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看很多人微信步数很高,上了一万步数,正常来说,日行千百步是一种常态,上万偶尔也行,上一万多经常也行,这是运动状态的体现。
说到上万,其实想到更多的是粉笔、华图、中公这些机构的培训费。培训最难得的是一批人聚在一起读书。当然,也有人选择自习。费用可以阻挡一批人。机构的培训对于自身的学习是很有帮助,当然如果已经形成了学习的习惯,那有无氛围,有无老师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这个时代总有一批人,或是专家,或是引领人,带着光,带着前进的旗帜,让人心驰神往,有所灵纹。
微信步数过万的红色徽章背后,藏着当代人的运动悖论。那些在写字楼里日均三百步的白领,周末突然暴走两万步补偿健康;而真正坚持晨跑五公里的跑者,反而常因运动手环没电失去数据证明。某教育机构主管王女士的计步记录显示:周三1.2万步(校区巡查),周六2.3万步(家长见面会),这些数字恰如粉笔在黑板上划出的价格曲线——9800元的公务员培训套餐,19800元的考研保过班,每一步都踏在知识付费的刻度尺上。
BJHD区某自习室的灯光总亮到凌晨两点,这里既有支付时薪的格子间,也有免费的长条木桌。准备法考的小张发现,当咖啡续到第三杯时,对面陌生人的翻书声会成为最好的督学工具。这种微妙的共学关系,比机构教室里“名师“的扩音器更让人专注。正如某位考公七次上岸的学员所说:“培训班真正贩卖的不是知识,而是把焦虑具象化成课表的安全感。“
可以说时代算美好,时光简单。
不过话说回来,人们总是要为生计劳碌奔波,闲暇时光留给亲人,留给朋友,留给自己。随着城市化要向城镇推进,乡村的土地得以保留使用,田园风光,在镇里,城市里也得以显现,只是可能被巧妙地融入城市的生活之中罢。
苏州工业园区把油菜花田嵌进写字楼群,深圳人才公园用稻穗景观致敬袁隆平。这种设计巧思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乡愁治疗术。房产中介老陈每周驱车三十公里去郊外农庄摘草莓,他说:“在售楼处说一万句'诗意栖居',不如让客户看见泥土沾在鞋底的样子。“当浙江某古镇把祠堂改造成共享办公空间,那些在青砖墙上扫码预约会议室的年轻人,正经历着最后现代的身份重构。
善良的人也要讲究处事方式,你的善良需带一点锋芒。有时候,做事情要有原则,有些时候则要圆滑一些。做好人是一门功课,而不止是一片好心。方面、理论都要讲究和理解。囫囵吞枣也有效果,但该好好打算清楚就得好好打算清楚。
凭本心做事,凡事勿求适合,不太适合或许更好。
迂腐未必是坏事,慢慢走,道路才清晰。
这一期,估计是一期哲学课,探讨简单的智慧,就像军训时队长问的一样,是否清楚明白?是!清楚明白。回到题中来,应该说,你的善良自带锋芒。
某公益组织负责人李姐的记事本扉页写着:“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她在给流浪者送餐时会严格核对身份证,给贫困生捐款必签补充协议。这种“带刺的玫瑰式善良“,经过三次被诈捐的淬炼后愈发锋利。就像军训时教官强调的“令行禁止“,真正的善意需要像军姿那样保持骨骼般的刚性,而非棉花糖式的无限膨化。
八月军训场上的橡胶跑道蒸腾着热气,学生们踢正步扬起的尘土里藏着奇妙的生命隐喻。当解散哨吹响,那个躲在树荫下写诗的男生,和篮球场上嘶吼着扣篮的体育委员,其实在用不同方式完成同一道证明题——关于如何让青春既有混凝土的强度,又保持蒲公英的轻灵。就像微信运动排行榜,有人用脚步丈量世界,有人以静坐穿越时空,而真正的胜利,或许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计数方式。
军训时,我们汗流浃背,每天在运动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一口水都是一种滋润,忙里偷闲,军训后偷偷打球,写写日记(非必需),很累但也很爽。青春总会折腾来折腾去,希望我们守住的是良心与责任,以至微风徐来,你我皆扎根自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