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梦想的征途与羁绊
- 我和学霸女友的双向奔赴
- 闻风枕月
- 1966字
- 2025-02-18 06:56:28
获得全国性学科竞赛资格的喜悦,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林宇和苏瑶的校园生活。然而,喜悦过后,紧张而忙碌的备赛阶段迅速来临,这是一场向着更高目标发起的冲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林宇全身心投入到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高强度训练中。他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利用早读前的时间复习算法知识,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复杂的数学模型。课间休息时,他也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或是向老师请教竞赛中的疑难问题,或是与同学讨论编程思路。放学后,他一头扎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对着电脑屏幕编写代码,常常忘记了时间。
苏瑶则将精力主要放在语文和英语的提升上。她每天背诵大量的古诗词、经典范文,提升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锻炼英语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她不仅每天早起练习听力和口语,还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原著,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表达。
随着备赛的深入,林宇和苏瑶见面交流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尽管两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但紧张的节奏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两条并行却又略显疏离的轨道上。有一次,林宇在计算机实验室忙碌到很晚,错过了和苏瑶约定一起回家的时间。当他匆匆赶到校门口时,苏瑶早已离去,只留下空荡荡的街道和他满心的愧疚。
苏瑶心里也有些失落,她渴望和林宇分享自己在备赛过程中的点滴,无论是攻克难题的喜悦,还是遇到瓶颈的烦恼。但她知道林宇同样在为梦想拼搏,只能将这些情绪默默藏在心底,独自面对备赛的压力。
这种微妙的变化,被细心的班主任张老师察觉到了。一天课间,张老师把林宇和苏瑶叫到了办公室。“老师知道你们都在为全国竞赛努力,这很好,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更不能忽略彼此的支持。”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彼此的伙伴,一起进步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老师的话让林宇和苏瑶如梦初醒。从那以后,他们开始刻意调整时间安排,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一起在校园的花园里散步,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尽管学科不同,但面对挑战时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很多共通之处。
有一次,苏瑶在英语写作中遇到了逻辑结构混乱的问题,怎么也理不清思路。林宇听她讲述后,运用自己在编程中构建逻辑框架的思维方式,帮助苏瑶分析文章结构,教她如何用清晰的逻辑连接词串联观点,使文章层次分明。在林宇的帮助下,苏瑶顺利解决了写作难题,文章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而林宇在准备计算机竞赛的算法设计时,陷入了思维定式,始终无法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苏瑶鼓励他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像她在文学创作中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一样。受到启发的林宇,重新审视题目,终于突破了瓶颈,找到了更高效的算法。
随着竞赛日期的临近,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竞赛,让同学们提前适应竞赛的氛围和节奏。林宇和苏瑶都全力以赴,但模拟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林宇在计算机编程的时间把控上出现了问题,导致部分程序没有完成;苏瑶则在语文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对文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这次模拟竞赛的失利让他们有些沮丧,但他们并没有被挫折打倒。两人一起仔细分析了模拟试卷,总结经验教训。林宇开始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自己的编程速度和效率;苏瑶则加强了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分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备赛的最后阶段,林宇和苏瑶不仅在知识技能上不断提升,心态也变得更加成熟。他们不再仅仅关注竞赛的结果,而是更加珍惜在这个过程中彼此的陪伴和共同成长。他们明白,无论竞赛的结果如何,这段为梦想拼搏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财富。
终于,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日子来临了。林宇和苏瑶与学校的其他参赛同学一起,踏上了前往竞赛城市的旅程。在火车上,他们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林宇轻轻握住苏瑶的手,说:“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一起面对。”苏瑶微笑着点头,眼中充满了坚定。
到达竞赛城市后,他们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最后的准备中。竞赛当天,林宇和苏瑶走进考场,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认真答题。考场上,只听见笔尖在试卷上划过的沙沙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力书写。
竞赛结束后,林宇和苏瑶走出考场,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感到一阵轻松。他们没有立刻讨论考试的内容,而是相视一笑,此刻,他们心中的默契和对彼此的信任,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珍贵。
在返程的火车上,林宇和苏瑶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夕阳,回忆起这段备赛的日子。那些一起努力的时光、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彼此给予的支持和鼓励,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他们眼前一一闪过。他们知道,无论竞赛的成绩如何,他们都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更加深厚的情谊。
回到学校后,他们又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等待着竞赛成绩的公布。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社团活动中发光发热。因为他们明白,青春的道路上,梦想的征途永不止步,而他们彼此的羁绊,将成为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