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腺病毒的发现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为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1953年,罗(Rowe)及其同事从一个经外科切除的健康人扁桃体组织块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该组织块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已出现明显的自发性退行性改变。次年,希勒曼(Hilleman)和沃纳(Werner)从一例来自军营的急性呼吸性疾病患者的咽喉洗液标本中分离到类似的病毒。为了标明这一新病毒的起源,最初腺病毒曾被命名为adenoid degeneration(AD)agent等多种名称,1956年方统一命名为adenoviruses。由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存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渗出性扁桃体炎及非典型肺炎的患者血清中均可以检出抗腺病毒抗体,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新病毒与临床疾病的关联。

1955年,8型腺病毒被确认是某些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随后的20余年,30多个血清型别的腺病毒被发现,这些病毒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角膜结膜炎、婴幼儿胃肠炎等。流行病学调查证明,5%~10%的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性疾病是由腺病毒感染所致。虽然在健康人,大多数腺病毒感染均为轻症和自限性经过,但是仍不乏重症呼吸性疾病在新生儿和新兵甚至平民中暴发流行,偶有死亡病例报告。在免疫缺陷的人群,如造血干细胞和器官移植的患者,腺病毒常常可以引起严重播散性感染。