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腺病毒感染主要防治措施

迄今为止,人腺病毒感染的治疗仍无有效药物,支持和对症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对于腺病毒性结膜炎,一般应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因为激素停药后结膜炎常可复发。严重的角膜炎患者,为治疗虹膜炎可以局部应用激素联合睫状肌松弛剂;西多福韦(Cidofovir)局部应用可以减少严重角膜混浊的发生,但是也会产生严重的局部毒副作用。虽然阿糖腺苷、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和西多福韦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较强的抗腺病毒作用,但是临床成功治疗的报道仍比较有限。相比较而言,西多福韦的疗效更为突出。对于合并腺病毒播散性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西多福韦的常用剂量为5mg/kg体重,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2周,之后每2周1次,直至原阳性标本部位连续3次采样检测均阴性为止。为了减轻该药的肾毒性,可在用药前3h服用丙磺舒,在用药后2h和8h再各服1g。近年西多福韦的膦酯洐生物Brincidofovir已用于多种病毒感染的治疗,该药也是一种广谱抗DNA病毒药,与西多福韦相比具有抗病毒作用强、肾脏和骨髓毒性小、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及给药方便(可以口服)等优势。虽然有个案报道用抗腺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治疗成功,但是目前尚缺少在群体患者成功治疗的报告。有报告病毒特异性T细胞转输可用于异体人造血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腺病毒感染的患者,初步临床试验展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潜在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及特异性T细胞的快速扩增和富集,仍然是该项技术临床应用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症腺病毒感染可按相应的器官衰竭或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处理,如呼吸衰竭可予氧疗、呼吸机支持治疗直至体外膜氧合治疗(ECMO)。ECMO最初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儿童呼吸衰竭的救治,并已取得了60%的治疗成功率。近年ECMO也已用于腺病毒感染合并ARDS的重症病例的治疗,虽然疗效不太满意,但是避免了高压机械通气和氧中毒导致的肺损伤。此外,ECMO治疗组生还的病例中,应用CRRT治疗的患者液体的平衡更佳。因此,早期应用ECMO和CRRT治疗腺病毒肺炎伴发ARDS成功率较高。有报告2例应用ECMO等综合治疗措施救治成功的合并ARDS的腺病毒感染肺炎病例,作者认为,早期启动ECMO治疗、应用CRRT保持液体平衡及早期应用西多福韦(Cidofovir)抗病毒治疗,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原因。

由于新兵腺病毒的高感染率和由此产生的巨额医药费用,疫苗的研制和接种在军队更为迫切。美军于1971年首先给新兵接种4型和7型口服活病毒疫苗,使腺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下降,病毒的感染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1996年,全美唯一的疫苗生产商停止了疫苗生产,至1999年储存的疫苗用完后,腺病毒感染的大规模流行在新训士兵重新出现。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某军营参加4周新兵训练的180位易感新兵中,约98%感染了同一型别的腺病毒。有报告1999年~2010年12年间,美军因腺病毒感染先后致8人死亡,其中至少7人是新兵。近年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的3、7、14型腺病毒均出现了新的变异株,不仅毒力增强,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主要的流行毒株。为此美军不得不在2011年10月重新恢复接种4型和7型腺病毒疫苗,已证明这两型疫苗的接种可以提供对其他型别腺病毒感染的交叉保护。

综上所述,虽然一个世纪前已有腺病毒感染流行的报道,病毒的成功分离至今也已六十余年,但是该类病毒的感染和流行势头不减,且近年在我国和我军时有暴发。因此,学习和掌握腺病毒感染的基本知识及防控技能,对于保障人民和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保障国家的创新、改革及经济建设,实现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当前“科技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部队医务工作者的必修课。

(白雪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