瑞明,说:“叔叔,您家那幅画是哪来的?”

孙瑞明见我问出这么一个问题,一脸疑惑的看着我说道:“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我看着画的人挺好看,就一直挂在那当装饰。”

李丹阳也看出我状态不对,问道:“小妹,怎么了?”

我摇了摇头,这事跟他一句两句也讲不清,于是我问道:“叔叔,那您认识画里的人吗?”

孙瑞明摇摇头,说:“这我就不认识了,不过我阿耶肯定知道。”

正说着,院子门就进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那年纪最少得九十岁了。他走路颤颤巍巍的,行动迟缓。孙瑞明说:“刚来回来,你可以问问阿耶。”

孙瑞明将老人扶进东屋,问他:“阿耶,你记不记得那个画儿是画的谁啊?”

他指着墙上的画问道。

“记得,记得。”

我虽然听不太懂他们这边的话,但这个记得我却听得清清楚楚。我激动的坐在他边上,问他:“爷爷,那画是怎么来的啊?”

老人明显也听不懂我的话,最后还是李丹阳从中翻译,我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那幅画上的人,之所以让我如此情难自禁,是因为我永远都忘不了那美丽的脸庞,她正是谢宝仪!

原来自孙浩和谢宝仪分别后,孙浩在县城里埋头苦读,不顾严寒酷暑,誓要金榜题名,风风光光的赢取谢宝仪。然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孙浩第一次科举落榜了。他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在京城的堂兄见他每日拿着一张欠条,不吃也不喝,本就瘦弱的孙浩在一次淋雨后,终于病倒了。幸好这里是京城,堂兄又是做生意的,家里有些家资,在请名医圣手诊治后,孙浩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堂兄不明白孙浩为何整日看一张欠条,以为他是因为债务愁眉苦脸。

孙浩这时候才向堂兄说明这欠条以及与谢宝仪的相识经过,堂兄便说:“你若真觉得落榜对不起谢家娘子,就更该发愤图强,争取在下次科举中试,风风光光的将谢家娘子迎娶进我孙家。似你这样,每日魂不守舍,自怨自艾,不如早些断了对谢家娘子的念想,省得耽误人家。”

堂兄的一席话如当头棒喝,孙浩自此再次捧起书本,堂兄见他每日苦读,心中安慰,常对旁人说:“我堂弟将来定能金榜题名,为我孙家光宗耀祖。”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孙浩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沉浸在书海里。然那场大雨的后遗症逐渐显现,每到冬日,孙浩都会咳嗽不停,最后竟然咳血。眼看春试之期马上到了,孙浩为了拿个好名次,不耽误时间,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堂兄。

可日复一日的咳血,孙浩脸色苍白,堂兄也看出不对。赶忙叫来大夫诊治,这一摸脉,大夫眉头紧皱。

孙浩看到大夫的样子,就问:“大夫,我这病情到底如何?”

开始大夫不欲当他面说,奈何孙浩执拗,大夫只留下一句:“病入膏肓,药石无救。”

孙浩如遭重击。

从此之后,孙浩每日仍彻夜读书。堂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等来年春天,堂兄院子里的桃花开了,似谢宝仪的一双桃花眼,正对着自己微笑。

不出所料,春试榜单张贴之时,孙浩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